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被父亲打耳光,逃离家乡20多年,功成名就后,父亲却老年痴呆

凤凰观娱 2020-05-25 22:33:31

一位天赋异禀、精明强干的军医。

用一套纯金打造的手术刀,挽救了无数身负重伤军人的性命。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抗美援朝,还有十年动乱。

他是抗美援朝荣获一等功的"功臣",同时,他也是与日本女人上床,并被川岛芳子在腹部刻字的"汉奸"。

他宁愿被称为"太监",放弃解放军的高官厚禄,割掉"知情人"的舌头、挑断他的手筋之后亡命天涯,也要保守这个不想为他人所知的秘密。

他甚至为了守护住秘密,不惜毁掉自己天才的大脑,让自己变成七八岁孩子的智商。

这个人就是上校,麦家在《人生海海》中塑造的英雄。

"人活一世,总要经历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

我觉得自己经历的一些事,像烙铁烙穿肉,伤到筋的疤,不但消不失,还会在阴雨天隐隐疼。"

这是麦家在《人生海海》末尾写的一段话,他是一个不快乐的人,童年时期所遭遇的伤痛,如影随形,跟了他半生。

也是由于童年阴影的缘故,他和父亲冷战了将近二十年。

01 逃离家乡

浙江杭州的一个小山村,承载了麦家全部的童年记忆。麦家的爸爸、爷爷以及外公,是那个特殊时代的坏份子,这让幼小的麦家饱受牵连。

不仅老师在课堂上对他进行挖苦嘲讽,因为麦家是运动会100米短跑第一名,就取消了这个项目。同学们也在课间对他拳打脚踢,并且侮辱谩骂他的父亲。

农村少年麦家,原本只是默默哭泣,为了捍卫父亲的尊严,却与三个同学厮打在一起,结果自然寡不敌众。

心中满是委屈和愤恨的他,抱着孤注一掷的想法,夜里堵在一个同学的家门口,等他出来就决一死战。

就在这时,父亲闻讯赶来。

看到父亲的身影,麦家异常激动,他以为父亲是来替自己报仇的,于是哭着扑向他的怀抱。

结果父亲却扬起手,"啪啪"两记响亮的耳光,打得麦家鼻血直流,流进嘴巴,流到胸前,染红了裤子,让他自此,犹如"心窝里插了一柄刀,怎么也拨不出来"!

从那天开始,那个被父亲深深伤害的14岁少年,沉默寡言,只把所有的心事,全部倾吐在日记中。在自己的第一篇日记里,麦家发誓,以后再也不喊父亲。

在往后的十几年间,他果然没有叫过一声"爹"。

1981年,参加高考的麦家,为了逃离家乡、远离父亲,故意报考了离杭州很远的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最终,他如愿以偿远走高飞,一走就是20多年。

上了大学的麦家,在学校里认识了一个哥们儿,这个哥们儿也有个日记本,但人家写的不是日记,而是小说。于是,麦家也尝试着开始写小说。

大学毕业后的麦家,虽然只在一家情报部门实习了8个月,但那个神秘地方的那群人,却一直活在他心中,变化为他最持久的创作冲动。

02 完成《解密》

1986年,麦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就是以日记做素材的《私人笔记本》。

也是在那一年,他又发表了中篇小说《人生百慕大》。凭借这两篇小说,三年后的麦家,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一名学生。

在快要毕业时,麦家萌生了写一篇恢弘巨作的想法。

1987年他在作家朋友鲁羊家里,看到了一本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

这本书写的是破解密码的故事,给了他很大启发,结合之前在情报部门的经历,麦家代表作《解密》的最初构思,横空出世。

密码故事这种题材因为涉密,当时没有人写。

麦家从投稿、退稿、修改、重写、终稿,前前后后写了17遍,用时11年,从100万字删减到20万字,最终以魔术的方式,再现了自己心中永远的秘密。

这期间,他在福州、南京、西藏等地辗转,最后落户成都,娶妻生子。

完成《解密》的过程,麦家受尽折磨,完成《解密》的那一刻,麦家泪流满面。他说:"我怎么也想不到,最后居然要用十余年,来写完这本书。"

《解密》一经出版就惊艳了文坛。

不仅打破"中国作家海外销售记录",入选了《每日电讯报》"全球史上最佳20部间谍小说,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还与《百年孤独》、《红楼梦》比肩,收选入英国"企鹅经典"文库。

正版包邮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长篇小说

¥43.5

购买

麦家也因此,成为"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之后,唯一入选了英国企鹅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

童年的伤害对于麦家来说是巨大的,但在伤害他的同时,也成就了他。

多年以后,麦家开导一个坐在自己对面的年轻人时说:

"我到了今天回头看自己的过去,我的生命里有很多问题。

从原生家庭,包括性格的养成,包括爱上文学,但其实最后所有的问题都会变成你的财富,它有两面性。"

