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喜欢磕CP?因为爱吃糖吗?

观察与思考 2024-02-11 02:21:11

看电视差点看出了糖尿病。这几年我发现国内文娱行业,不管是影视剧还是综艺,戏里还是戏外,明星还是网红,娱乐圈的每个人都像是炒CP的工具,作品更像是是为了让作品里的人组 CP 而存在的。如今的娱乐圈弥漫着一股炒CP的焦糊味,炒CP成了这个行业的财富密码,磕CP也成了新时代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不得不承认,这种 CP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视行业的内容生产,尤其是在电视剧领域。这些内容是 CP 党的糖,却可能是文娱产业的毒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娱乐圈热衷炒 CP 。

CP 是什么?是奶茶里让你欲罢不能的糖,是热恋时深夜醉人的酒,是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一句话,在当下国内的语境中,万物皆可CP。特朗普和拜登能组CP,伏地魔和林黛玉也能组CP。只有你想不到,没有 CP 粉磕不到。 这种现象在国产剧里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国内的电视剧动辄 五六七八十集的超长容量,能够给予 CP 粉们充分的找糖空间。也正因如此,资本方、制作方就会源源不断地造糖,从而造成了当下电视剧领域疯狂且持续的 ”CP文化“现象。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电视剧,不管你是主角还是配角,是双男主、双女主还是大男主、大女主。或者是群像戏,上到王公贵族、霸道总裁,下到丫鬟侍卫、职场小白,你都可以拥有自己的 CP 线,而且不限剧情,不限男男女女, CP 有没有,全凭想象力。

让剧中的角色们各自组 CP 已经成了一部电视剧快速出圈的营销方式,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的流量和话题讨论热度,甚至成了一部老剧在社交平台上二次翻红以至冲上热搜的法宝。像我小时候看过的《仙剑奇侠传》,谁能想到还有人在真情实感的磕李逍遥和酒剑仙的CP。还有《士兵突击》,当年看剧的时候我天真的以为剧里的都是兄弟情、战友情,直到前两天我才知道,这个剧里的 CP 竟然有 24 对之多,我身边就有人磕许三多和史今的CP。就连悬疑剧《隐秘的角落》都有张东升和朱朝阳这样奇怪的CP组合,真是一口老血……

一些本就是打着甜宠剧标签的撒起糖来,那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天天吻,处处吻,如果不是有审查限制,可能到处都是马赛克。但要论起当年炒CP的主阵地,还得看耽改剧,毕竟已经有许多红利在前。正是因为耽改市场潜力巨大,在当年的电视剧行业,围绕着耽改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很多剧从立项开始到内容创作,遵循的就是 CP 中心论,先有 CP 再有故事才是创作逻辑。一切人物角色的性格塑造,所有的戏剧冲突、剧情推动都围绕着能不能促成 CP 来展开。甚至很多剧都是先确定了两个男演员的人选,再根据演员的特质去调整剧情,以便更合理地生产出更多的糖。(不过2022年,耽改剧已经被全面叫停,80多部筹备中的剧已经无法上映)

很多 CP 粉们所热衷的片场花絮、路透、同框采访,你看着以为是抓拍的,其实从一开始都是团队的精心策划,甚至让很多 CP 粉们津津乐道的同款穿搭等蛛丝马迹,可能都是刻意而为之,你陷得有多深,他们的情就有多假。某种程度上正是磕CP的现象的火热助长了饭圈文化的发展。对于粉丝们来说,磕 CP 不仅能够满足自我情感的想象和投射,获得一种替代感,更重要的是通过打榜、投票、写同人文、剪辑二创等方式掌握了追星的主动权。

移动互联网时代,粉丝们有着更为迅捷的方式,把超话、某红书等作为聚集地,去不断创作各类文本和视频,以获得一种参与感以及粉丝群体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群粉丝庞大的消费力,正是炒 CP 背后的商机所在。不然你以为为什么那么多男明星愿意下海,哪怕是已婚的,都要来凑个热闹卖个腐呢?君不见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流量明星如流星。但哪怕只做了几个月的顶流,那也能有二三十家的代言傍身和后续源源不断的资源找上门。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足够让大多数人前赴后继。也正因为如此,从上游的内容生产环节到下游的宣传营销策略,从创作者到消费者,围绕着CP,已经形成了一套可运行的商业逻辑,所有人都在享受着炒 CP 带来的红利。

但是,在这种 CP 文化盛行的大环境影响下,我们的审美标准和评价体系也正在被悄然改变着。把时间往回倒带 20 年,那时候的电视剧,能够称得上好剧标杆的,是年代剧《大宅门》、是历史剧《康熙王朝》、是反腐剧《黑洞》、是穿越剧《寻秦记》。还比如《上错花轿嫁对郎》、《铁齿铜牙纪晓岚》、《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等等。他们之所以好,关键点一定是人物形象足够丰满、立体、不脸谱化、不符号化。如陈宝国演的白景琦,他张扬跋扈,一派纨绔子弟的作风,但同时他也有民族大义,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荧幕形象。

而现在因为大家都在炒CP,大大拉低了人们对于一部剧的评判标准。但凡一部剧评价还不错(尤其指糖分含量高的剧),是因为它的角色塑造出色?因为剧情精彩?因为逻辑自洽?因为细节刻画入木三分?都不是,大家评价的出发点是剧里的 CP 配不配,男主角苏不苏,女主角美不美,剧情甜不甜。他们经常或慢放或暂停,一帧一帧地看,都只是为了找糖,并不是想要回味内容,糖给够了,那这部剧就不会差。这种以磕 CP 为出发点的评判标准,还影响了一些经典剧集。重看老剧,翻翻评论,哪怕是像《大明王朝 1566》 这样豆瓣高达 9.7 分正的不能再正的神剧,都有人在磕CP……那还能怎么办呢?权当娱乐那还好,认真可就输了。

最后,炒CP的这股热潮一定还会持续。当然了,我必须得说,想吃糖想磕 CP 从来都不是粉丝的错,就像大家都爱喝可口可乐,那也不是消费者的错,错在于食品加工厂,在于资本,他们会隐瞒消费者,他们不会让你知道一直在往里面加糖,目的就是想让你上瘾,直到你有一天发觉,早已经戒不掉了。在投资领域,这些合法可控的上瘾经济才是最具利润的,糖就是最安全的上瘾食品。

对于影视剧内容创作来说,生产工业糖精,可比费尽心思去写戏剧冲突简单多了。投资成本可控、风险可控,创作周期短、一本万利的生意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别忘了,大家想吃的是精美的甜品,而不是一盘糖精。在甜品之外,我们更需要各种营养的正餐。但是在当下,显然我们没有更多的权利,尤其是男性观众,放眼望去,满屏都是甜宠,还能看什么呢?只能在深夜默默打开那些经典老剧,一个人对着屏幕,嗑着瓜子,喝着小酒,像一条孤独的老狗……

你有磕过哪对CP吗?欢迎来留言讨论。

4 阅读:11

观察与思考

简介: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