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宣布治理“标题党”,你看看这些标题熟悉吗?

小A之家 2024-06-04 12:30:40

日前,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公众号消息,近期,平台发现部分运营者发布的文章标题具有一定混淆性、煽动性或夸大性,容易导致用户对文章内容产生误判,影响其阅读体验。

平台建议运营者在创作内容时使用更加准确、清晰、能体现文章内容主旨的标题,平台也将持续巡查,一旦发现违规内容将根据具体违规程度做出相应处理。具体违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混淆官方类、煽动蛊惑类、 生活&养生&常识夸大误导类、公众人物负面误导类、 对抗类等。

混淆官方类

1、非官方通知或者政府公告,但标题语气措辞、格式内容都与官方通知高度相似;

2、以知名媒体/政府/机构为噱头,隐藏其关键信息、对用户造成误导,从而获取流量。

煽动蛊惑类

1、标题使用煽动语气无依据地夸大事件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和影响面;

2、强调事件来源特殊、看完即删,诱导用户点击;

3、带有危害人身安全、恐吓侮辱、惊悚极端的内容;

4、以两性相关社会事件为引,文章刻意突出“性相关”词汇或制造矛盾对立,设置悬念,诱导用户点击查看;

5、引用非权威来源的时政内容,刻意曲解、进而引导对立、激化矛盾。

生活&养生&常识夸大误导类

1、标题以绝对化、恐吓、以偏概全等方式去夸大某一类物质或行为的危害/好处,煽动用户要/不要去做某件事;

2、杜撰、编造发布违背生活常识的奇闻轶事。

公众人物负面误导类

1、名人明星负面信息相关标题的表述含糊不清造成误导;

2、蹭社会热点、标题封面均不交代清楚具体人物信息,和其他同名公众人物造成混淆。

对抗类

1、标题采用空格、生僻字、火星文、特殊符号/标点等绕开、规避、对抗内容审核规则的监管;或标题为单个数字/字母/符号的无意义内容;

2、标题内容、封面采用未读消息提示形式/虚假视频播放键图片等诱导用户点击查看。

0 阅读:1

小A之家

简介:带来最前沿的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