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救灾工作较少使用现代化设备?

三色真相 2024-06-23 17:19:56

这几天广东和福建相继出现大雨,部分山区路段道路被毁,影响部分民众的正常生活。

连日豪雨,再加上道路崎岖,这给救灾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尽管如此,救灾人员依然奋斗一线,用更多的人力将救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因此,有网友提出,既然是在道路崎岖,行动艰难的区域,为什么不借助直升机、无人机等现代设备运送物资,而要靠人力来拉动呢?

事实上,我国的救灾工作并不仅仅依靠人力,而是结合了人力和现代设备。然而,有时在救灾过程中,可能会给人留下更多依赖人力的印象,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我国历来强调“军民合力”的救灾特点,在历次抢险救灾中,军队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以人力为主的救援方式,能够在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起大量的人力进行救援,对于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一些复杂的救援环境中,现代设备虽然能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但有时也可能受到各种限制,如电力供应、通信网络等。在这种情况下,人力救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体现了出来,能够更快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人力救援还有一个优势是情感上的贴近性。面对灾难,人们往往会感受到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愿意亲力亲为地去帮助受灾群众。这种情感力量也是现代设备所无法替代的。

因此,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救援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设备在救灾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已经逐渐被引入到救灾工作中来,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和精度。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动科技在救灾领域的应用,构建更加完善的救灾体系。

0 阅读:1

三色真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