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绪岚:屡次登上春晚走红,却远嫁美国丢了事业,如今她现况如何

子鱼阁 2024-05-18 19:17:11

文/镜财社

编辑/镜财社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郑绪岚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

她以一曲《大海啊故乡》红遍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她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远嫁美国。

郑绪岚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中学毕业后并未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而是选择了进厂当工人。

虽然工厂的工作辛苦且单调,但郑绪岚并未因此消沉,她不仅勤奋工作,还积极参与厂内的文艺活动,迅速成为了厂里的文艺骨干。

197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郑绪岚参加了职工歌唱比赛。

她以出色的演唱技艺和独特的嗓音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一举夺得冠军。

在一次偶然的演出中,郑绪岚遇到了东方歌舞团的著名音乐人王昆。

王昆被她的才华深深打动,毫不犹豫地邀请她加入东方歌舞团,这对于郑绪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毅然辞去了工厂的工作,接受了这个邀请,成为东方歌舞团的一员。

郑绪岚迅速成为团里备受瞩目的“五朵金花”之一,她的演唱和表演才华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磨炼。

在东方歌舞团期间,郑绪岚参与了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的制作,并演唱了插曲《牧羊曲》。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歌词动人,而郑绪岚那清澈动人的嗓音更是为这首歌增色不少。

《牧羊曲》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让她在音乐界崭露头角。

真正让郑绪岚家喻户晓的,是她在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精彩演出。

那一晚,她的歌声通过电视传遍了千家万户,温暖了无数观众的心。

1980年代,郑绪岚的名字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代名词。

她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每一次的登场都仿佛是一次盛大的节日,让无数观众期待不已。

郑绪岚不仅在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在时尚界也掀起了一股潮流。

在春晚的舞台上,她身穿牛仔裤的形象,打破了传统的穿衣观念,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牛仔裤热潮。

1986年在一次演出后,一位名叫爱德华的美国男子送花给郑绪岚,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发展为恋人。

面对单位领导的强烈反对,郑绪岚毅然决定辞去工作,跟随爱德华移居美国。

初到美国,她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这对她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在美国,郑绪岚与爱德华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儿子,她加入了美国国籍,开始了新的生活。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丈夫爱德华的冷落和谩骂,婚姻逐渐破裂,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两人就签下离婚协议。

2000年郑绪岚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儿子接回国内,她希望儿子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成长,接受更好的教育。

她们住在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母子相依为命,郑绪岚不仅要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还要兼顾自己的事业。

生活的压力和工作的繁忙让郑绪岚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在医院的日子里,她遇到了李友,一个温暖而体贴的男人,李友的出现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和色彩,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李友被诊断出癌症,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般击碎了郑绪岚的心。

她陪伴李友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看着他在痛苦中离去。

现年65岁的郑绪岚依然保持着单身的生活状态,她与儿子住在一起,享受着平静而温馨的家庭生活。

儿子如今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母子俩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爱和互相支持。

虽然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郑绪岚对音乐的热爱从未减退。

她继续着自己的歌唱事业,偶尔登上央视的舞台,演唱那些经典的老歌。

比起郑绪岚这样的立场不够坚定,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爱国主义英雄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中华民族的坚强与自豪

刘德全

在湖北随县的双河观音堂黄家湾,有个名叫刘德全的人,他家拥有三百二十亩田地和两座大宅,家境十分殷实。

但刘德全并未继承这份家业,他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变卖土地,支持革命事业。

1926年25岁的刘德全投身革命,深入农村,与农民打成一片,常常深夜与佃户长工促膝长谈,甚至同榻而眠。

他总是向家人,尤其是母亲,宣传革命理念,如打倒土豪、分配土地、摒弃迷信,坚持唯有革命才能救中国。

他对母亲说:“咱们得对身边的人好一点,尤其是佃户和长工,要有尊重。农民兄弟有难,能帮就帮,拿钱拿粮救济他们。”他甚至劝说母亲焚毁地契,将土地分给佃户。

这种行为激怒了他的四哥刘稻轩,他认为刘德全是不肖子孙,会毁掉家族,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他甚至提出分家。

刘德全却坚定信念,告诉他的兄弟:“世道必变,工农阶级终将解放,无人能阻。”最终,刘家兄弟分道扬镳。

1928年秋,刘德全以新集乡联保主任的身份组建了地方自卫武装,卖掉家中二十亩田地筹集资金。

次年春,他成立了新集乡公所农民自卫队,成功击退土匪,严惩了恶名昭彰的土豪劣绅。

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自卫队,新集农民自卫队也应运而生。

1930年夏,刘德全带领农民自卫大队参与了枣阳蔡阳铺的武装起义,6月9日红军七十八团正式成立,刘德全担任团长,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华罗庚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飘洋过海,触及了远在美国的华罗庚。

身为伊利诺大学的终身教授,他拥有丰厚的薪酬、私家车、洋房和声望,然而这些都无法束缚他心中燃烧的爱国之情。

祖国的召唤一经传来,他毫不迟疑地放弃了所有,义无反顾地返回故乡,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途经香港,华罗庚挥笔写就了一封感人至深的公开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海外知识分子的深情呼唤,希望他们能摒弃物质的诱惑,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在信中深情地写道:

“他乡虽美,终非久留之地,归乡吧!为了追寻真理,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人民的福祉,甚至为了个人的发展,我们都应当及早归来,打下坚实基础,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接下来的二十五个春秋冬夏里,无论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华罗庚始终坚守他的承诺,为祖国的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他那“与祖国共荣辱,生死相依”的爱国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世人!

0 阅读:1

子鱼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