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到处都是消费刺客的年代里,一个人想吃点儿啥实在太难了!
出门遛个弯儿,不仅会被平价冷冻区里的雪糕刺客一顿痛击,打得你毫无还手之力。
走进街边小店,还经常被潜伏在角落里的零食刺客,提醒着看不清价格标签是什么含义。
即便靠近商场无人光顾的零食柜台,也手足无措,不敢乱拿。
生怕一铲子下去,不经意间上演一出,掏钱时轻则情侣分手、重则父子反目,窘迫又尴尬的大冤种悲剧。
再仔细一看,话梅1600元一斤……
哦,原来这意思就是,你的脸跟你的钱,总有一个要交代在商场里?
零食刺客的十八般武艺
跟零食刺客狭路相逢,没几个人能活着走下称重台。
买蜜饯时,不管跟服务员声明多少次“少装点少装点”,还是无法控制对方,哆哆嗦嗦往袋子里倒的大动作。
在网红零食区,指不定是摆了多长时间的东西,也得承受一小包300来块的暴击。
这些身娇肉贵的商场软黄金,零食刺客们。
往往在明面上费尽心思,标着大字“19.9元”,让你以为便宜到一斤二十块,其实人家背后的计量单位,是极易忽略的小写字母“g”。
尽管零食刺客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密度大特压秤,两小袋轻松飙到1700。
那些脸皮薄的人在结账时,经常为了尊严硬着头皮结账,然后默默跑到角落里心口滴血,一个人疗愈。
捡几颗话梅、称几粒坚果、称一份水果干……
动辄几百块一公斤的价格,让本就不富裕的小老百姓雪上加霜。
在对抗这些商场“活阎王”时,被零食刺客误伤过的消费者们,结成了无数复仇者联盟,报团取暖,互诉衷肠。
这种因为自己吃过亏,就想给别人提个醒的善举,也并未阻挡零食刺客的防不胜防。
明明自己吃了亏,到头来怕是还得问,这零食到底是什么牌子这么贵?
讲真,要论起零食价钱越来越离谱这事儿,要我说潮汕人得负一半责任(不是)。
潮汕零食甲天下
潮汕人在零食圈的造星能力,全国第一。
他们四海闯荡的习性,也培养出几代人的潮汕零食胃。
远的不说,像80、90后从小吃到大的5毛零食,那可都是由潮汕人一手包办。
在5毛零食元宇宙里,油炸调味面制品类是多少人心头挥不去的白月光。
由香菇肥牛、北京烤鸭和唐僧肉,创下的三分天下战局里,三员猛将打得胜负难断,难解难分。
但也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携手垄断小卖部的头把交椅,让来势汹汹的河南辣条也不得不屈居其下。
自从有零食那天起,各路“咪”字辈的潮汕虾条,就长期霸占头部交易榜的C位,成为5毛届永不落的太阳。
制作工艺脱胎于潮汕虾丸的膨化虾条,嘎嘣脆、咸鲜味的口感,不仅让小学生们欲罢不能,一包不过瘾,两包吃不完的份量,更是勾得人心痒痒。
而吃完虾条,再把腌入味儿的手指头也嗦喽成原味。
这种情难自禁的回味,才是对潮汕零食最大的认可和尊重。
说到5毛零食里的“扛把子”,排在咸党眼中江湖地位榜首的沙爹鱼串,得是九子夺嫡里的太子一脉。
金黄诱人的卖相、甜咸适口的沙爹味、酥脆劲道的口感,再加上扑鼻的鱼肉香味。
一举打破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壁垒,成功拿捏住校门口方圆1公里的小学生。
2毛钱一串的价格,甚至可以升入零食届名人堂,享有永久被瞻仰的名望地位。
说完了这些咸党的翘楚,接下来就不得不请出潮汕零食届的甜派霸主了。
如今在玻璃橱窗里,小露一手就把人打得措手不防的话梅,前几年还是5毛天团里的镶边洗脚婢。
虽然潮汕话梅出道历史距今上百年,一直走朴素邻家人设,其酸甜开胃的实力可不容小觑。
一颗连肉带核,就能含完一节课,经济实惠到让手头拮据的小学生们,拥有5毛钱就快乐一下午的独家回忆。
作为水果干领域的开山鼻祖,5毛一包的无花果丝,有着韧脆劲道的口感,以及大酸大甜的调味。
不说是一招鲜吃遍天吧,至少也是平步武林,独孤求败。
更不消说,那些5毛钱就能买一包的九制陈皮、芒果干、鱿鱼丝、清凉奶糖、拖肥……
除了这些记忆里不能缺席的5毛零食外,在预判网红方面,潮汕人更是有着零食寡头级别的敏锐度。
像是近两年网络上风头最劲的玉油柑、黄皮果和芋泥。
推开任意一个潮汕人家的厨房,你就会发现,这些被美食博主惊为天人的食材,不过是潮汕人吃了千百年的拌嘴零食而已。
毕竟从明清时期开始,专供后宫妃嫔享用的蜜饯凉果,就全部来自潮汕。
像是《甄嬛传》里淳常在跑到嬛嬛屋里,承诺给未出生龙子的好吃食“荔枝好郎君”。
又或者是如懿拿来讨好三阿哥的“姜香梅子”,哪一种不是出自潮汕人之手?
