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堵住了美国的后路?

大渔的江湖 2024-09-28 23:14:04

金融战,因美元的先发优势,在当下的竞赛中,确实显得我国守势居多,但切换到制造业,攻守易形,又成了常态!

近日,美国一个年轻议员在听证会上,一脸严肃的询问英特尔高管,我国是否存在“强迫劳动”,英特尔高管则神情淡然的表示,他会谴责“强迫劳动”,但他不是专家,无法判断我国是否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议员听到这不符合“预期”的回答,一声叹息,一抹额头,十分泄气的表示,我无法相信,“你既然坐到这里,为什么还不愿意这么做”!

这里也给翻译一下,“强迫劳动”本质上又是一个话术,表面上,好像是打着为我国劳动者着想的旗号,但我国是一个正在进行产业升级的后发国,全球经济又正处在大周期的末尾,如果此时听从了美国的“建议”,我们在中高端制造业上投入的时间会削减,生产周期会延长,对美西方优势产品的冲击会减少,此消彼涨之下,美西方会迎来喘息之机!

其次,按照之前棉花的例子,污名化一旦成功,必然成为美国打击我国制造业的一个“标准话术”,东大为什么能生产那么多商品,为什么又那么便宜,必然是用了一系列的手段强迫工人生产,所以美西方,都要联合起来,抵制这种不人道,后续只要有了些效果,想必,美西方必定会依葫芦画瓢,大量复制这个过程!

考虑到这些商品多数要用于出口,国内的内循环还没有打通,短期内,产业工人的收入,消费,会受到影响,长期看,错过这次机会,老龄化一旦彻底形成,无疑是开支加大,收入减少,到了这一阶段,说啥都没用了!

这里也说个题外话,作为一个后发国,需求本就十分孱弱,所以在当今这个世界,想要完成原始积累,多数是依靠多出口,但产业链向来是金字塔模式,越是低端的产业竞争对手越多,不通过规模优势将价格降下来,在一个规划好的国际市场,别人凭什么要放弃原有的卖家而选择你?

所以在没有富裕到一定程度,即便很难受,卷依旧是大家难以回避的问题,当然了,有些人依旧会有疑惑,低端的时候,我们卷,不是不能理解,新能源我国明明有很大的优势,为什么依旧卷成这样?

一则任何一件商品,只有充分竞争的时候,技术的路线才会多样性,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二则,尽可能通过价格优势来占领市场,为后续的定价权和技术迭代铺路,三则,在没有取得绝对性优势之前,要以绝对的成本优势,让大量的企业无法轻易的转移出去!

回归正题,既然污名化对美国这么有利,英特尔高管为什么却要“反对”,只是说,国运来的时候,以往一个“错误”的决定,反而是今天成功的关键!

以前说我国的产业链,总是以全产业链著称,听起来是很自豪,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巴统组织”,和“瓦森纳协议”长期封锁,导致我国不得不将本就不多的资源,分散到各种基础生产,这种资源稀缺下,带有垄断式的“自给自足”,实在没什么质量和效率!

直至我国参与到全球贸易,这些原本堪称负担,只具备基础工业化的产业链,再接触到美西方的技术,经济,以及最大需求后,无数的商品进入了深度迭代,无数的工人加入生产,整个产业链,从基础的组装和营销,到中游的设备,零部件,供应链管理,再到上游的能源和原材料,都出现跨越式发展,而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直接导致我国成为了美西方口中的“产业黑洞”!

这一点,也是美西方如今痛苦的根源,后发国在一穷二白的初级阶段,借用外国的力量发展经济,本质是一场赌局,以美西方为代表的工业国,愿意将一些没什么利润的老旧产业转移到后发国,一是为了借助后发国的相对优势,获取源源不断的廉价商品,二是为了扩充货币的流通,借助他们的产业链,向他们出口,必然也要接纳他们的货币,三是等到后发国发展到一定阶段,试图升级产业结构之时,就可通金融和贸易的特权,一次性将其数十年的积累,一割而空!

