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温州一名癌症患者的血型检测结果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经过权威鉴定,该患者被确认为拥有类孟买血型,这一血型因其稀有程度被形象地称为“恐龙血”,其稀有性甚至超过了人们熟知的“熊猫血”(Rh阴性血)。
据悉,类孟买血型最早于1952年在印度孟买被发现,并于1961年确认了与孟买型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血型,即“类孟买型”。该血型的特点在于红细胞上无或仅有少量A、B抗原,且红细胞上H抗原缺失,这使其在常规血型鉴定中极易被误判为O型血,给临床输血带来安全隐患。
此次在温州发现的类孟买血型患者,为A型类孟买型。在得知患者血型后,接诊医院输血科迅速与温州市中心血站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此类血液的库存。幸运的是,温州市中心血站此前已将此类稀有血型进行冰冻保存,以备不时之需。接到临床需求后,血站迅速从-65℃以下的血液存储冰箱中取出“恐龙血”,经过一系列解冻、洗涤、去甘油等制备工序后,成功为患者提供了手术备血。
据了解,类孟买血型在全球范围内的出现频率极低。在孟买,孟买型的出现频率约为万分之一,而在东亚人种中,出现孟买型的频率更是少之又少。类孟买型在日本的出现频率约为1/30万,而在中国人群中,其比例更是高达十几万分之一,属于极为罕见的血型。
医学专家表示,类孟买血型患者在需要输血时可能会面临极大挑战,因为他们在随机人群中很难找到相合的血液进行输注。因此,加强对稀有血型的研究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温州发现“恐龙血”案例,不仅为医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样本,也为稀有血型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