英国航司首当其冲,欧洲27国或将跟进,多国停飞我国航线究竟为何

微观史纪 2024-08-17 16:39:12

文|微观史纪

编辑|微观史纪

2024年的航班信息表上,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曾经被欧美航司视为“香饽饽”的中国航线,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纷纷被“打折处理”,甚至直接“下架”。

从最初的几家试水,到如今多家航司加入停飞、减班的队伍,中国航线究竟怎么了?

这股停飞潮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暗藏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利益博弈,更交织着后疫情时代航空业的阵痛与变革。

是“中国市场不行了”?还是“有人故意针对”?

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浪潮似乎并没有如期而至,至少在航空领域,这张“旧船票”没能登上期待中的“新客轮”。

曾经人满为患的中国航线,如今却面临着“上座率告急”的尴尬局面。

数据不会说谎。2023年申根国家对中国公民发放的短期签证数量仅为2019年的36.51%,美国更是暴跌至43%,与疫情前相比几乎腰斩。

曾经的“人傻钱多速来”变成了如今的“囊中羞涩,看看就好”,欧美航司面对着空荡荡的机舱,自然笑不出来。

“韭菜”不好割了是一方面,签证政策的收紧也给这把“镰刀”套上了枷锁。

更不用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商务出行需求萎缩,更是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客流量雪上加霜。

有人说,欧美航司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边厢中国航线门可罗雀,那边厢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却展现出蓬勃生机。

相比于中国市场的增长乏力,这些地区就像一块块诱人的蛋糕,散发着金钱的香气。

精明的商人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纷纷将运力转向利润更高的地区,中国航线?“saygoodbye”就对了。

然而,这仅仅是表象。如果深挖欧美航司停飞的真正原因,就会发现,除了市场因素,更深层次的动机,或许来自那场至今未熄的战火。

俄乌冲突,不仅在地面上撕裂了国家,更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无形的“禁区”。

为了避开风险,欧美航司不得不绕道飞行,原本的“黄金航线”变成了“冤种航线”,航程增加、油耗上升,机组人员成本也水涨船高,最终都变成了航空公司难以承受之重。

据测算,绕飞俄罗斯领空,欧美航司的运营成本至少增加了25%到30%,这还不包括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政治压力。

而中国航司却可以正常飞越俄罗斯领空,成本优势不言而喻。

更让欧美航司“吐血”的是,中国不仅“独享”着低成本优势,还趁机加大了国际航线的布局力度。

2024年5月,巴林的“海湾航空”开通了直飞上海和广州的航班,正式加入中东航线争夺战。

一边是成本飙升的“鸡肋航线”,一边是利润丰厚的“香饽饽”,欧美航司自然要做出“理性”的选择。

与其在中国市场苦苦挣扎,不如另寻出路,毕竟资本逐利,才是永恒的真理。

欧美航司的“退场”,在客观上为中国航空腾出了更大的舞台。

然而,面对这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中国航空真的准备好了吗?

疫情期间,中国航空业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机队规模不减反增。

截至2023年底,中国民用航空客机数量已达4013架,较2019年底增长了10.4%。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航空需求增长缓慢,“运力过剩”的警报已经拉响,停飞意味着巨大的维护成本和人力资源浪费。

怎么办?开拓国际市场,消化过剩运力,成为中国航空的必然选择。

恰逢此时,欧美航司“主动让贤”,中国航空顺势接棒,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国内航司纷纷发力国际航线,从澳洲到欧洲,从东南亚到中东,中国航线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航线版图不断扩张,承载着中国航空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而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中国航空能否抓住机遇,化解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后发者”往往被赋予“弯道超车”的期待,中国航空似乎也站上了这样的赛道。

欧美航司的退却,为中国航空腾出了市场空间,但想真正“超车”,仅靠对手“让赛”远远不够,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竞争力才是关键。

好消息是,中国航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为航空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更是为中国航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政策的东风也吹到了航空领域。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为吸引外国游客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中国航空带来了新的客源。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选择乘坐中国航班,感受“中国速度”和“中国服务”。

然而,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中美关系、俄乌冲突等因素都为中国航空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欧美国家在航空领域的技术、管理和服务方面仍占据优势,对中国航空构成潜在的竞争压力。

面对欧美航司的“围追堵截”,中国航空是选择“强强联手”共克时艰,还是“单打独斗”杀出重围?答案也许并非非此即彼。

合作共赢是航空业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中国航司积极参与国际航空合作,与外国航司开展代码共享、航线联营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在拓展航线网络、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通过与国际航空巨头“结盟”,中国航司不仅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还能快速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合作并不意味着“一团和气”。在利益面前,合作与竞争往往交织在一起。

中国航司需要在合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维护自身利益,避免成为“陪跑者”或“牺牲品”。

从“追赶者”到“同行者”,再到未来的“领跑者”,中国航空的雄心壮志,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久久为功的坚持。

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中国服务”品牌,是中国航空赢得未来的关键。

过去,中国航司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这几年,中国航司在服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从地面服务到空中服务,中国航司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努力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微笑服务、个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越来越多的“中国式暖心服务”获得了国内外旅客的认可和点赞。

当然,“中国服务”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微笑”和“热情”上,更需要在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品牌。

除了提升服务,中国航司还需要加强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和培养航空人才,为中国航空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 阅读:240
评论列表

微观史纪

简介:苦忆君家好巷坊,无多岁月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