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的“哗众取宠”现象:语出惊人,难逃公众瞩目

书法艺坛 2024-07-19 16:00:06

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创作者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书法艺术也迎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书法,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传统艺术形式,其本身便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和艺术性。然而,在"低门槛"的环境下,书法艺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一些所谓的"书法玩家"和"书法表演家",利用书法的表演性和易于引发评论的特点,创造出一些奇形怪状、哗众取宠的"哗众取宠体"作品。他们或乱涂乱画,或故作惊人之语,甚至不惜贬低名家,以博取眼球和关注。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公众的注意,但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和批评。

从各级书协会员到未入流的门外汉,只要不按常规出牌,都可能被贴上"哗众取宠"的标签。这些怪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话题性,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人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会点击进去一探究竟。尽管看完后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边看边骂,但这已经为这些作品的传播和火爆做出了贡献。

如果这些作品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那么其表演性就更加突出,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人们都想看看,这些"哗众取宠体"的作品,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敢公之于众。当看到这些"书法大咖"面不改色心不跳、故作姿态地创作出那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作品时,人们不禁会怀疑自己的欣赏水平,甚至不敢轻易诟病。

许多自称为"书法玩家"和"书法表演家"的人开始利用这一平台,以各种手段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他们深谙如何通过制造话题和争议来吸引眼球,创作出各种标新立异、甚至有些怪异的"哗众取宠体"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往往伴随着一些夸张甚至荒诞的宣传文案,如"收某某名人为徒"、"这样书写才是真正的书法"、"我的作品值数百万"等,以此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点击欲望。

这种现象并不局限于那些未入流的书法门外汉,一些书协会员也未能免俗。他们或许在书法界并不出名,无法像一些真正的书法大师那样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声誉和财富。于是,他们开始借助自己的头衔和身份,走起了偏门,搞起了所谓的"创新"。他们创作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甚至让行家不齿的"哗众取宠体"作品,以此来吸引公众的注意,获得一定的关注度和粉丝。

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唯利是图的表现,是被利益所绑架的结果。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获得名利,不管是好名还是恶名,都无所谓。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利益回报,而不是自己的作品是否真的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浮躁和功利心态。在名利的诱惑下,一些人开始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和尊重,转而追求短期的关注度和利益。他们忘记了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忘记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坚守的道德和责任。

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的包容性和普及性。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书法并不要求个体拥有特定的学术背景或专业训练。从稚嫩的学童到饱学之士,从普通爱好者到专业书法家,每个人都能在书法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低门槛的特性,让书法成为了一种人人可及的艺术形式。

然而,正是这种开放性,也为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一些人利用书法的普及性,通过夸张的自我宣传和惊人的言辞,创作出各种怪异的作品,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他们深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敢于发声,敢于标新立异,就能在众多声音中脱颖而出,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浮躁心态。在名利的诱惑下,一些人开始忽视书法艺术的本质,转而追求短期的关注度和利益。他们或许并不真正懂得书法的精髓,但他们知道如何利用公众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代书法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为书法的普及和推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它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书法,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一些网红书法家、表演家和玩家,通过自己的平台和方式,传播书法知识,分享书法之美,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书法表演家们以其独特的技艺和表现形式,成为了当代书法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画字和写字。

画字的艺术家们通常以美术字为主要表现形式,如在墙壁上创作宋体、黑体等规范字体。他们中的一些人擅长一笔完成空心字的书写,这种技艺不仅考验着书写者的控笔能力,更是一种视觉艺术的展现。更有甚者,能够左右开弓,双手同时书写不同的词句,这种超乎常人的能力,无疑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和观赏性。虽然这些作品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传统书法,但其完成的过程和最终的视觉效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

写字的艺术家们则更倾向于使用毛笔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更接近于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然而,也有一些书法家采用特制的毛笔或针筒进行书写,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书法作品。他们或在书写过程中大喊大叫,或在地面上拖动笔触,或用射墨的方式在宣纸上创作,甚至有人以身体为笔,以美女的衣裙为纸,进行即兴的创作。这些另类的书法表演,无疑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表演的吸引力。

然而,这些表演虽然能够吸引大量的围观者,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却常常受到质疑。在一些人看来,这些作品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缺乏真正的艺术内涵和深度。它们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但很难成为传世之作,甚至可能在表演结束后就被丢弃。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一些人开始将书法作为一种手段,进行所谓的"哗众取宠体"创作,以获取关注和利益。

这些人,无论是书协会员还是普通大众,都可以被称为"书法玩家"。他们并不真正致力于书法的练习和研究,而是将书法作为一种媒介,借助自媒体平台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这种现象,与那些在社交平台上通过发布视频、文章等方式盈利的人并无二致。他们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非艺术本身的追求和探索。

然而,艺术创作一旦沾染了铜臭,就很难保持其纯粹性和真实性。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些最贵的艺术品,往往是那些远离商业利益、纯粹出于艺术追求而创作的古董和文物。这些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成为人们珍视和传颂的宝贵财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