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界的乌龙事件!本想沙漠种小麦保产量,居然能固沙治盐碱

快看张同学 2024-06-27 18:48:52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快看张同学

我们科研团队在沙漠里居然种出了小麦?而且产量还不低,一亩地能收260多公斤呢,更神奇的是,这些小麦不仅把流沙“锁住”,还把沙漠里的盐碱度给降低了。

你没听错,这就是最近引起热议的“乌龙”项目带来的神奇效果,可能你会好奇,沙漠那么干燥,怎么就能种出小麦呢?而且小麦还能固定沙子和治理盐碱,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一、沙漠也能种小麦?

近些年全球的天气愈发异常,老天爷时不时地就发个脾气,搞得一些地方旱得要命,水也不够用了,结果就是我国的粮食产量有时候跟不上需求,收成也受了影响。

根据最新的数据,2023年夏天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少了127.4万吨,下降了0.9%,这可怎么行?

为了保证咱们国家的粮食安全,科研人员们开始动脑筋:咱们国家有三亿公顷的沙化土地,能不能把这些地利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粮食供应呢?

我国的沙漠面积可不小,占了国土的一大块,比如说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那是咱们国家数一数二的大沙漠,也是世界上第十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个极度干旱缺水的地区,年均降水量还不到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

而且沙漠中的风沙极大,流动的沙丘到处都是,沙丘的高度从100米到200米不等,有的还能达到300米,这些沙丘形态各异,地貌特征非常独特。

虽然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环境极其干旱,但在沙漠的边缘或者有古河道、泉水的地方,有一些植物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生存,所以说这些看似贫瘠的土地,其实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经过一番考察,发现了这些地方的潜力,并通过技术创新和合理规划,将这些沙漠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为咱们的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二、沙漠种地有妙招

麦盖提县是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小县城,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了沙漠农业的试验田。

别看麦盖提县的名字里有个“麦”字,实际上它跟粮食小麦没有太大关系,它不过是个被沙漠包围、盐碱地遍布的贫瘠之地。

因为远离海洋,又被高山环绕,再加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影响,麦盖提县的气候干燥,降雨稀少。

这里三面都是沙漠,沙漠面积占了全县的90%以上,每年沙尘暴的日子就有150多天,盐碱地更是多达60多万亩,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在这样的条件下种粮食,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但中国的农业科研人员偏偏喜欢挑战不可能,山东的援疆企业立刻拿出了解决方案。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个流动沙漠,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一旦平整好沙漠土地,就必须立刻种植植被,否则一场沙尘暴就能让一切回到原点。

于是援疆工作指挥部用了两个月时间,把沙漠变成了平整度极高的沙地,还增加了有机质和固沙保水剂,同时使用了植物抗菌剂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大提高了水肥的利用效率。

在过去的14年里,日照援疆指挥部和五征公司根据麦盖提县的规划,在县城和沙漠的交界处种植了防风固沙林,现在已经建立了46亩的防风缓冲区,有效防止了风沙对县城的侵袭。

风沙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选种的问题了,沙漠上应该种什么呢?有人建议种棉花,有人则推荐种小麦。

但农科专家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小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之所以选择小麦而不是棉花,是为了改良沙漠土壤,逐步把沙漠变成半沙漠半耕地,最终变成耕地,这样能够极大的满足当地基本农田的需求,保障粮食安全。

2023年10月,6000多亩冬小麦终于被成功播种,首次收割和测产的结果更是远远超出了预期。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批小麦的容重达到了一级标准,亩产量超过了260公斤,未来有望达到每亩400公斤。

三、沙漠种小麦功在春秋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你绝对想象不到,收割完小麦后剩下的秸秆还能大显身手!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秸秆,就像一堵堵小小的防护墙,它们能挡住风沙,帮助固定沙土,还能减缓水分的流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秸秆在沙漠中慢慢分解,它们会释放出对土壤有益的养分,让沙漠变得更加肥沃。

这样一来,沙漠就能逐渐变成肥沃的农田,种植其他作物也会变得容易多了!

另外在莎车县等地的试验中,科研人员发现,种植新品种杂交小麦“京麦183”,每亩的产量接近700公斤。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些新品种小麦不仅适应力强,还能在盐碱地中茁壮成长,这为沙漠农业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沙漠中绿油油的麦田,曾经的荒漠变成了丰收的粮仓,那些长期受干旱困扰的地区将焕发新的生机,人们再也不用担心食物短缺的问题。

这项技术的成功,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对全世界来说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

全球约有20亿人生活在荒漠化地区,每年因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90亿美元,如果中国的这项技术能够推广开来,那将是对全人类的福祉!

这起看似“乌龙”的事件,实际上是中国工程界的一次伟大创新,原本是为了保障粮食产量而在沙漠中尝试种植小麦,却意外地发现了治理沙土和盐碱地的新方法。

这一发现不仅提高了我国在沙漠地区的粮食自给能力,也为全球沙漠治理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深入,沙漠将不再是生命的禁区,而是充满希望的绿色田野,未来,我们或许能在沙漠中看到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参考来源:

2024-06-12 20:25 上观新闻 新疆南部“沙漠小麦”收获 亩产量超260公斤

2024-06-07 21:36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日照援疆再创奇迹!中国面积最大的纯沙漠麦田试种成功

2024-06-07 07:27 北青网 为沙漠穿上“格子衫”!他们将研究成果写到大地上

7 阅读: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