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穷书生,帮屠户写春联,被王爷看到,十年后竟成了一品大员

蜀山史道 2024-10-25 17:32:0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清朝时期,有位穷书生,命运多舛。他无意中帮一位屠户写春联,却恰巧被路过的王爷看到。

谁能想到,这一瞬间竟为他的人生埋下了惊人的转机!十年后,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书生,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品大员。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机缘巧合,还是他凭借才华逆袭而上?这十年间,他又经历了什么?

一场“文字狱”毁了一个家族

康熙五十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字狱将方家打入深渊。翰林院编修戴名世的《南山集》引用了方观承曾祖父方孝标的《滇黔纪闻》。

这本记录南明历史的书籍触怒了康熙皇帝。方家虽未参与其事,却因这牵连遭受灭顶之灾。方观承的祖父方登峄和父亲方式济被流放黑龙江,家产被充公。

方孝标的尸骨被掘出鞭尸,化为灰烬。年幼的方观承和弟弟只能寄居南京清凉山寺,靠寺庙布施度日。

当时的文字狱牵连极广,一言一字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导火索。《滇黔纪闻》中记载的南明历史虽是实录,但在清廷看来却是"妖书"。

方孝标笔下细致记录了南明永历帝时期的军政大事,当中不乏对明军将士的褒扬之词。这些文字在太平盛世或许无伤大雅,但在康熙统一台湾、西南各地仍有明朝遗民活动的敏感时期,却被视为大逆不道。

戴名世引用此书时,更是添油加醋,将部分内容解读为对清朝的不满。一场文字狱就此爆发,株连九族的大清律例让方家遭受灭顶之灾。

当时年仅八岁的方观承亲眼目睹了祖父和父亲被带走的惨状,家仆四散奔逃,内眷无处安身。南京城内,昔日与方家交好的世家纷纷避之不及,唯恐受到牵连。

清凉山寺的主持慧心法师是方家旧识,冒着风险收留了这对幼小的兄弟。在寺庙的日子里,方观承常常站在山顶眺望北方,思念着被流放的至亲,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让他明白了人世无常的道理。

穷书生的生存之道

寒窗苦读十余载,方观承并未被生活的重压击垮。他带着弟弟离开寺庙,凭借满腹经纶在市井间谋生。

教书、写信、算账、测字,只要能挣钱的活计都干。他待人真诚,收费合理,做事认真,渐渐在南京城小有名气。

平日里,他还会抽空往返千里,探望在黑龙江的父祖。这段艰难岁月磨练了他的意志,也为他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南京城的市井生活中,方观承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生存智慧。他深知自己的罪臣之后身份敏感,因此在谋生时总是低调行事。他在秦淮河畔租了间不起眼的小屋,白天在各处奔波揽活,晚上则挑灯夜读,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了多赚些银钱,他学会了察言观色,对不同阶层的客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对富商大贾,他能谈古论今,写得一手漂亮的商业书信;对贩夫走卒,他又能写出通俗易懂的春联福字。

他还精通算盘,能为商户理清错综复杂的账目。最令人称道的是他的品性,曾有富商要重金请他做假账,被他婉言谢绝。

这些经历让他深入了解了各个阶层的疾苦,为日后从政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每年春节前后,他都会抓住农闲时节,踏上探亲之路。

一路上他见识了民间疾苦,也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他仕途上的贵人。

春联引来贵人缘

年关将至,一副春联改变了方观承的人生命运。一天傍晚,他为本地屠户写了副对联。字迹飘逸潇洒,内容寓意深远。

恰巧路过的平郡王福彭被这副对联吸引。福彭爱才如命,当即派人打听作者下落。得知方观承的才学后,立即将他招入府中做幕僚。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方观承找到了人生的贵人。

