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晚会明白,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

布衣粗食 2024-05-29 16:20:56

身为父母,费尽周折养育孩子,总以为这是了不起的成绩。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改变。

纪伯伦写过一篇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诚然,父母和儿女,有血缘关系,却不得不在一次次目送之中,慢慢分别,直到某个转角,再也不见。

聪明的父母,总是懂得放手,让孩子做孩子,让自己做自己。

01

父母是弓,孩子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著,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是的,一开始是父母送孩子去学校。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大学,再到职场。

再后来,父母在老家留守,孩子在远方工作,成家立业。

逢年过节,家人总是要团聚,但是团聚的日子不会太长。孩子终究要继续远行。

一次次远行,一个个告别,一次次目送。

就在目送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从朝夕相处,到隔三差五打个电话。从无话不说,到彼此也有小秘密。

分别,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父母早已做好了分别的准备,从送孩子去上学的那一刻开始。

事实上,父母一辈子,都是拼尽全力托举孩子,去更高更远的地方。也为远行的孩子,感到骄傲。

02

父母育儿是责任,但人终究要为自己负责。

孩子小时候,和玩伴闹翻了。孩子说:“你等着,我去告诉妈妈。”

妈妈是无所不能的,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也能够处理很多的麻烦。

孩子读书时,若是成绩不太好,老师说:“明天,让你的家长来。”

请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负责,总能起到很好的监督和引领作用。

孩子到了十八岁,经历了一次成人礼,忽然发现,自己做了什么,对了错了,都不能请家长了。

有什么情况,可以告诉妈妈,但是妈妈也爱莫能助。比方说,大学里的一道题目,妈妈不知道;大学里的一次恋爱,妈妈管不了。

教育家赫钦斯说过:“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从孩子必须为自己负责的时候,父母的爱,在慢慢隐退,没有办法承担起孩子的命运,连代替孩子受过,也不能。

03

孩子长大结婚后,和父母不再是一家人。

看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不是父母的家。”

当孩子想父母的时候,邀约父母来住一段时间。但是住久了,这矛盾就闹起来了。

特别是已经结婚的孩子,父母是否可以留在身边,还得看儿媳、女婿的态度。

孩子的爱,分成了好几份,爱父母,是其中的一份而已。

当然,孩子在经营婚姻和家庭的时候,也会有不同于父母的三观,生活方式。父母的经验,明显是多余的。

也许孩子的家庭,需要老父母去带娃。

别以为,老父母把娃带大了,就可以得到反哺,子孙就会孝顺。那只是帮忙而已,不是一场交易。

等娃长到一定的年纪,老父母还是要离开。

再说了,娃在长大,老父母会更老,终究有一天,会抱不动娃,也跟不上娃的步伐。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也没有父母和孩子时时刻刻在一家的道理。

分家吧,每个人都过不同的生活。有了距离,反而有了一点点的牵挂,感情还会好起来。

一家人变成了两家人,平时有礼尚往来,借钱有规矩,孝顺有说法,带娃有期限。什么都明明白白的,固然是冷漠了一些,但是彼此安好。

04

到头来,生儿育女一辈子,不过是养了一个送走自己的人。

时光真的很残忍,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你会发现自己很多的皱纹,还有一撮白发。

也想去帮孩子做点什么,但是抬起手,却发现什么都做不了。

你不想变成孩子的累赘,因此准备了养老金,也有一定的存款,还有自己的房子。但是你终究是会变成孩子的累赘,因为你会走不动,需要人搬来搬去,晒太阳,看病。

你还会想到,自己百年以后,孩子怎么办。想着想着,就过完了一生。

世界那么大,人那么多,但没有人可以永恒。

父母走了,家还在。能够永恒的,也只有是家。

到了最后的一段时光,你就会发现,我们恋爱,读书,结婚,工作,育儿,终极目标,就是有一个孩子,可以送自己去另一个世界。

你哭哭啼啼地来到世上,孩子哭哭啼啼地送走你。

哭完了,一转身,孩子还要投入到生活,还要去工作,还要好好过日子。

你也慢慢走出孩子的记忆,曾经牵手、唠叨的画面,变得模糊。

05

悬崖上,有一只老鹰,把老巢打翻。

它的孩子,掉落到空中,战战兢兢地扑腾翅膀。

有人问老鹰:“为什么那么残忍?”

老鹰回答:“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原来,父母和孩子的缘分,不管多深,也注定要各自独行。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相处的时光,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爱孩子,也爱父母。

也不知道来生还会不会再见,过好今生再说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11 阅读:2466
评论列表
  • 2024-05-30 13:17

    人年龄越大就越要学会忘记,忘掉所有的美好、忘掉所有的悲伤、忘记一切,回归自然、回归土地。[哭哭]

  • 2024-05-31 20:34

    🐺爱上🐏啊!爱滴疯狂!!!!

  • 2024-06-21 08:13

    有道理[点赞]

  • 2024-05-30 00:28

    父母和孩子的缘分,不管多深,也注定要各自独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相处的时光,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爱孩子,也爱父母。

  • 2024-05-30 09:26

    多么痛的领悟!

  • 2024-05-30 03:35

    人生经历而已,代代相传,孩子会长大,也会有他的孩子。平常心对待。

  • 2024-05-30 06:39

    从来没有想过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 2024-05-29 18:04

    孩子最终会将我们送入另一个世界!养老——社会承担了,这是社会文明的重大进步。送终——儿女(义不容辞)承担,社会助力作用巨大!愿生命生生不息,如日中天!愿夕阳创彩虹,孕希望!

  • 2024-05-29 22:39

    该珍惜的时珍惜,该放下时放下,心中有爰,人间值得。

  • 2024-05-29 17:43

    父母和孩子是渐行渐远,孩子和父母是今生的缘,孩子越来越大,离父母越远偶尔看看,越岁月越大缘分越少,这就是亲缘,感恩遇见,珍惜缘分。

  • 2024-05-30 06:46

    做好今生事,休管来生缘。

  • 2024-05-30 04:59

    文章写的很全面,很好!作为父母,谁不关爱自己的孩子!但在爱的道路上各有不同,我是爱在心里,杜绝溺爱。我喜欢儿子成才,更喜欢他诚实。我教他尊老爱幼,更教他爱民爱国,我希望他在我身边,但国家需要,他追求上进,我服从他的意愿。总之,孩子是我的更是国家的。

  • 2024-05-29 18:23

    董某之心,路人皆知……她可是一个做到极致的两面人……

  • 2024-05-29 22:23

    小时是亲母的,长大成人是媳妇的,如果读书成功是国家的。

  • 2024-05-30 01:00

    上帝说: 你的后代不是你的

  • 2024-05-29 18:58

    87兔,早就明白了,儿女也好,父母也好,说小了,他们只属于个人,说大了,他们属于国家,懂?

  • yue
    2024-05-30 03:43

    孩子断脐为离开,辛苦养儿续血脉,结婚忘娘真理在,身后有人哭着埋,慈母严父要想开,孝顺还靠普通孩。

布衣粗食

简介: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