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观影体验,好电视只是一半,另一半还要靠它

齊大圣 2020-11-09 17:17:43

对于中国传统的客厅而言,电视还是绝对的主角,客厅的不二核心,一家人围绕在电视前看看新闻、赶赶综艺、追追新剧,都是十分常见的场景。对于一些电影和游戏发烧友,受限于户型面积,可能无法打造独立的影音室,所以对客厅的观影体验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毕竟现在的电视越做越薄,仅凭电视的音响,无论是功率、数量还是布局位置,都已经很难满足我们对声音的追求的。

以我家为例,之前花费近万元购买了一台大法65X8500E,画质确实不错,不过索尼可能是为了卖自家的回音壁产品所以对电视机本身的音质不上心,孱弱的两颗集成小喇叭实在太拖后腿,90分的画质+50分的音效,最终只能是70分的观影体验……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回音壁来解决这一问题,让观影体验产生质的飞跃!

对于改善音质来说,在现有技术手段上无外乎传统音箱和回音壁两种主流选择,对于没有足够的空间摆放设备、已经装修好不方便布线等情况来说,回音壁绝对是一个足够简洁优秀的音响解决方案。

回音壁的英文叫做“Soundbar”,直译过来应该叫做条形音箱。回音壁其实是将多个声道的音箱功能整合在一个箱体内的长条状音箱,是退而求其次的家庭影院方案。

在音箱领域,一般情况下,单元的尺寸越大,在低频下限和绝对动态上就会有更好的表现。但受制于自身的物理空间限制及美观性等诸多其他因素,回音壁的单元没办法做得很大,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4英寸,音质必然是比不上传统音箱的。也不是说回音壁音质完全就不行,而是如果你只对音质方面有追求,回音壁肯定不是你的第一选择。

谈到音质,这里再谈谈音质和音效的区别,音质侧重的是声音的精度和还原,主要是针对音乐方面的,而音效侧重的是声音的环绕感,主要针对的是电影和游戏等方面的。

桌面音箱:更注重音质,喇叭的中高低音表现。而不在意环绕声效,所以听音乐基本上都是2.0的音箱,配个低音炮也可以看电影玩游戏。所以购买桌面音箱更注重喇叭材质尺寸,功率,频响等参数。

回音壁:更注重环绕声的效果,喇叭越多环绕效果越好。而并不注重单个喇叭音质,所以越高级的回音壁喇叭数越多,声道数越多,越能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环绕声效果。所以选购回音壁更看重是否7.1.4声道,是否支持杜比全景声,DTS:X等音效。

简单总结下,如果你是音乐发烧友,主要目的在于听歌,传统音箱才是你应该研究的对象,该做的功课一样都不能少,该烧的钱一分也省不下。但如果你只是对看视频打游戏时,音效和声音的增强有需求,对音质的需求并不是第一位的,回音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花小钱办大事。

回音壁其实是将多个声道的音箱功能整合在一个箱体内的长条状音箱,是退而求其次的家庭影院方案。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者的衡量标准是可以通用的。因此扬声器单元和功放这两块就是挑选回音壁的最核心要素。

01.扬声器单元

质量不够,数量来凑!回音壁的单元数量是判断其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更多的单元有助于让声像的定位,提升整个声场的层次感。同时为解码更高级的音轨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

知识点:声道是衡量一套音响设备的重要参数,那么声道应该怎么理解呢?

比如7.1.4:

[7] 表示有7个传统环绕声音箱(3前置、2中置、2环绕)

[.1] 表示有1个低音炮

[.4] 表示有4个置顶音箱(顶部或向上发声扬声器)

声道越多环绕效果越好,越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以索尼HT-G700这款回音壁来说,采用的是3.1声道结构。

但实际上却可以通过算法模拟出的杜比全景声7.1.2的环绕效果,虽然不及真实音箱布置效果,但相比电视集成音箱就是质的飞跃与降维打击。

02.功放

简单的来说分成两块,一块是解码部分,作用是将收到的源码信号展开,分配到对应的单元上。解码能力越强,就可以支持更高级的音轨格式,如atmos、dts: x。

杜比音效(杜比数字)、DTS音效(DTS Digital Surround):多使用于入门低端回音壁,已经足够日常看电视节目使用。

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和DTS:X:多用于中高端回音壁,不支持该格式的回音壁无法正常播放蓝光影片。

回音壁的环绕技术主要虚拟环绕技术和真实反射技术。

结论:虚拟环绕<真实反射 <真实环绕。

虚拟环绕技术:

通过软件算法,将2.0声道的音源通过多个喇叭延时发声使耳朵产生环绕的“错觉”。

比如:雅马哈YAS-207,索尼HT-X9000F

真实反射技术:

