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响起来了。
锣鼓敲起来了。
小小的晒谷坪挤满了人群。
大家都在欢声笑语,似乎正在期待一场盛大的仪式。
是的,这是客家人范氏家族在嫁女。
晒谷坪正中央放有一辆挂满红色彩带的花桥。
范家小满女将从这里上桥,翻山越岭,前往二百公里外马江滩。
这时,人群忽然骚动起来。
原来是新娘出来了。
在众人和伴娘的簇拥下,她缓缓地朝花桥走去。
在迈进花桥的那刻,她倏地转身,朝屋里奔去。
她边跑边哭:"我的阿嫩啊!"(当地客家人称母亲为阿嫩)。
于是,客家嫁女最精彩的哭嫁开始了。
小满女跑进了堂屋,朝着自己的母亲,扑通一声跪下了,接着一声清脆悦耳的哭声传了出来:"阿嫩呀,我舍不得你呀!"
说完,哭倒在母亲怀里。
母亲呢?
也是满含着泪水,哭了。
但在哭中会带有唱声。
她会唱道:"满崽啊!今天你要走,俺是如何放得心啊!你这样一走,俺的心肝都痛啊!"
每唱一句,后面必有一个长长的"啊"字,十分悠长,为承接下一句,起到提示作用,也为唱出下一句留下思索的时间。
小满女虽然也哭,但只是静静地跪着,耐心地听着母亲的诉说。
这时,母亲开始彻底唱开了。
她会唱道:"崽呀,你到夫家,要孝敬公婆啊!要把他们时时刻刻记在心里啊!"
这是第一层意思,就是要把丈夫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
唱完之后,她又会唱出第二层意思,就是一定要搞好家庭团结,遇事冷静,以家庭为重,过好自己的生活。
很快第三层意思来了。
就是要尊敬自己的丈夫,夫和妇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嫁着一根扁担挑着走。
丈夫要你上山,你就上山,要你跳楼,你就跳楼,要你下火海,你就下火海。
一句话,老公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听老公的话,跟着老公走,跟邻居搞好关系,教育好孩子,早早起来做饭种田,上山砍柴,如果能挣钱最好。
会唱的母亲往往会唱上一个小时。
同时,小满女身边会站着一个十分尴尬的人。
他就是小满女的老公。
他虽然不哭,但绝对不笑,是陪听。
他会非常严肃地像只啄米的鸡,不断地点头,表示岳母说得对,说得非常好。
此时,母亲对女儿唱完后,往往会扭转头来,对着女婿唱几句。
她会唱道:"姐长啊,(客家人是按照自己小孩的称呼来称呼外人,姐长即姐夫)"
她唱完这句称乎后,会停顿片刻,然后再唱出下一句,就是:"俺的妹子做事不周到,你要担当啊!"
这些唱词的主要意思就是,我的女儿来到你家里,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希望你多原谅,不要打骂。如果真的有大逆不道,你告诉我,我来教育她。
总而言之,希望你要善待我的女儿。
母亲就是要在母女分别的时刻,用哭的方式,把自己最想要说的话唱出来。
母女哭毕,管家会轻轻往小满女身上一拍,表示仪式结束。
很快另一个最伤心欲绝的人登场了。
他就是小满女的父亲。
女儿朝他缓缓走来了。
女人会痴痴地望着他,满脸泪水,但没有哭声。
而此刻的父亲却老泪纵横,嚎啕大哭。
他的哭声可以说是震耳欲聋。
毕竟山高密林,道路不畅,女儿一去,天高地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此时此刻,作为父亲的怎能不伤心欲绝,如何舍得自己的心肝女儿啊!
但是放不下,也只能放下,最终只能用哭声表示自己的不甘。
父亲的哭真哭,他没有唱词,表达的却是最真挚的感情!
女儿、女婿会双双跪在父亲面前,恭恭敬敬磕头,答谢父亲的养育之恩。
小满女起身了。
她即将离开这个自己熟悉的家。
她的面前还站着最亲爱的哥哥、姐姐,还有年幼的弟弟。
他们都是自己最熟悉的人,也是最亲的人。
她即将离开他们,去一个十分陌生的地方。
她十分的伤感,脸上布满了泪水。
她忍不住哭了起来。
哥哥姐姐们上前,相拥在一起,跟着哭了起来。
这次,小满女没有像母亲那样哭着唱起来,而是认真地说道:"哥哥姐姐,还是弟弟,我要走了,不能照顾阿爸阿妈了,你们多替我孝敬阿爸和阿妈,以后不论千山万水,我会回来看望你们。"
说完,她一一向他们惜别。
她要走了,会静静地把这个家再仔仔细细打量一番。
她要把这里所有的一切再看一遍,因为从现在开始,她将不再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了。
这是她留存在心中最后的记忆。
之后,在锣鼓鞭炮声中,她朝她的最终目的地走去,这辆红色的大花桥。
上桥时刻,她会再次转身,直挺挺地跪在地上,向不远处的父母,磕一个响头。
这次,她忍不住落泪,再次放声大哭。
这次哭是真正意义上的哭,是伤心欲绝的哭,是难以割舍的哭,是对这个家最后留恋的哭。
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
从此以后,这个家就不是她的家了。
她永远回不去了。
即使回来,也不是主人,而是客人。
而她真正的家是夫家。
她将在丈夫家,生儿育女,建设新家庭,与丈夫一起,共同繁延后代。
她的欢乐、荣辱,还是自己的青春,将与这个家紧密相连,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而父母家则成了遥远的记忆。
哭嫁既是亲情最后的表达,也是对亲情的一种割舍。
从迈出父母家那刻起,她的一切就与他们无关了。
(李苏章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