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中国家庭信奉的育儿宗旨。
早在20年前,第一批中国家长就打响了学业竞赛的第一枪。
只是那会的鸡娃,都是关起门来的各自努力,刷题、抢学位、上培训班.......
如今在中国,超前教育已经不是新鲜事。
普通大学文凭找工作已经不管用,985、211是标配,考研读博才能出人头地。
教育的军备竞赛不再只是各种考试,还得考得更好。
然而在患得患失、进退失据的焦虑下,抢跑也埋下了深深的恶果,20年前的那批孩子有不少成年后出现了复杂多样的身心问题。
有教育学家预计:抢跑的恶果,可能最快会在3-4年内集中爆发。
最近,清华心理学教授彭凯平的一段发言上了热搜,很多人觉得挺“扎心”。
“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活出什么样的生活,无一例外,就是幸福的生活。
你说那你孩子现在应该学习什么?
一定要学赚钱的本领,打工的本领,理想和技能之间是完全不对等的。”
他强调说:
“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打工人,却没教孩子如何开心。”
抢跑几年毁掉的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央视有一部纪录片《起跑线》,里面有位7岁女孩汤笑嫣,你知道她报了多少个兴趣班?
她身后的海淀妈妈神情疲惫,却又略显自豪地回答:
“从小到大,十几个吧…… 我告诉你这不多,我有朋友的孩子从周一上到周日呢。”
“快点快点,来不及了”、“咱不能输在起跑线”。
从小到大,挂在妈妈嘴边的这些话,从早上到晚,连轴转的排课表,就是女孩成长的底色。
看似丰富多彩的课表,实则单调黯淡的童年。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
一眼看到头的童年只有“卷”,孩子不抑郁谁抑郁?
美国一个科学团队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从1976年开始,持续跟踪68个孩子的启蒙教育,长达二十年。调研超前教育到底会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
这些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地区的孩子被分配到三种不同的课堂中:
A.传统型:这类课堂不提前教授任何书面知识,以游戏和实践为每日教育与孩子互动;
B.混合型:拥有一套成熟的教育理念,选取美国高瞻型课程High Scope,在课堂中会做作业;
C.学科教授型:直接传授知识,作业量大,有考试和分数区分,这就有些类似国内的课堂。
研究结果表明:4-10岁期间,A与B组的孩子学习水平差不多,而C组孩子有明显优势。超前抢跑为他们带来了学业成绩上的领先。
但提前学的优势仅仅保持了几年,当时间来到15-23岁期间,这三组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看不出区别。
接着,还有一项最颠覆我们教育观的研究结果——
更重要是,只专注于学习和写作业的C组孩子(超前教育组):社交能力更弱,情感能力更低,更容易叛逆,抗挫折能力更差。
实验的数据显示:只进行学科教育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与人产生摩擦,患上情绪障碍。他们的犯罪率也比其他孩子高3倍!