1997年的东南亚,便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美西方的产业链转移和美元的扩张,从来都是一块有毒的蛋糕,吃下去,却消化不了,就拿命来还,能消化的动,能够跳出这个坑,自然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很多人对美元潮汐的理解,多少有一些表面化,美西方收割他国的资产,贪婪是有的,但从制度的角度,这是美元保持货币霸权的必经之路!

如今这个年代,举债刺激经济已经是许多国家的共识,但举债是有极限的,当债务多到一定程度,市场就会很担心,不知道哪一天,金融泡沫会膨胀到,突然连利息都还不起。

这一点呢,美西方也很清楚,所以一直以来的收割,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实物资产,抑制过度膨胀的金融资产,换言之,只要实物资产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不仅可以抵消金融泡沫,还可以进一步打开举债的上限。

所以美西方为什么和我们的矛盾,几乎没有一丝缓和的迹象,就是因为咱们的发展,让他们的好日子,变得不在那么美好!

往上,芯片和汽车这两个价值数万亿的产业链,已经被我们打开了局面,美西方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科技革命,等到被我们追上,所有的高端制造业,都会被庞大的产能彻底摧垮!

往下,中低端的产业链,生产成本之低,足以让很多后发国望而却步,即使美西方通过需求,意图再次完成产业链迁移,友岸外包也已经变成了阳澄湖大闸蟹!

这里也多说一句,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到底行不行,最简单的一点,是要看进出口贸易差,只有从全球赚到实实在在的银子,维持着技术迭代,才可以说有了立足的底气!

就拿被吹上天的印度制造业,2023年中印全年贸易额度1362亿,我国对印度出口1190亿美元,印度对我国出口170亿美元,两国的贸易顺差约为1020亿美元,制造业的差距十分之明显!

之前印度借着从我国这哄骗了一些手机组装的业务,制造业好像有了些起色,但贸易顺差直接将他的底裤,扒了个干净,而且吃亏上当就这么一次,近期我国已经向各大车企,提出了强烈建议,不要去印度建厂!

说来自打我国逆转了对日韩的贸易顺差,日韩的焦虑是一览无余,因此判断印度什么时候强大,只需要看两国的顺差,什么时候急速减少,才是最真实的答案!

现在回到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英特尔高管宁愿违背美国议员的意愿,因为他没有选择,依托于全球贸易,依托于干中学,我国的产业从低端到高端,几乎都已完全镶嵌到全球经济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科技,都无法完全绕开我国的产业链!

即便是想另起炉灶,这中间需要的时间,需要的成本,已经无法计量,所以不论美国议员如何气恼,无法“离开”我国,已是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说起来我国制造业,能够发展到今天,美国绝对是首要功臣!

如果不是美国搞出了“巴统组织”,和“瓦森纳协议”,我国不可能在资源最稀缺的时候,去搞什么全产业链,也就没了在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今天,将触角蔓延到每一个细分赛道!

如果不是美国步步紧逼,试图通过需求来拿捏我国,我国的体制优势又如何通过全产业链,将制造海啸投放全球,搞得美国一众盟友,叫苦不迭!

如果不是美国引爆了俄乌冲突,让欧洲的制造成本剧增,他又怎会对美国“三心二意”,迟迟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给了我国套利的机会!

可以说,站在全球的角度,我国的制造业已是彻彻底底的大而不能倒,是和美国竞争的最大底牌,如果未来没有科技革命,依托于制造业的不断迭代,总归可以混一碗吃,如果爆发了科技革命,往前一步, 引领全球经济,国运大兴一甲子,往后一步,被美国领先,亦可以迅速的将其应用化,让全球利益再分配,如果出现了最糟糕的S3,以我国的产能海啸,再结合,俄国,非洲,拉美,东南亚,所提供的资源,没什么事是解决不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以美国如今的拉胯产能,在不动用核武的基础上,面对我们的工业海啸是必输无疑,但我们要考虑的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输赢,而是要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胜利,不要忘了美国就是捡了一战和二战的桃子,才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

1 阅读:38

大渔的江湖

简介:说一说政策股市,扒一扒历史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