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在四处拉拢盟友,想发挥了它全球老大哥的影响力,可谓咄咄逼人。但美国早期也没这么霸道,任何国家都有一个积蓄力量的过程,美国以前就奉行韬光养晦的“孤立主义”。说孤立主义可能有些书面化,若是翻译成闷声发大财,大家或许就好理解了。
从十九世纪初的“门罗主义”开始,一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才开始在外交上实行积极干涉。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也保持中立,一直到“卢西塔尼亚号”事件的发生。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马上宣称北海为战区,并运用它那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封锁了那段海域,导致德国开始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
德国最初也尝试要用自己的海军突破英国封锁,但都无法成功。于是,德国决定发动“无限制潜艇战”,用U型潜艇攻击所有出现在战区内的船只,反封锁更为依赖国外物资的英国。
上图:德国U型潜艇封锁区域。
当时的美国和英德双方都做着生意,它自然表明中立态度,但美国对德国封锁海域也频频抱怨。因此,德国这么干,美国的战争生意就不好干了,可德国现在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根本不可能罢手,更不可能理会远在大洋彼端的美国意见。就是这个时候,爆发了著名的“卢西塔尼亚号”事件。
卢西塔尼亚号是一艘属于英国皇家邮政的豪华远洋邮轮。它也是最早使用蒸汽涡轮发动机的邮轮之一,因此在当时是世界最快、最大的邮轮。它可以维持25节的速度航行。在一战开始后,邮轮的载客量大减,船公司因此将船上其中一个锅炉关掉,将船速从25节降到21节。
相比之下,德国的U型潜艇在水面的速度只有12节,潜行时更是不到10节。因此,一般来说,卢西塔尼亚号是“安全”的。因此,在1915年4月17日卢西塔尼亚号大摇大摆地离开了英国利物浦港口前往纽约,开始了它下水8年后的第201趟旅程。
卢西塔尼亚号在4月24日顺利抵达纽约,并开始准备要载客回利物浦。
在美国的德国大使馆在这段时间特意在50家美国报章上刊登了“警告信息”,要求美国人避免搭乘任何前往“战区”的邮轮,因为它可能会被德军攻击。为了要让这个“警告”更为明显,德国大使馆还特别要求将警告信息刊登在卢西塔尼亚号的下方。
当然,德国这样的警告效果,其实就像现在香烟外盒一样。这样的警告信息,在当时根本就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有139位美国人最后还是登上了开往利物浦的卢西塔尼亚号。
而在离开纽约时,卢西塔尼亚号上共有694名船员和1265名乘客,其中包含它的新船长。因为卢西塔尼亚号原本的船长觉得穿越战区的危险太大,因此决定请“病假”。另外为了安全,卢西塔尼亚号在这次的航程中也没有挂上任何的国旗以表中立。
在航程的前几天,卢西塔尼亚号不断地透过英国海军提供的潜艇讯息而调整航道。在7号早上6点,卢西塔尼亚号遇上了浓雾。船长为了确保安全,将船速减慢到18节,然后到15节,并响起了号角。这样的速度在穿越战区的过程中,是非常危险的,可碰到浓雾的卢西塔尼亚号别无选择。
幸好到了10点浓雾散去,天气一片晴朗。船长就决定将船速提升到18节,而不是一般的21 节。一直航行到了下午1点,编号U-20的德国潜艇发现了卢西塔尼亚号。
4月30号就开始执行封锁任务的U-20在这之前就已经击沉了3艘商船。在7号的早上,因为浓雾,并且汽油和鱼雷都差不多用尽的情况下,U-20的船长决定要返航。结果在返航途中让它正巧就碰到了卢西塔尼亚号。
上图:破水而出的德国潜艇。
上天掉下来的礼物当然不能放过!于是U-20就开始追赶卢西塔尼亚号。一个小时后,它进入射程范围,U-20马上就发射了一枚鱼雷射中了卢西塔尼亚号的右舷,并引起了二次爆炸,让邮轮迅速地沉没。
这次事件导致128名美国人失去了性命,也让美国舆论开始从中立渐渐转向参战。但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还是只想做生意,因此,他要求德国停止“无限制潜艇战”。德国为了避免触怒美国,也答应了。威尔逊在1916年竞选连任时,还使用了“他让我们远离战争”的口号,并险胜共和党候选人。可见当时的美国人大多是想继续“闷声发大财”的,哪怕死了128名美国人也无所谓。
可是,在1917年,德国为了进一步打击英国物资,再次启动了“无限制潜艇战”!德国知道这会导致美国参战,但也认为在美国动员之前,它就能够迫使英国求和。但为了保险,德国外长齐默尔曼还发了一封秘密电报给墨西哥,建议墨西哥可以与德国结盟,牵制美国。墨西哥若是牵制了美国,德国承诺将会为墨西哥提供大量资金援助,而墨西哥也可以在战胜后得到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
结果这封“齐默尔曼电报”被英国情报局截获,转交给了美国。
而美国对此自然大怒,当时的美国报纸上都公开刊登了这封“齐默曼电报”,并用它与“卢西塔尼亚号”事件为理由,正式对德国宣战。
一年多之后,由于美国的参战,德军大势已去,只能选择屈辱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