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前,母亲和舅舅联手,帮我争得顶职机会,下岗后哥哥来了

山静悄无人语呀 2024-08-24 01:31:37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李建国还记得那一天,仿佛天空压着沉重的乌云,家里却是死一般的寂静。父亲的同事从工厂带回了噩耗——父亲在工作时不幸发生意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母亲抱着李建国,泣不成声,而年幼的妹妹则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轻轻拉着母亲的衣角。

“妈,咱们怎么办?”李建国的声音带着颤抖。

母亲擦了擦眼泪,强忍悲痛,“工厂说可以给咱们一个顶职的机会,这是咱们家的唯一希望了。”

顶职,这两个字像一根救命稻草,牵动着整个家庭的命运。李建国知道,顶职意味着他将接替父亲的工作,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是,家庭内部的争论很快就开始了。李建国的哥哥李建华也在外打工,舅舅觉得这个机会应该给更有经验的哥哥。

“建国还小,这活儿他能干好吗?”舅舅在家里的饭桌上皱着眉头说道。

“可是建华已经在外地找到了工作,他回来也不一定合适。”母亲一边盛饭一边低声说。

“可是顶职的事关乎一辈子,不能让建国胡来啊!”舅舅拍了拍桌子,显得非常焦虑。

母亲也知道舅舅的话不无道理,但她更清楚,李建国是家里唯一的希望。经过几番争论,母亲终于做出了决定。

“建国还年轻,我和你舅舅一起帮你争取,你只要努力工作,一定能撑起这个家。”母亲用力握住李建国的手,眼神中满是坚毅。

为了争取这个机会,母亲和舅舅开始四处奔走。他们知道,工厂里的关系很复杂,光凭一个顶职的名额,争取到的难度不小。于是,舅舅托关系找到了工厂里的几位老领导,每次上门不是送去几瓶好酒,就是拿着一些精致的点心。

“您放心,我侄子虽然年轻,但绝对能干好这份工作。”舅舅一次次地说服着工厂的领导。

母亲更是不遗余力,每天早早起床准备好家里的杂事,然后就陪着舅舅到处打点关系。她知道,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寒暄,背后都是家庭的未来。

“妈,舅舅,真的要这么麻烦吗?”李建国忍不住问道,他感到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孩子,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要记住,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必须要争取。”母亲拍了拍李建国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最终,在母亲和舅舅的不懈努力下,李建国终于得到了顶职的机会。当他拿到工厂发放的工作证时,心里五味杂陈。

李建国的工作生涯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曾是他最熟悉的背景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声音渐渐变得稀疏。工厂的效益开始一路下滑,管理层的变动频繁,甚至传出了即将裁员的风声。工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人人自危。

“老李,听说了吗?厂里可能要开始下岗分流了。”同事老张在休息时低声说道,脸上的愁云密布。

“是啊,我听说可能要裁掉一大批人,听说连工龄长的也不一定保得住。”另一个同事接话,语气中透着无奈。

李建国的心一沉,他知道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每天回到家,母亲总是关切地问他厂里的情况,可他总是故作轻松地回答:“妈,别担心,还没个准信呢。”

但其实,李建国心里早已泛起了波澜。下岗意味着失去收入,而这个家,母亲还指望着他的工资来维持生活。几次深夜,李建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母亲察觉到他的焦虑,晚上也经常醒来,看着李建国的房门发呆。

“建国啊,厂里的事,要是有什么变化,你也别太难过,我们一起想办法。”母亲有一次忍不住说。

“妈,我没事,就是有点累。”李建国勉强笑了笑,但母亲分明看出了他的无奈和不安。

就在李建国为未来的生计忧心忡忡时,家门外突然传来了一个久违的声音。

“妈,建国,我回来了!”

李建国吃惊地望向门口,竟然是他的大哥李建华。那一刻,李建国几乎以为自己在做梦。自从多年前为了顶职的事,李建华外出谋生,他们兄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甚至有一段时间,连家人都不知道李建华的下落。

“建华,你……你怎么回来了?”母亲急忙迎上去,眼中含着泪花。

“我听说厂里可能要裁员,心里不踏实,想回家看看。”李建华放下行李,眼神复杂地看着李建国,“这些年我在外面也没干出什么大事,但家里有事,我不能不回来。”

李建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哥哥的回归不是简单的“回家看看”,而是要分担家庭的重担。这一刻,兄弟二人多年未曾解开的心结似乎一下子消散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建华的回归让家里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母亲忙着为兄弟俩准备饭菜,家里的灯光也亮得比以往更久了。李建华对弟弟说:“建国,厂里的事你别太着急,要不你趁这个机会考虑点别的出路,我留下来,替你撑着。”

李建国没有立刻回答,他陷入了沉思。这些年来,工厂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他从没想过离开。然而,哥哥的话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与其在工厂里担惊受怕,不如趁此机会去尝试些新的东西。

几天后,李建国做出了决定。他告诉母亲和李建华:“哥,妈,我决定了。厂里的事,我不再纠结了。我想出去看看,尝试点新东西。”

李建华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建国!你放心,家里有我在,妈的生活我来照顾。”

李建国在下岗后的日子里,虽然感到前路未卜,但内心却生出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并没有因为失去工作而消沉,反而在哥哥的鼓励下,决定放手一搏,尝试自主创业。

“建国,我在工厂里这些年,也认识了一些人,你可以试着利用这些人脉开始干点小生意。”李建华一边吃饭一边说道。

“可是哥,我对做生意这事还真是一窍不通。”李建国皱着眉头,有些犹豫。

“谁也不是天生会做生意的,你可以从小本经营开始,先找些简单的货源,走一步看一步。”李建华继续劝道,“再说了,我继续在厂里干着,家里有啥事你不用担心。”

李建国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些底。他决定从熟悉的领域入手,做一些与工厂相关的小买卖。凭借着多年在工厂里积累的人脉,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起初,他进一些零件和小工具,然后通过工友们的介绍,慢慢地扩大了客户群。

然而,创业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李建国并没有赚到什么钱,甚至还有几次赔了本。但他没有退缩,每次遇到困难,他都会想起哥哥那句话:“建国,别怕,有哥在呢。”

李建华不仅在精神上支持弟弟,还将自己在工厂节省下来的工资一部分一部分地接济李建国。每当李建国遇到资金困难时,李建华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哥,你的工资也不多,留着自己用吧。”李建国有些过意不去。

“说什么呢,咱们是一家人,我帮你也是帮自己。”李建华拍拍李建国的肩膀,笑着说道。

在哥哥的支持下,李建国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他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发展到后来开了一家不小的五金店,生意越做越红火。而李建华则依旧留在工厂里,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建国的店铺逐渐成为当地的口碑商家,甚至有了固定的客户群体。终于有一天,李建国兴奋地告诉母亲:“妈,我的生意终于上了正轨,咱家不再为钱发愁了。”

母亲看着两个儿子,眼角泛着泪花:“你们俩个争气,妈就放心了。”

李建华也笑着说道:“建国,我就知道你能行,现在看来,我这个哥哥没白费劲。”

李建国握住哥哥的手,满是感激:“哥,要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最终,李建国的创业成功,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母亲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而李建华,虽然仍在工厂工作,但他为弟弟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每当他走在街上,看到弟弟的店铺门庭若市,他的心里都充满了满足感。

然而,李建国的心里仍然有一个未解的疑问:“如果当初没有哥哥的支持,我能撑到今天吗?”

0 阅读:1

山静悄无人语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