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刚对中国指手画脚,意总理就要访华,如果是来立规矩,不如不来

胡麒牧观世界 2024-06-18 11:11:40

在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结束后不久,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就宣布:意大利政府已经开始为访华做准备了,具体时间还没定,预计不出几周就会敲定。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梅洛尼强调,“‘印太地区’的问题,和经济安全问题都非常关键,但她同时想和中国表明:意大利始终敞开,对华交流的大门,但前提是两国企业之间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此次G7领导人峰会开了三天,第一天谈完俄乌冲突的相关议题后,第二天就轮到了中国。他们重点讨论了中国的经贸问题,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存在“不正当竞争”。峰会结束后,G7在联合公报中说,希望和中国建立“稳定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在多个国际问题上继续和中国合作,他们还承认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不过,联合公报中“中国”一词频频出现,次数接近30次。此外,在美国的推动下,联合公报对中国发出了许多不实之词,在“产能过剩”、“经济胁迫”等问题上,对中国进行了毫无根据的指责,再一次暴露了G7这一“小圈子”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老毛病。

早在峰会开始前,意大利作为主席国,就表现得信心满满,梅洛尼当时满怀信心地表示,“这次峰会将会取得实质性成果”。结果呢?这次峰会还是老样子,雷声大雨点小,口气大成果少,没有在处理全球重大问题上,取得任何突破,仅仅是场面话连篇。有美媒甚至戏称,这次G7峰会不过是一场形式大于内容的“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美国总统拜登(右)

去年12月,意大利退出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但不久后,意大利又显示出与中国加强关系的意愿,梅洛尼此前公开表示“中意两国的关系非常亲密”。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是意大利商品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中意之间的贸易额,高达717亿美元左右。意大利向中国的出口额,也创下了近20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意大利制造产品的重要市场,从葡萄酒到豪华汽车,中国消费者对意大利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今年3月,意大利驻华大使还透露,“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梅洛尼,都计划在今年内访问中国”。要知道,今年对中意两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二十周年,还适逢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这样的历史节点,无疑为两国关系增添了更多的话题和机遇。

反观G7的全球影响力,已是今非昔比。现在的G7国家,在全球经济产出和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仅有四分之一,而人口占比不足世界的十分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的代表,正在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构建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G7国家的内部分歧却不断加剧,这一“小集体”已经无法代表全球的利益诉求了。尽管在美国的压力下,G7可能表面上能够“用一个声音说话”,但要实现真正的步调一致,却是难上加难。

历史已经证明,组建“小集体”,到处拉帮结派,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成为阻碍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大问题。G7国家应该早日摆脱旧有心态,停止随意指责中国的行为,更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能够正视自身发展的不足,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本国,乃至全球人民的利益上。

虽然意大利这次选择将峰会地点,设在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亚地区,这一地区历史上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意大利这么做,显示了对于多边主义的重视,但如何在现实中走好这条路,才是真正的挑战。

0 阅读:0

胡麒牧观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