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这4个姓氏之一,绝非一般人,而是楚国王室后裔!

大球卷史风 2024-05-29 19:10:51

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算,楚国国祚延绵五百多年,雄踞中国中国南方,是当时唯一能持续与齐国、晋国、秦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

根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楚国刚成立时的时候,方圆不过五十里。此后,历经数十代帝王的开疆拓土,国土面积一度高达1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万,实现了从青铜到王者的成功逆袭。

楚国本有统一中国的实力,可惜变法不如秦国彻底,加上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又出了几位资质平庸的君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战国末期,秦国发尽全国之兵,苦战数年,才将楚国故地纳入版图,实现华夏一统。

楚国亡时,楚王负刍被俘虏,生死不明,大概率难逃一死。再之后,昌平君熊启在淮南被拥为楚王,继续反抗秦国,引来王翦、蒙武率秦军来攻,昌平君兵败身亡。那么,楚国灭亡之后,王室还有后裔存活下来吗?

实际上,楚国王室无论是直系后裔,还是旁系,都有不少。可以说,后来人但凡姓熊、芈、米、弭,大概率都是楚国王室后人。

这里先简单说下楚国的起源,楚国是芈姓季连部落的后裔。芈姓季连以前的世系是:颛顼—称—卷章—重黎-祝融-陆终。楚国差不多每一个国王都要在名字的前面加上一个熊字。

楚国从穴熊到楚考烈王熊元为止,共有46个国王,以熊为名的有29个,前后绵延了大约一千多年。从此以后,楚人的后裔中有好多就以熊为姓了。

楚国为秦所灭后,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躲避秦国的搜捕,在乡间地方隐居,以牧羊为生。在汉朝,熊姓人口从湖北、湖南、江西逐渐向北迁徙,到唐宋时期,熊姓人口逐渐在江南、湖北之江陵、江西之南昌一带壮大起来,并陆续有人入朝做官。

到清朝,熊姓已散居全国各地,近代亦有熊姓人口渡海赴台,进而迁居海外。如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原名熊耀华,祖籍就在今天的江西南昌。

如今,熊姓人口的分布以湖北、江西、四川、湖南等省为最,占全国熊姓人口的近七成。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熊姓是当今中国排行前一百以内的大姓,总人口超过了400万。

芈这个稀有姓也是出自楚国王室,据史书记载,季连的父亲陆终娶鬼方氏后,季连的后人就跟随母亲的姓“芈”。再之后,季连的后人熊绎被周天子封为楚王。因此,“芈”是楚国祖先的大姓,楚国国王以芈为姓,以熊为氏,凡楚王族的后裔(如屈原、子兰等),皆以芈为姓。

战国以后,人们往往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不再做明显分别。芈姓后来形成了很多其他的姓氏,形成了后来的荆楚十八姓,即:伍氏、屈氏、项氏、蓝氏、麻氏、钟氏、左氏、靳氏、景氏、鄂氏、卓氏、能氏、庄氏、慎(真)氏、敖氏、荆氏、红氏、上官氏等。

荆楚十八姓之后又再衍生单姓143个,衍生复姓112个,合计255个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说的就是这么个情况。

“芈”姓后人虽然遍布大江南北,但“芈”这个姓氏却是继续保存了下来,人数较少,全国不足5000人。还有有一部分芈姓后人因避难而改姓为“米”,以示与芈姓的分离;而另一些人则因音变而改姓为“弭”,取其音近于“米”。

弭姓全国人口约6000左右,非常稀少。另一个姓氏“米”,全国有人口40多万。秦岭淮河以北的米姓人口多为昭武九姓后裔,皮肤较白,身体毛发浓密,胡须微黄,带有中亚人的相貌痕迹。只有南方一带的米姓人口才更接近是“芈”姓后人!

0 阅读:133

大球卷史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