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一:
年纪大的司机很多人是这样,换个挡慢慢悠悠的,跟开公交车似的。踩下离合——档杆拨回空挡——推入下一档位——抬离合,中间恨不得差三四秒。我开的话,熟悉的车,整个过程不超过0.5秒。手脚并用,离合踩到,手到,离合抬起,飞轮转速下降不太多,就结合到位了。但是,手动挡再熟练,也难达到双离合的速度,特别是降档。
车主二:
因为这种最省钱的方式,反而能得到最听话的变速箱。
这个变速箱才不止什么”雪地模式“,”经济模式“,”运动模式”这几种换挡方案,而是至少100种模式,还能靠脑波自由切换。不但能依据当前路况换挡,还能依据前方100米外的路况换档。别的要开始踩油门时才换档,这个在超车前就换好档了。
这个变速箱绝对不自作主张,不会在你操作升档前0.1秒给你升档,导致一口气升两档,也不会在你降档前0.1秒给你降一档导致你一口气降了两档。所以我一直觉得手自一体的手动模式没意思,因为你的操作在一些情况下会叠加,然后就很烦。尤其是那些什么9AT的车的手动模式,你要进2档还得减减减减减减减。。。自己都不记得操作了多少次,加上变速箱擅自给你叠加的操作,根本就不好玩。
车主三:
雷总说小米汽车有16亿种驾驶模式 我开手动挡,只要脚和脑子够无限细分,我可以给他开出理论上正无穷种驾驶模式 例如2000转30%油门0.7秒半联动模式就叫做2000307雪地模式(大污) 这几天看教主的节目,忽然感觉键盘打工人说的有句话很对,买手动挡的99%是因为穷,还有1%是钱多的 没地花的富哥。
车主四:
自动档和手动挡的鸿沟是如此之大,基本上开自动的人和开手动的人已经是两种生物了,互相之间基本不可能理解。根本上原因是自动档属于是温水煮青蛙,逐步地,潜移默化地把人变笨,直到最后整个观念已经完全被改造了。自动挡诞生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是给残疾人用的。05年左右自动挡开始普及,大大地缩短了人从新手成长为熟练工的时间,但是驾驶的细节却缺失了。有人可能觉得这是一种技术进步,其实并不是。因为自动挡传动效率更低,驾驶交互没有,价格更贵,自动挡能干的,手动都能干,而手动挡能干的东西,自动挡干不了。只开过手动挡的司机绝对可以开自动挡而只会自动挡的司机绝对开不了手动挡。什么是进步,学习简体中文但是能看懂繁体中文,学习成本更低,字数更简便,性能不下降,这是进步。硬要说,自动挡起步能比手动挡有点优势。因为没有了驾驶的细节,没有了人车之间机械的交流,所以人们对车辆的认知很差,马路杀手越来越多,所以安全系统做的越来越复杂,车辆越来越重,维护的成本越来越贵。自动挡不具备对车辆的掌控,你实际上只是在托管。
棍波的好处是可以控制转速扭矩,有些驾驶操纵的乐趣。无它,主要是以前开老式车的人习惯或开心,没啥乐趣的开车简直是浪费精力,无聊透顶。如果还有开过坦克的,讲乐趣那感受区别太大了,可以像疯子一样的飙车[呲牙笑]
大脑判断的反应,手脚听脑指挥的灵活性,都是自动挡无法比的,够了吧?
喝茶叶,喝白开水,都能补水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