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党中央准备为那些曾在革命时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开国功臣们进行授衔。
这可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次进行授衔,因此上上下下对这次授衔都非常重视。
毛主席在审阅授衔名单时,看得非常仔细,当他看到“张际春”的名字时,一笔给划掉了,并表示此人不能授衔。
张际春那可是曾为党和国家立下过赫赫战功,而且还是二野的“三号人物”,毛主席为什么不允许他授衔呢?
在毛主席的引导培养下 成长为优秀的政工领导1900年,张际春出生于湖南宜章县,他在湖南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因聆听过毛主席的演讲,深受影响,积极投身到党组织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8年1月,他选择投笔从戎,参加湘南起义,之后跟随起义队伍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队伍会合在一起。
朱、毛两支队伍合编为红四军后,张际春被安排到部队中做整政治工作。
他为了将工作做好,经常深入到战士们中间,与战士们谈心,耐心、细致向战士们宣传党的政策,有效增强了战士们对革命的坚定决心,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毛主席对表现出色的张际春越来越欣赏,1930年8月,将他推荐到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处担任处长一职。
为了进一步的培养他,毛主席在不久后,又将张际春安排到四个红军师担任师政委,同时兼任政治部主任,目的是要在实战中锻炼他的政治工作能力。
张际春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在部队表现的非常出色,工作能力得到的众人的高度认可,1932年12月,他被调到了红一军团政治部的宣传部任部长。
张际春在任宣传部长期间,主办了《战士报》,将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思想很好的传递给了战士们,同时鼓舞了官兵士气,增强了毛主席在官兵心目中的威望。
由于张际春深受毛主席器重,因此在毛主席受到“左倾”路线拥护者们排挤的时候,他也受到排斥和打击,后来被调到红五军团政治部任宣传部部长,1935年,张际春又被调到红军大学,任政治部主任教员。
反对张国焘南下 支持党中央毛主席北上抗日张际春在红军大学工作期间,正逢张国焘带领红四军南下,并准备脱离党中央,自立门户成立第二中央。
当时很多同志不明真相,受到张国焘的蒙蔽,相信了他的鬼话,真以为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抗日是“逃跑行为”,还编了一首《红军南下行》的歌曲,污蔑党中央和毛主席、周总理等领领导人。
张际春听到红军大学的学员们也在唱这首歌,他严肃的进行了制止,劝阻大家不要再唱这种分裂党和红军的歌曲,随后他又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的方式,让大家真正理解了党中央毛主席北上抗日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后来,张国焘被迫停止南下,重新北上去追赶中央红军,在北上途中,红军大学的粮食紧缺,部队只好边行军边想办法筹粮。
但在少数民族中开展群众工作,难度相当大,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误会,因此,张际春多次将指战员们召集起来,让他们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大家一起商讨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和制定筹集粮草的具体方案,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另外,张际春还特别强调,一定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和生活习惯。
张际春挑选了一些政治观念强的官兵,成立了一支筹粮队。
筹粮队跟随先头部队先行,冲破敌人一道道封锁线,前往少数民族区域去为部队筹集粮草。
筹粮队的官兵们按照张际春的叮嘱,并耐心宣传讲解我党的政策,最后成功筹集到了一些粮食。
但因为雪山、草地人烟稀少,筹集到的粮食只能补充部队的部分粮食供给,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筹粮队能做到这样,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在“南下”和二次“北上”的过程中,张际春始终旗帜鲜明的站在朱德、刘伯承这边,与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进行顽强的斗争。
另外,他还通过鼓励动红大学员办墙报、办校刊的方式,让大家学习军事、政治、文化,大大提高了学员们的军政素质,为我党培养出不少的优秀的红军干部。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合在了一起,随后红军大学与中央红军创办的抗日红军大学合并,后来改称为抗大。
大家心目中的“老妈妈” 刘邓的得力助手张际春在抗大进修了一段时间后,被任命为抗大附设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
在抗大任政治部主任期间,张际春对学员们政治上、工作上的进步非常的关心,他经常找大家谈心,他没有一点大干部的架子,非常和蔼可亲,因此大家都愿意接近他,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讲给他听,大家亲切的喊他为“老妈妈”。