这副改变命运的春联写得颇有讲究。那是腊月二十三,街市上张灯结彩,一片节日气氛。当地最大的屠户王老六找到方观承,说是想要一副"与众不同"的春联。

方观承看着这位粗犷的汉子,灵机一动,写下"杀猪宰羊皆为口,诗书礼乐也关心"的上联,下联是"白案青盘原是善,烹饪调和总为人"。横批"乐善好施"。

这副春联既道出了屠户安身立命的本分,又褒扬其乐善好施的品德,更暗含了儒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深意。平郡王福彭恰巧路过王老六的铺子,被这副充满人文关怀的春联所打动。

他派随从仔细打听了春联的来历,得知作者竟是方家后人时,更是惊喜万分。原来福彭年轻时曾受教于方孝标的门生,对方家的才学早有耳闻。

他认为方观承能在逆境中保持如此高尚的襟怀,实在难能可贵。于是破格收他入府,委以机要之事。

从七品小官到封疆大吏

雍正十一年,机会再次眷顾方观承。平郡王福彭被任命为定边大将军,出征准噶尔。福彭趁机向朝廷推荐方观承。雍正皇帝破格任命这位32岁的罪臣之后为内阁中书。从此,方观承开启了火箭般的升迁之路。

他先后担任军机章京、吏部郎中、直隶清河道、直隶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浙江巡抚。短短十二年间,他从七品芝麻官升至一品封疆大吏,成为直隶总督。

方观承的仕途升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内阁中书任上,他就遭到同僚的明枪暗箭。有人翻出他家的文字狱案底,弹劾他"心怀不轨";也有人诬陷他与江南士绅勾结,中饱私囊。

面对这些攻击,方观承始终沉着应对,用政绩说话。他在军机处任职期间,参与起草了多份重要奏折,条理清晰,深得雍正赏识。

担任吏部郎中时,他力主改革吏部选官制度,严把任用关,堵住了不少关节门路。在直隶清河道任上,他大刀阔斧整治河道贪污,将几个侵占河工银两的大贪苛责问罪。

这些作为虽然得罪了不少人,却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雍正皇帝多次在朝堂上为他辩护,称赞他"心系国事,不畏强权"。

乾隆即位后,更是对他委以重任,让他主持河道治理大计。方观承抓住这些机会,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政治主张,逐渐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

百姓口中的"活菩萨"

方观承在直隶总督任上一干就是二十年。他倾注大量心血治理水患,成为当时最懂治水的官员。他疏通河道,修筑堤坝,解决了许多地区多年的水患。

在浙江任上,他勘察海塘,开垦良田三十五万亩,分给贫民耕种。在直隶期间,他改造永定河水道,化解水患威胁。

他心系百姓,勤政廉政,被民众亲切地称为"活菩萨"。即便权倾朝野的和珅见了他也要礼让三分。

在治水方面,方观承独树一帜。他不满足于传统的"堵"字诀,而是提出"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治水方略。

他深入实地考察,发现很多水患都是因为前人一味筑堤堵水导致的。于是他大胆改革,在上游开辟分洪道,让洪水分流入海;在中游建设水库,调节水量;在下游疏通支流,增加泄洪能力。

这些措施初时遭到不少非议,有人说他"劳民伤财",有人说他"狂妄自大"。但方观承并不为所动,坚持己见。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这些工程开始发挥效果,曾经年年遭受水患的地区变成了风调雨顺的鱼米之乡。

在治理民生方面,他更是别出心裁。他创办义仓,平抑粮价;设立善堂,救助孤寡;兴办学堂,培养人才。

每到灾年,他总是带头捐俸救灾,并严惩趁机抬价的奸商。这些举措让他赢得了百姓的真心爱戴。即便在他离任多年后,百姓们还是会在他的生日这天,自发地到土地庙里给他上香祈福。

《——【·结语·】——》

方观承从罪臣之后到一品大员,从落魄书生到民心所向的清官。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命运终究会眷顾那些永不言弃的人。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即便身处逆境,只要保持初心,终有重见天日之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清史稿》

0 阅读:15

蜀山史道

简介: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