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离奇死亡,开棺验尸,少妇变老汉,揭江西命案背后的骇人真相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3-05-08 11:22:59

清朝嘉庆年间,在江西星子县发生了一桩人命案,案件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当时任星子县知县的郑祖琛亲历了这起案件的破获过程,星子县也就是今天的庐山市。清代学者朱翊清在《埋忧集》中详细讲述了这件事情的经过。

话说星子县里有一位姓杨的财主老来得子,可谓人生一大喜事,而且儿子从小就守规矩懂事,深得杨老爷的欢心。杨老爷高兴地从小就给儿子聘了个童养媳,那童养媳也是个性格温柔的善良之人,一家人过得很是和睦。等两人长大之后,杨老爷就为儿子与童养媳成婚。新婚之夜两人喜气盈盈,互相爱慕,誓言共结百年之好。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晨,日上三竿,已经不早了,杨老爷发现夫妻二人都没有起来,便叫人推开门进屋,结果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新娘裸死在床上,新郎却不知去向。杨老爷上前查看新娘的身上并无伤痕,只是被子上有同房的印迹,杨老爷不解,又到处找不到儿子,只好派人将这噩耗去通知了新娘的家人。

当时正是酷暑天,等到亲家公赶到杨家,已经是三天后了,杨家已经把新娘的尸体入殓,埋葬在郊外。

亲家公质问,为什么不等自己见了女儿最后一面再下葬?

杨老爷解释说天热,恐怕尸体腐烂。亲家公心生疑窦,怀疑是杨家父子合谋害死了女儿,女婿潜逃后,杨家把女儿仓促掩埋以毁尸灭迹。于是,亲家公径直赶去县衙,控告杨家父子合谋杀人,请求官府开棺验尸。

知县郑梦白接到人命讼案后,立刻带人前去开棺验尸。等官差打开棺木一看,郑梦白大吃一惊:里面并不是女子的尸体,竟然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爷的尸体!老爷须发皆白,而且背上有斧头砍伤的伤痕。

知县问杨老爷,杨老爷也茫然不知是怎么回事,又问杨老爷,儿子现在何处?杨老爷也说不知道。

郑梦白命人当场用刑审问,杨老爷受刑之后依然说不出什么。知县郑梦白没办法,只好命人先将棺材埋起来,把杨老爷带回县衙收监。

这官司打了一个多月后,郑梦白忽听衙役禀报,说杨老爷的儿子前来投案自首。郑梦白大喜,立刻升堂讯问,杨氏子说,新婚之夜,夫妻二人嬉戏,杨氏子戏掐新娘肚脐后,正在暗笑,新娘忽然间就没动静了,挑灯一看,新娘居然已经死了。眼见妻子暴毙,他一时害怕畏罪而逃。

头一天,杨氏子在邻县听说父亲被用大刑,将要抵罪,于是他为了洗清父亲的冤屈,也不再害怕,前来官府自首。

杨氏子的职业是理发,平常也爱戏弄人取乐,但是只会取乐,不知道人休克后的解除之法,所以他就出逃了。于是郑梦白将杨氏子收监,放杨老爷回家。至于为什么女尸变成了男尸,而且尸身上还有伤痕还不清楚,知县郑梦白只好张榜悬赏;但一直没有人前来认尸,这案子也无从下手。不得已,郑梦白只得向上级申请延期再缉,可是还是想不出什么办法。

回头说杨老爷已经被放回家一个多月了,案子还是一直没有什么线索。这天,杨老爷偶然有事要去建昌,乘船经过周溪时,远远望见一位少妇,正在溪边洗衣服,逐渐靠近,愈发觉得这少妇像自己家儿媳妇,他就突然喊了她一声。

少妇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下意识抬头,猛然就看见了杨老爷,她惊讶地说:“公公呀,你怎么会来到此地?”于是请杨老爷下船去她家,杨老爷这时惊魂未定,忙问:“你是鬼?还是人?”

少妇惨然回答:“我不是鬼。暂且请到家再说吧。”杨老爷于是跟她上岸,跟随少妇来到一个茅草屋,这屋子看起来却不像农家的样子。

杨老爷询问儿媳为何会在这里?少妇还未开口,眼泪就扑簌簌而下,哭了好久,她才讲述了详情。

原来,新娘那日只是昏迷,被杨家人仓促下葬之后,她半夜就苏醒了过来,便死命敲击棺材呼救。天亮后,正好有建昌县的木工寇氏叔侄二人经过此地,听见新娘的呼救声,寇氏叔侄挖开坟墓,撬开棺木将她救了出来。

新娘年轻美貌,又是新婚,身上服饰华丽,那做侄子的见到后大为心动,准备把新娘带回家。而叔叔却坚决不同意,仔细询问新娘家住哪里,要将她送回去。

侄子无法争来少妇,最后竟挥起斧头将叔叔劈死,顺手就将叔叔的尸体放入棺椁埋葬,然后带新娘回家,并强迫她做了老婆。新娘不敢拒绝,只好屈从,因此到这个时候才得以见到杨老爷。少妇最后说道:“幸好他今天恰巧出门,儿媳得以遇到您,这才将事情说清楚了,我愿意随您一起到溪头,葬身鱼腹就满足了。”

杨老爷听完后,哭着对儿媳说:“你不幸遭此强暴,有何罪过!况且你如果不回来,此案最终没法大白,赶快跟我走,稍迟恐怕就来不及了!”于是他就和儿媳一起往家的方向跑。

二人就在快要到家时,忽然途中见到一个青年带着斧头锯子迷茫地走来,正是寇木匠!原来,寇木匠本来是受雇去南康干活的,回来的途中特意绕路来打听此案,不料刚好遇见了杨老爷和他的儿媳。

寇木匠瞥见杨老爷的儿媳大怒,冲上前去就要拉拽,少妇大骂道:“我先前怯弱,被你劫持,今天幸得上天见怜,使我遇到公公,你死到临头了,还竟然敢如此放肆作恶!”

杨老爷于是知道这人就是寇姓木匠,气愤地与他搏斗,村中人听到声音都集中到这里,众人听得原委,忙上前帮忙,将寇木匠绑起来押往县衙,并带少妇一同去作证。

郑梦白再次升堂,人证物证俱在,那寇木匠一审就全招认罪。杨家儿子被当堂释放,媳妇见到丈夫肩背枷锁,脚带镣铐,面容消瘦,不禁掩面哭泣。郑梦白怜惜此女子天真、对丈夫痴情,又能主动为丈夫洗雪冤屈,就宽恕了他们,命杨老爷将夫妻二人带回家,恢复为伉俪。

后人对这桩奇案评论说:杨氏子因“憨戏”将新娘致死,杨老爷又因“鲁莽”误葬儿媳妇,他们没躲过刑狱也是应该的,但不是他们的罪。寇木匠本来就是见色而动,乃至于不惜杀害叔父,若不是意外遇上杨老爷与儿媳妇,那么此案即便是包青天也不能定夺。即使少妇有幸遇到杨老爷,但如果寇木匠也在家,那么奇冤还不会这么容易洗清。所幸的是寇木匠出了门,而杨老爷才路过,杨老爷将媳妇带回家时,寇木匠又遇上他们,其中怕是天意啊!然而如果不是县令郑梦白勤勉,谨慎断案,也恐怕会有为掩盖长时间结不了案,而四处搜寻附会疑证、务使人获罪入狱的人。这些都是值得记录的啊!

参考文献:

[清] 朱翊清:《埋忧集》卷六

(完)

0 阅读:27

红小岩谈古论今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