张际春所住的窑洞,成为了年轻人的聚点,这些年轻人非常喜欢围拢在这个慈祥的“老妈妈”身边,听他给大家讲革命故事,讲革命道理。
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张际春教会了大家很多课本上都学不到的东西,,明白了不少革命道理,大家的革命信念也更加的坚定。
张际春不光只用嘴讲,他还处处以身作则,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在劳动中,他都起到了带头作用,亲自带领着大家一起干,在生活上,他也从不搞特殊化。
有一次,他同大家一块儿吃饭时,发现自己的菜汤表层漂浮的油花,比其他人多了些,于是他便端着那碗菜汤来到伙房询问炊事员。
原来是炊事员看到他经常为了工作废寝忘食,营养跟不上去,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所以在给他盛汤时特意将浮在汤表层的油花多给他盛了些。
张际春在弄明白怎么回事后,哈哈笑着对炊事员说道:“现在大家的油水本来就不多,我不能再揩大家的油啊!”他幽默风趣的话语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逗笑了。
抗战胜利后,张际春被调往晋冀鲁豫军区及野战军,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之后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张际春一直在刘邓二位首长的领导下工作,他在参与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战略决策的同时,将部队的政治工作做的也非常出色,帮助刘邓解决了不少难题,刘邓称赞他为不可多得的得力助手。
1947年11月,秋季彻底褪去,冬季开始登场,晋冀鲁豫野战军转战来到了鄂皖边。可此时刘邓大军的十万官兵还穿的是单衣,冬装还没有着落。
面对这种情况,爱兵如子的刘邓二位首长,心中很是着急,几位领导人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商议时,张际春提了个建议,他说:“咱们的战士中各行各业的能手很多,不如大家一块儿动手来做棉衣。”
刘邓二位首长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于是立即给后勤部门下了一道指令,将队伍中会弹棉花、浆染、裁缝衣服的人挑选出来,以他们为技术骨干,在班、排中组建裁缝铺、被服厂,全军自己动手解决棉衣的问题。
在全军开始行动时,张际春着重叮嘱后勤负责同志,在采购原料时,要特别注意工商业政策,即使是地主大财主的店铺,该多少钱就付多少钱。
就这样,刘邓大军中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制棉衣的行动,一个个小作坊中大家忙得是不亦乐乎。
大概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全军指战员都穿上了崭新的棉衣。
毛主席审授衔名单,一笔划掉了张际春的名字1949年1月,刘邓大军进行重新整编后,改为第二野战军,张际春的职位未变,仍是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二野的三号人物。
随后他参加了渡江战役,在南京即将解放,他教育接管人员,一定不要骄傲、不能被腐蚀,并苦口婆心的用李自成、洪秀全农民起义的教训对大家进行告诫。
全国解放后,张际春被安排到西南军区任要职,协助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稳定了西南地区的局势,同时为加强西南地区军队和地方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54年,正在为建设大西南忙碌的张际春被调到了北京,进入中央宣传部任职。
当时,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在交谈中,张际春谦虚的表示,自己一直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不熟悉地方上的宣传工作,怕自己做不好,辜负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
毛主席笑着鼓励道:“就是因为你在部队的政治工作做的好,所以才想让你把自己的好经验,运用到地方宣传工作中的嘛!”
1955年,我军大授衔时,按照张际春的曾担任的职务、资历和革命贡献,他与粟裕、张云逸、陈赓等,都是差不多级别的,所以将他列入了大将名单。
授衔名单拟好后,被呈送给毛主席进行审阅。
毛主席审阅的非常认真,当他看到大将名单中张际春的名字时,拿起笔不假思索的就给划掉了,随后对评衔的工作人员说道:“此人不参加授衔!”
张际春被从授衔名单中划掉,那可不是因为他犯了什么错误,而是因为在授衔之前,被中央调到了宣传部工作,已经脱下军装转入到地方,按照当时军委的规定,已经离开军队的干部不参加授衔。
当年在调他离开部队转入宣传系统时,周总理曾专门征求过他的意见,问他愿意不愿意离开部队转入地方。
张际春表示自己一切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因此,大授衔时,张际春没被授予军衔,他自己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并不感到突然。
在之后的岁月里,张际春将全部精力,用到了地方宣传工作和文教工作上,为改革我国的教育和扫除文盲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不幸的是在特殊时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1968年,张际春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