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经》第二十章

道文化爱文学 2024-08-07 04:09:32

老子通过与世俗之人的对比,描述了修道者的质朴醇厚、恬淡自然、混沌宁静的状态,表现了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坚定信念的修道者的形象。

【本经】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人在天地之间,如不知物性,不通人情,则难以生息。欲同物性,必以进学。学问知识是忧愁烦恼的根源,弃绝一切学问知识,就不会有忧愁烦恼。世人都趋容避辱,取善去恶,澹荣辱贵贱相差多少?善与恶又相差多少?不过,不能特立独行,显露锋芒。大家畏惧的,也不能不畏惧。但是大道是广大而没有穷尽的,和世俗相差太远了。众人都兴高采烈的样子,好像参加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登台眺望景色。唯独我恬淡而无动于衷,好像不知嬉笑的婴儿。疲惫的样子,好像无家可归!众人都有多余,唯独我好像不足的样子。我真是愚人的心肠,混沌的样子。世人都光耀自炫,唯独我昏昏昧昧的样子。世人都精明灵巧,唯独我无所识别的样子。宁静时深沉如大海,行动时飘逸不止。

众人都好像很有作为,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和世人不同,我重视“道”的生活。

贵、贱、善、恶、是、非、丑,这些价值判断并没有绝对性,只不过是相对形成的,经常随时代、环境而更改。世俗的人纵情于声、色、货、利。生活应该甘守淡泊,淡然无系,但求精神的提升。

0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4-08-19 12:19

    这个属于华夏传统文化的范畴。中国是大清之后成立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了。边界要区分开,否则就搞成封建入侵了。 学华夏远古哲学,首先你得小心那些犹太弯弯的黑水,把各种书词义的扭曲和稀泥写成一坨的样子。其次,你要学会辨别真哲学和伪装骗人的假哲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老子的道德是人的道德,孔子的道德是鬼的道德。不过华夏远古的道家哲学也不如中国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

道文化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