03 人生海海

电视剧《暗算》,相信有很多人反复看了好多遍,获奖无数大腕云集的电影《风声》,也被大家所熟知。但也许还有人不知道,这两部作品全部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

因为《风声》,麦家成为2008年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万众瞩目的著名作家。

《增广贤文》里有句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功成名就的麦家,被久未联系的朋友前来"拜访";被老家的亲邻要求帮忙;还有很多导演找上门来买剧本……

据说有人甚至扛来300万现金,只为在他创作的剧中冠名。

当麦家被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名利裹挟,也迷失过一段时间,但他很快就清醒了,不想成为这个时代的俘虏。

在接受《舍得智慧讲堂》专访时,麦家面对镜头,语气里带有些许愧疚:"一个作家,不能为名利写作。"

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麦家没有乘胜追击进军国际。

而是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年,回到生自己养自己的小乡村,回顾痛苦的童年,用五年时间沉淀和打磨,写出了一本关于故乡的书。

这本书是麦家"对自己童年的一种纪念",也是"和故乡的一次和解"。因为这么多年来,故乡始终是他解不开的心结。

新书《人生海海》中,麦家讲述了一个天赋异禀,却又被时代残害过的英雄。

他有一套纯金打造的手术刀,这套刀让他在战场上扬名立万。他既是村民们敬畏的"上校",也是他们私底下口中的"太监"。

这个人物来源于麦家童年记忆中的一个身影。

那年他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回跟同学在路上,遇见一个挑着大粪的老人。同学说这个人现在很落魄,但他曾经上过战场……打仗时,他男人最重要的地方受伤了。

于是围绕这个原型,麦家展开了想象。

04 回归故乡

麦家曾经说过:"我的写作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我一个被童年困住的人,在试图逃离童年。要逃离这个村庄,必须要有英雄气质。"

《纽约时报》评价麦家,说他"具有一种隐秘的气质","他在作品中所描述的秘密世界,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所知的,外国人更是一无所知。"

而麦家对自己最显著特征的形容,却是孤僻。

如果说《解密》中的容金珍,是麦家自我的投射,冥顽不灵、独立清高,那么《人生海海》中的上校,则多了一份烟火气,展现出生命的色彩与力量。

家庭的美满和事业的成功,让麦家产生了变化,所以他作品里的人物,也从封闭走向无垠。

2008年,汶川发生超级大地震,当时44岁的麦家,来到了地震现场。面对一片废墟,他对自己发出了灵魂拷问:人,为什么要活着?

当他开着车,在灾区看到一位抱着一个孩子嚎啕大哭,跟自己父亲年龄差不多的老人时,他下了一个决心,那就是回到故乡,去陪伴风烛残年的父亲。

在麦家离开故土的这么多年里,他给家中写信只写母亲,对父亲只字不提。明明有很多次机会,他可以回到杭州,但他偏偏每次都故意去到离杭州更远的城市。

直到他自己为人父,才理解当年父亲的不易与艰辛。

17岁离别家乡,见过世界,二十多年后归来,重新遇见自己。故乡就是那个,我们一开始想逃离,追求名利和成功,走遍天涯,却又想更好回归的地方。

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春天午后,麦家的脚步,终于迈进阔别20多年的老宅。

80岁的老父亲,正抽着烟,坐在门前的躺椅上。他抬头看了麦家一眼,又低下头去抽烟,轻声问了句:你找谁啊?

原来父亲已经得了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老年痴呆。父亲根本不认得麦家是谁,他没给儿子一丝和解的机会。

05 与自己和解

三年以后父亲去世了,麦家痛哭失声,几乎失去理智。

在父亲去世的一周年纪念日,麦家写下了5000字的《致父信》,从那以后他戛然停笔,整整八年后,《人生海海》问世。

人生海海这四个字,载满了厚重的人生况味。

这本书的背景是麦家不幸的童年,书中的人物名叫"上校"。

是麦家根据自己对父亲的点滴记忆,塑造而成。讲的是"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

书中的每对父子,似乎都有他与父亲的影子;父子间的每次交流,仿佛都是他在对话过去;每个父与子的场景,似乎都是他在用写作对父亲进行的忏悔……

莫言连读两遍,看完赞不绝口潸然泪下,称"这是一部迷人的小说"。

高晓松看后连声惊叹"过瘾"。感慨"这是麦家跨越了自己的一座高峰的大作"。

董卿看后流下眼泪,用"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形容自己看完书的感受。

王家卫、杨祐宁、陈坤、白百何、何穗、杨洋等人联名推荐。

"带货女王"薇娅,源于对这本书的喜爱,主动找到麦家,表示想要推荐这本书,只为让更多人看到这本特别好的好书。

在薇娅的直播间,3000册《人生海海》5秒钟售罄,简直让人震撼。

也许苦难是人世间的常态,但爱和时间会带来仁慈。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自己和解,在了解生活的真相、认清人性的底色之后,更勇敢地活着。

0 阅读:10

凤凰观娱

简介:分享娱乐八卦,关注明星动态,带你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