〓@一只陈橙
更不消说,慈禧老年长居的储秀宫里,日常歇息的条山炕上的小捧盒中,常年摆放的甘草橄榄、橘饼和盐津桃脯。
哪一味不是潮汕进贡的后宫零食?“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简直是精美极了。”
《宫女谈往录》遵循“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潮汕凉果,即便走出紫禁城,能消费得起的普通人家,也都非富即贵。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挨了贾政的板子,吃烦了袭人给他的糖腌玫瑰卤子,闹着要喝的乌梅汤,件件种种都是潮汕凉果。
说了这么多潮汕零食的岁月静好,或许有人要问了,富贵又实惠的5毛零食天团,要真有这么厉害,哪还有网红零食的栖身之地?
嗐,提起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那还得从潮汕零食被资本围剿说起。
季抛网红零食,坑苦了潮汕人
在网红零食入潮汕的这些年里,大家都明白,谁拿捏了营销密码,谁就赢麻了。
21年代初,伴随着国内商场转型,一系列本土山寨门店,靠模仿香港零食“优之良品”大肆扩张。
由于品控稳定质量好,潮汕地区的小零食厂商们,当仁不让地成了他们的贴牌供应商。
曾经土得掉渣的5毛零食们,换个包装摇身一变,就更名换姓成港台日韩的伴手礼。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老手段,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在几年前的零食百团大战初期,也把贴牌潮汕零食的价格,从5毛/袋拉到了80块/500g的时代。
彼时的零食,虽然身价上了一个台阶,工薪阶层也还算能消费得起。
而近十年来,资方扎堆进入零食圈,让原本朴素的潮汕零食,直接捅破了300块1斤的天花板。
在鼓吹消费时,精明的商家还会拿出轻奢理论、饥饿营销、雇人排队、拉踩双簧等全套粉圈运营模式。
为了围剿所剩无几的潮汕零食小厂商,熟读消费心理学的品牌方,还把吃零食营销成一种体验式经济。
买几颗天价离谱的软糖,再发个短视频,你就是朋友圈的人上人。
各路冠以“零食圈的爱马仕”,轮番把各类潮汕凉果送入奢侈品殿堂。
“XX珠宝店,全款拿下,未来可期”的文案,依靠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传播,更是把这种非理性溢价做成了有理有据。
话都让你说了,买不起就是我的错了呗?
不得不承认,能想到用面子绑架上帝,这一局还是零食圈会玩。
虽然在潮汕本地,依然有不少踏实做零食的厂商,依然对这门老手艺不离不弃。
但不懂产品营销,加上家族企业模式,品牌始终做不大。
这些寂寂无闻的潮汕零食商,最终只能成为供网红吸血的贴牌供应商。
看惯了大世面的局长,还是觉得那些网红零食季抛的短命经历,表明一件事儿——零食刺客要是过不了优质滋味、明码标价的双重关卡,迟早会碰上被人拿起又放下的结局。
毕竟,讨厌零食刺客,正是因为那个偷偷吃平价零食的年代,越来越远去。价钱多高才是好零食,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
可是把价格拉到神坛的天价零食,无处不在地潜藏在各个小摊,伺机围猎着人们的窘迫和无助,这绝对不是什么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