超前教育:看似走捷径,实则是弯路
事实上,这项研究的结果早已被很多案例反复验证过。
80年代的上海,出过一位名叫张方的神童。
13岁时就成为上海首位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风光无限。
在别人刚小学毕业时,他就已经跨级来到最高学府读大学,妥妥赢在起跑线上。
但20多年过去了,这位昔日的神童却连一份正式的工作都没找到,偶尔还需要父亲的接济生活。
超高的智商,滞后的情商,让他在工作中屡屡碰壁。一次采访时,他声音哽咽地说:
“我最后悔的是没按正常的年龄上学读书,也不会让儿子走我曾经的路。”
“少年班”这种超前教育曾经风靡一时,全国不少大学都有开办,张方的例子只是当年那批少年班成员的一个缩影,虽然他代表不了所有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
过早把孩子从环境中剥离出来,超前催熟孩子,孩子可能会在学业、事业上非常优秀。
但孩子的成长,反而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方向刹车失灵。
比如有些孩子到了成年还欠缺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更是负分的“天才”。
因此,最终13所大学的“少年班”在争议声中相继取消,只留下中科大和西安交大。
心理学教授贺岭峰对此给出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我们老觉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学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关键时期,早了也没用,晚了也没用。
你把孩子该学习这个能力的时间,用来做另一件事儿,他这方面的能力就没有了。
比如上初中,孩子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社交。
但大人往往会跟孩子说:不要乱交朋友,你专心学习就行了。
等他上了大学或是毕业后,父母就会发现问题严重了:
这些孩子因为情商低,社交能力差,人际交往处处碰壁,最后恶性循环,慢慢把自己变成了社恐。”
这段话,我深以为然。
很多人成年后的种种缺点,都是因为成长规律没有被遵循而引起的。
比如自理能力差,很多年轻人20来岁还不能照顾好自己,因为错失了培养独立的时机。
比如孩子成年后思维固化,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他的大脑过早地接受知识灌输。
好的教育,就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
如同种庄稼,经过冬藏、春种、夏长,才能迎来秋收。
揠苗助长,或许能在短期内见效,却破坏了孩子长线发展的能力。
把“积极的力量”带到教育中来
看到这儿的家长朋友,你也许会说:我也知道抢跑不好,可现在竞争压力太大了,担心孩子会被淘汰!怎么办?
对此,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做出了解答,他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是家长可以去做的:
第一,真正去了解孩子的特长、天赋、优势到底是什么。
很多家长其实没有真正关心孩子,而是只关心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了解我们孩子的优势和特长更重要。
如果我们的孩子,他的特长是做技术工作,那么这个工作本身就有意义和价值。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做擅长的事情,不要担心他会被淘汰。
因为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做出来的话,他会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做出与众不同的业绩。
肖邦大赛冠军刘晓禹,他8岁才开始学琴,而且是电子琴。他的学琴之路没有那么多血泪故事,更多是兴趣、天赋与坚持。他说:
“感谢小时候没有过度消费自己的兴趣,自己一路走来一直是非常舒服的状态。得益于无压力的学琴环境,自己才能一直坚持到现在。”
人生从来都不是由高考决定,也不是由起跑线决定,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不要相信市面上的那些说法,比如哪些专业有前途、哪些专业会赚钱、哪些专业找不到工作……一定要让孩子做他自己最擅长的专业。
第二,要时时刻刻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多陪伴孩子。
这个“陪伴”,就是给孩子足够的支持、足够的欣赏、足够的激励,要让孩子从他自己做得好的、做得成功的事情中得到一种积极的反馈,愉悦的心情。
因为人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得最好的原因就是内在驱动力,也就是他自己想做这个事情。
而内在驱动力怎么产生呢?
人一般在做自己觉得好的事情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出奖励激素“多巴胺”。
这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当孩子在得意的时候,在庆祝自己成功的时候,在欣赏自己快乐的时候,一定要允许他分泌多巴胺。
因为这个奖励激素能够激发他自觉自愿地做自己的事情。
相反,总是被催促、逼赶,丧失了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的人,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第三,培养孩子接受挫折的心态。
因为人最重要的是那种耐磨、耐挫折的能力,很多人即使做得很成功,但一受打击立马崩溃,所有的成功都成为泡影。
为什么很多的文化国家会提倡孩子参加竞技体育比赛,他们不是为了奖牌,而是为了磨炼孩子的心态。
因为比赛有赢有输,我们不可能总是赢,有的时候还要学会输。
“输”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理的保护机制,将来在人生中间,遇到挫折、打击、失落的时候能够熬得过来、挺得过去,而且挫折之后还能不断成长。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我们很难做到不焦虑。
大家总是希望孩子快一点,再快一点,才能不落后于这个时代。
但我始终记得这样一句话:
“树不可长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才有可能做栋梁。”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
这个过程或许可以因为外力加速,但却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而这种加速可能带来的畸变,也是我们谁都无法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