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错过的3位帅才:能力和才华都不输诸葛亮,他们都是谁

伊殇雪 2024-03-19 16:31:34

众所周知,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期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人生可以说是从微末到辉煌的缩影,也是坎坷与奋斗的代名词。

刘备出身于涿郡的,虽然声称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却是一个布衣百姓,他的家境贫寒靠着织席和贩鞋为生,然而这样的出身并没有阻碍他心中那份对荣耀的渴望。

一直梦想着能够重振汉室,恢复昔日的辉煌,可知最终还是失败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身边的人才太少。值得一提的是,假如当年他没有错过这三位帅才,结局或许就会有所不同。

刘备的发展史

刘备的政治生涯始于黄巾起义的镇压,在这场动乱中展现出个人武勇和领导才能,也正是在此期间结识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刘备的早期政治生涯并不顺利,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多次寻求庇护和支持,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等人,这一时期颠沛流离四处奔波。

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终迎来自己的转折点赤壁之战。

他与孙权联手大败曹操,从而奠定自己在江南的基础,此后又凭借诸葛亮的智谋夺取益州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

巅峰时期的刘备成功建立蜀汉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想要恢复汉室的旧日荣光。在位期间注重农业发展,推行邮驿制度,还制定蜀科为蜀汉的繁荣打下基础。

可惜他的统治时间并不长,人生晚年关羽被东吴所杀,他发动夷陵之战为兄弟报仇,结果这场战役以失败告终,不久后病逝于白帝城,不得不将希望和理想托付给诸葛亮。

回首往昔,刘备的人格魅力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宽厚仁慈待人以礼能够容纳异己,吸引一大批有才能的人才前来投靠。然而,在创业期间他依然错失3位不输诸葛亮的帅才。

其一陈登

陈登字元龙,是东汉末年的将领与官员,是三国时期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和拯救世人的志向,早年被推举为孝廉并任东阳县长,期间爱民如子颇有政绩,徐州遭遇饥荒时妥善种植谷物减少饥荒的影响。

陈登的政治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吕布与曹操之间的智谋。吕布占据徐州后,陈登名义上归附他,但内心却深知此人粗鄙暴虐不是治理乱世的人选。

他与父亲陈珪合力阻止吕布与袁术的联姻,直接削弱他的力量,随后暗中与曹操结盟为攻打吕布提供内应,最终导致吕布的败亡。

在曹操的赏识下,陈登被封为广陵太守,在任期间明赏罚、重威治,使广陵松弛的吏治为之一振。他还注意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使广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赢得百姓的敬畏与拥戴。

陈登的军事才能同样不容小觑,在与孙策的军事冲突中,他凭借其智谋多次击败东吴的军队,为曹操在江南的统治奠定基础。

只可惜,陈登的生命轨迹在三十九岁时戛然而止,如果不是因为英年早逝以他的才智,完全有可能在三国乱世中成就更大的霸业。

若你对此人有一定的了解,就会知晓他最初是徐州牧陶谦的属下,陶谦死后为刘备效力过一段时间。只是当时刘备更重视武将,对陈登这样的治世能臣并不侧重,以至于后者转投他人。

其二田豫

田豫字国让、出生于渔阳雍奴,早年曾投靠刘备,后来因母亲年老回乡。再度出山时便投靠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从而正式得到曹操的任用。

田豫在曹操手下历任颖阴、郎陵令和弋阳太守等职,所到之处都得到很好的治理,使得每一个地方都以乱始、以治终,政通民稳风俗得淳。

在军事上田豫同样表现出色,他曾征讨代郡乌桓斩乌丸王骨进、破轲比能;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在新城击败孙权,为曹魏北疆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

田豫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最出色的成就当属在担任护乌丸校尉期间,当时主要是管理少数部族,对兼并者予以压服、对豪强者使其离散。

靠着强硬的手段与策略,使得胡人被吓破胆,从而声威震动沙漠。曹操南下战争多年,为何北方一直稳如泰山,主要就是田豫给胡人造成的威慑太大,就如同“张辽止啼”一般。

只可写,他对北方的治理计划还没有完全实现时,就因幽州刺史王雄的党羽诋毁而被调任汝南太守、加官为殄夷将军,即使如此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称得上是一个传奇。

田豫并没有像关羽、张飞那样的个人武力值,但综合能力却不输诸葛亮,如同上述所言他在刘备麾下时,对方更侧重打天下的而不侧重治天下的,以至于得不到重视而转投曹操。

其三袁涣

袁涣字曜卿东汉末年陈郡扶乐人,出身于陈郡袁氏,是一位以儒学智慧著称的人物,父亲袁滂曾任汉朝司徒以清廉著称。

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袁涣早年曾任郡功曹,后被公府征辟,相继被举为高第、秀才。汉末战乱时,他流寓江淮一带,初为袁术所用后投吕布。

吕布与刘备的关系破裂后,吕布欲使袁涣作书诽谤刘备,袁涣坚决拒绝,即使在被武力威胁的情况下也不改其志,为何会如此呢?

主要就是因为当时做官还是以举荐为主,而袁涣就是刘备推荐的(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下邳之战时吕布被杀后,袁涣得以归顺曹操,对此刘备并没有争取,又错过一位治世之能臣。曹操对袁涣的德行和才华十分看重,任命他为沛国南部都尉,后又提拔为梁国相。

任职期间,袁涣以廉明干练著称,外表温和而内心果断深得当地百姓爱戴,治理地方时注重教育和训诫。多年后因病辞官后,当地百姓还非常思念他,后被任为谏议大夫、丞相军祭酒。

建安十八年曹操称魏公,袁涣不得不再度入朝为官被任命为郎中令,代行御史大夫之职,以敢谏直言著称,数年后在岗位上去世,曹操为痛失一位人才而落泪。

正所谓“马上可以打天下却不能治天下”,刘备建立蜀汉不久便去世了,究其原因还是前期身边积累的武将太多,而像诸葛亮这样的治世能臣太少,若是上述三人一直能够带在身边重用,或许蜀汉的结局大不相同。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183

伊殇雪

简介:看红尘多少往事,不过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