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扯下了满清王朝最后的遮羞布,号称武功赫赫的大清王朝,实际上早已是纸糊的灯笼一捅就破。不但满清八旗不堪一用,绿营也已经腐化,无奈之下满清只得起用汉族地主武装。最终,太平天国运动被地方团练所灭,而汉族武装集团也登上了满清政治舞台。此时,清廷的衰落已不可避免,灭亡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就在湘军攻灭太平军后,其内部涌动着一股暗流,意欲推湘军领袖曾国藩出头,以行改朝换代之事。曾国藩的心腹,与其亦师亦友的李元度暗中劝说他称帝。曾国藩听后极为不满,愤怒回道:“你们只知道把我往荆棘里面推,来换取自己的功名利禄。”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曾经带人进入到曾国藩的大营,众人一齐跪下,效仿陈桥之事,暗示其兄称帝。曾国藩见此场景不动声色,只淡淡留下一句:“以后谁再敢提此事,军法处置。”湘军重要人物,湖北巡抚胡林翼也怀有此意,特在曾国藩生日时致以密信:“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对此,曾国藩不为所动。
而之前属大湘军系统的楚军首领左宗棠也曾试探过曾国藩,他托胡林翼转交给曾国藩一密信,内有“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看后,将“似”字改为“未”字,又请胡林翼送回。左曾素来不和,在外人看来左宗棠此举有试探之意,但也可以看得出时人对于曾国藩的看法,认为他是具备改朝换代的能力的。
但曾国藩最终还是做了满清的忠臣,他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为了避嫌,迅速大规模的裁撤湘军。当初咸丰帝在世时曾经许诺,如果谁平定太平军,是可以封王的,但清廷最终对于曾国藩只是封侯。对于清廷的食言曾国藩也没有丝毫怨言,痛痛快快的放弃兵权,做起了他的侯爷。
有人说,曾国藩之所以没有称帝,是因为他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士大夫,是对满清朝廷有着忠君爱国的思想的。其实这想法有些简单了些,古人对于国和天下是分得很清的。亡国不等于亡天下,相比于一家一姓的兴亡,他们更在意的是天下的兴亡。特别是满清还是少数民族政权,无论他们采取了什么高压政策压制,在汉族士大夫心里多少还是存在着华夷之辨的。因此,曾国藩之所以没有起事,主要原因还在于他对于自身实力的评估和天下形势的判断有关。
首先来看曾国藩的实力。其在势力最大时号称统辖百万,但实际上核心的湘军只有三十万,其余包括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还有其它那些林林总总的清军,这些都不是曾国藩所能掌控的。而所谓核心的三十万人中,曾国藩所能直接掌握的只有五万人。简而言之,曾国藩在当时只是那些军阀名义上的领袖,湘军系统的共主而已,在实际事务中是没有多大的掌控力的。
这些人中,左宗棠不会听他的。而像李鸿章等人,在顺风顺水时估计能听他的,一旦形势不妙时,大概率的要反水。而最核心应该是曾国荃了,但据说曾国藩对自己的这个九弟也很是不放心。有人分析过,曾国荃之所以力劝兄长举事,是和他想做赵光义第二有关。而对于这一点,曾国藩还是有所警觉的。
再者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太平军余部尚存,其势不小。而北方还有捻军在大规模的活动,正和清廷战做一团。如此混乱的局面下,曾国藩如果举事,晦暗不明之中前景实在是堪忧。
如果曾国藩真的举事,那么他的控制区只有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太平军和清军交战的地方。双方你来我往,反复拉锯争夺。江南一直都是中国的富庶之地,但多年战火的洗礼下,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这种情况下是不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支持曾国藩的大业的。
还有一点,就是西方人的态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北方的游牧政权都能影响政局,更何况是当时的西方列强。对于他们来说,一个衰落的王朝更符合他们对于中国的控制掠夺,一个新兴的政权是他们所不乐意见的。而且曾国藩的举事将很可能使得中国继续进行混战,这些都是不符合西方在经济上的利益的。对于西方人态度上的不明,曾国藩是难以采取如此重大的举动的。
所有这些,使得曾国藩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真正的实力是难以取代清廷重建一个新王朝的。他之所以选择做清廷的忠臣,只是基于各方面条件综合判断的结果。但要说曾国藩没有胜算也不尽然,他只是没有必胜的把握而已。如果说有什么突发事件逼得曾国藩不得不举事,那可真的有的看了。只是他还有回旋余地,不愿意冒险,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