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来做什么?

数见天下世界闻 2024-04-24 19:56:58

其实大家对他不待见。

可不管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他就在那里,还很长时间是那个满世界收保护费的。比如你邻居生活不讲究,你看不惯他不讲公德的行为很多,可都上不了法律层面,你能咋办?

搬家?个人或许咬牙可以做得到。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地球就这么大,能搬走吗?朋友我们打交道,恶霸我们也得打交道才是现实。甚至个人生活中,其实也是如此。如社会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咬牙忍着,与恶邻打交道。

这一次布林肯来,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一是措辞变化。

很多人都注意到的,这次布林肯访华措辞从过去的“商定”,变成了“邀请”。也就是说这次布林肯想来,我们不仅答应还给面子发出了邀请函,说明我们依然有着诚意和美方谈的。

二是斗争方式有变化。

近些年美国人有些怪癖,或者说整个西方都有这种倾向,在事情还没谈成没办成,先到处嚷嚷怎么样怎么样了。这让习惯多做少说的我们,多少有些不习惯,也有些被动。

这一次布林肯来之前,就是如此,多个场合不断放出自身目标的消息,并为此提前虚空造牌。梳理下主要有3个:

一是要求中方不要在520赖清德就职典礼期间采取所谓“挑衅”行动,并以此一点向中方施压,称美国将采取包括军事措施在内的行动。

二是警告中国停止对俄提供所谓军工支持,否则面临美国的“惩罚措施”。就在今天,媒体上再次传来美国准备制裁中国部分银行从业者,甚至将部分银行踢出SWIFT的消息。

三是威胁中国不要买伊朗的石油,否则金融经济制裁。

这次我们改变一些做法,提前公布了准备与布林肯谈的5大目标:树立正确认知、加强对话、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

看上去比较宽泛是套话,可实际上大白话说出来也很直白:不要误判、保持沟通、别对立,尽量合作,毕竟大家都是有责任的大国,真掀桌子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从布林肯提前透露的目标,以及我们的公开回应来看,其实彼此都对对方没有太多“幻想”。

美国3大目标,分别触及中国主权、发展和安全核心权益,哪一个都没有谈判的空间。正如有部分网友说的那样:这是美国在命令中国制裁中国自己,中国怎么可能拿这个交易?

特别是耶伦离开后,10天之内几乎对中国展开疾风骤雨般的进攻。抛开“中国产能过剩论”不谈,美国众议院先后通过了:《伊朗-中国能源制裁法》准备制裁参与从伊朗购买石油的中国金融机构;《无限制法案》准备对参与俄罗斯贸易的公司实施全面封锁制裁;钢铝征收高额关税并威胁对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重税;301调查中国海运、物流和船舶制造业;向荷兰、日本施压禁止提供半导体产品及售后服务(即维修服务);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进一步军事层面松绑日本等。

不难看出,双方互信基础极其薄弱。因此布林肯来,我们更多的是尽地主之谊,听听美国人的说法,开诚布公把话讲开。至于解决什么结构型战略问题,就算美国有清醒人士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也不能是今年能够谈的事。

更别说本来就缺乏政治基础。4月20日3大对外支援法案,乌克兰、以色列、台湾岛支持票从低到高分别是:311、366、385。不难看出反中是两党共识,真不是说说而已。

去年底到现在,特朗普2019年表彰的那位名叫大卫贝拉维亚,口吐狂言的美陆军军官再次火了起来。他在接受特朗普授勋后发表讲话称:伊朗、俄罗斯、中国、恐怖组织,如果你们胆敢挑衅美国,那我向你们保证,你们的孩子,将被别人抚养。

这种极端的言论,不是个别现象。包括儿童教育节目、好莱坞电影和公众知名人物访谈,美国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灌输这类敌视中国的言论。这也是近日上映的美国电影《内战》,导演编剧设计情节里有毫不犹豫地枪杀华裔无辜路人的大背景。

因此,对于布林肯来访,别期待什么。整军备战,按照自己的节奏准备迎接终局时刻来临的惊涛骇浪才是正事。

当然对此也别过于紧张。近期有不少人梳理过2个数据:

一是美元计价的GDP。

2021年中国是美国75%;

2022年中国是美国71%;

2023年中国是美国65%。

二是发电量。

2021年中国是美国1.98倍;

2022年中国是美国2.07倍;

2023年中国是美国2.14倍。

这个世界终究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终局的对抗最后都会归结为能量!

1 阅读:13

数见天下世界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