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古往今来唯一列传的巾帼英雄秦良玉!

史珍香聊史 2023-11-29 00:53:20

也许我的这个标题会让很多人不服气,并且会给我列出一大堆的名字。但他们说的这些人大部分只存在于电视上与戏剧话本中,而真正被载入正史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忠贞侯 ——  秦良玉!

在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能在男权社会中脱颖而出并挂帅封侯可见一斑。我们所熟知的女英雄无非是替父出征的花木兰、危难时刻挂帅的杨家女将穆桂英。像其他那些就更不用拿出来做比较了,穆桂英与花木兰在所有正史中均没有记载,由此可见秦良玉在封建社会是多么的鹤立鸡群!

秦良玉是明末时期的著名女将,出生于四川重庆的书香之家。家庭的环境给了秦良玉很大的启发,她不仅机智聪慧还精通文墨,本该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然而秦良玉自小喜欢舞枪弄棒,并且在无意中颇为有见地,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偶然。

秦良玉成年后嫁给了当地的土司马千乘,从此以后她的所学终于派上了用场。马千乘对秦良玉比较宠爱,事事都依着她,因此让秦良玉参与了他属下的训练。秦良玉结合当地地形地势训练了适用于山地作战的白杆兵,在秦良玉的带领下,白杆兵四处平乱,征战立夏赫赫战功。

白杆兵的第一战就扬名于天下。当时的贵州土司杨应龙举旗造反声势浩大,因为当时明朝腐败混乱,根本做不到有效抵抗,杨应龙很快攻占了云贵川大片地方。朝廷派兵过来镇压反而接连大败,最后在四川总督李化龙的邀请下,白杆兵加入了这场战斗。

白杆兵势如破竹,击败杨应龙,这次平叛的成功多亏了秦良玉与其丈夫马千乘的鼎力支持。李应龙向朝廷启奏,并授予秦良玉一面银牌尚书4个字“女中丈夫”,并在请功表上把“南川路战功第一”的头功记在了秦良玉两人的头上。

然而好景不长,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被奸人诬告病死于狱中。秦良玉始终秉持着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理念,对丈夫的死并没有继续追究,而是含泪接替了丈夫的职位继续驻守石柱县。古时候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读过圣贤书的人都时刻想着如何去报效朝廷,秦良玉一直也都是这么贯彻下去的。

公元1620年,女真带着滔天的气势攻打辽东,朝廷全国范围内征调所有精兵北上援助辽东。秦良玉第一时间点齐所有兵马响应朝廷号召浩浩荡荡的北上御敌。秦良玉联合自己的兄长秦邦屏与弟弟秦民屏一起北上支援朝廷,这一股兵马的到来十分关键,让明庭大喜过望,赏赐秦良玉三品官职。

女真大军作战英勇无畏,明军常常望风而逃不战自溃。白杆兵从众多溃逃的大军中脱颖而出,逆流而上杀敌数千。然而终因寡不敌众,秦良玉兄长先战死于阵中,弟弟在困境中选择突围,最后也是付出了2000名白杆兵的代价逃出生天。这场仗对于秦良玉来说损失惨重也不为过,朝廷感念秦良玉的付出,再次加封她为二品诰命。

秦良玉回到家乡之后,又逢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秦良玉紧急操练兵马带兵平叛,并且在战斗中一马当先连战连捷,很快收复了许多失地并将叛乱平定。秦良玉的英勇让朝廷很是欣慰,并授予她总兵一职。崇祯三年,皇太极率领八旗绕过山海关直逼北京城下,崇祯帝十万火急的颁布勤王诏令。

在崇祯帝的号召下,很快聚集了20多万的勤王兵马,但这些人大多都被女真人打怕了,纷纷不敢上前。唯有秦良玉星夜兼程赶到之后再次一马当先与敌人奉命厮杀。白杆兵也在这场战役中打出了血性,让清兵十分忌惮,最后皇太极在秦良玉与孙承宗的合击之下败退而逃。

秦良玉的英勇事迹让崇祯帝大为感慨,特意在京城平台召见了秦良玉并当场赋诗四首以彰其功!然而当时的明庭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很快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的消息传遍了天下。秦良玉始终保护着自己下辖的所有地区不受叛军侵害,后秦良玉独子马祥林也战死于襄阳,清军占领北京后明朝残余势力往南部迁移史称南明小朝廷。

但这个时候的秦良玉虽有心继续报效朝廷,但奈何年事已高。1648年永历帝派人过来探望秦良玉时加封她为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常年卧病在床的女英雄收拾精神大礼参拜大哭道:“老妇人能过到这把年纪全拜先皇的洪福,既然朝廷有令定当背弩前驱誓死以报皇恩!”

然而在同年的7月份,秦良玉因病去世,享年75岁。南明朝廷感念她的功绩,加封她为太子太保忠贞侯!

4 阅读:81

史珍香聊史

简介: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