控制多个扬声器,将声音投射在墙壁上,经过墙面反射,达到真实环绕的效果,在声音的保真与还原上优于虚拟环绕。 它对房间的结构和布局要求较高,工整且较接近于矩形的房间环绕效果会优于开放式的房间,并且房间里的障碍物不能太多。比如:雅马哈YSP-2700 ,索尼HT-ST5000,三星HW-Q90R

第二块就是功率放大,将已经解开的信号放大后变成真正推动单元发出的声音。对应到回音壁上,没有详细参数的情况下,我们只需看输出功率即可,简而言之,功率大的回音壁不一定好,但是功率小的,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出于对大法的信仰和索尼电视功能的匹配性,最终入手了索尼HT-G700回音壁。这个包装也是挺有特点了,刚送来的时候外面还包了一层海绵,我老婆问我怎么买了个马桶……

内容也很简单:条形主机、低音炮、HDMI线,电源线×2、遥控器

在整体设计风格上,G700的外框边角十分圆润,没有过多的棱角设计;

表面采用了纹理蚀刻设计,可以更好地防尘防指纹,触感也更好。

机身主体尺寸达到了宽×高×深:980mm×64mm×108mm,相比上代产品X9000F足足大了一圈,需要特别留意下安装位置是否足够。

G700的顶部采用了触摸按键设计,由于前部显示屏的加入,所以取消了按键指示灯。

虽然隐藏式的显示屏提升了机器的统一感,但是不得不说G700的这块显示屏尺寸太小了,显示的内容往往需要滚动来显示完整信息,这是用户体验上的不足;

好在可以通过遥控器的Display键来查看音频信号信息。遥控器进行了简化设计,变得更加小巧,握感更加舒适;保留了常用功能,声音模式例如标准、音乐、电影、夜间等常用按键得到保留,也可以单独对低音炮的音量进行调整。

金属网罩为不可拆卸设计,不过我们依然可以透过金属网罩清晰的看到G700采用了左、中、右三声道设置;

通过产品背部标签可以看到扬声器功率为45w

前置机身内的三颗跑道型全频单元,保持了传统圆形大口径扬声器,带来饱满有力的声音,同时保持机身纤薄,不遮挡电视。3.1声道在2.1声道上增加了一个中置声道, 中置声道用于人声对白,观影是会有更加真实的沉浸感。

背部电源和接口位置都采用了这种内嵌设计,这就很好的解决了有些脑残产品背部直出导致无法挂墙的问题。

在接口方面配备了:光纤、USB接口、HDMI IN 和TV接口,TV端口即是HDMI OUT也是ARC/eARC接口;

电视作为源码输出局限性比较大,实际上即使是大法高端型号的电视,用usb接口播放蓝光片源时,卡顿的情况也会发生。如果是有预算要购买硬盘播放器或者蓝光机,那回音壁在接口方面至少保证hdmi一进一出!

音响连接方式:

G700的低音炮单元尺寸也不小,宽×高×深:192mm×387mm×406mm,

使用约160mm大口径喇叭单元,采用低音倒相式箱体设计,带来厚重的低音冲击感。

好在采用的是无线连接,没有了线材的束缚,可以根据家居装修摆放在不同位置,减少位置限制。开机连接后,左上角会亮起绿灯。

断开时为红色指示灯。

无论是索尼的电视和回音壁最厉害的不是所谓的硬件素质,而是软件的调校能力,比如大法电视独步江湖的特丽魅影、精锐光控、Motionflow、4K迅锐图像处理引擎都是如此。

在回音壁单元在和竞品的对比中可以发现,索尼产品的扬声器单元数量普遍较少,但是解码能力却十分出色。以G700为例,支持ac3/dts/eac3/atoms/dts:X等。

为了弥补在扬声器数量上的缺失,G700采用了索尼的VSE垂直环绕引擎技术和S-Force Pro前置虚拟环绕技术。利用算法对声场进行模拟,通过控制不同发音单元的延迟,形成具备环绕感的体验。让只有3.1实体声道带来7.1.2声道的杜比全景声环绕效果。

并配合系统预设的常用模式,轻松匹配各类使用场景。

通过网友测试的同X9000F的频响曲线对比可以看到(红线为G700,绿线为X9000F):在低频部分G700的下潜更深,表明低音炮和G700的机身本体衔接更好;中频的曲线G700更平直,表明中频更均衡;高频部分X9000F在8K左右就已经上不去了,而G700可以到约18K,虽然G700在13K左右的时候会有一个大的波动,但依然是G700的高频延伸更好。

相对于绝大多数电视那薄弱的声音效果,有条件的话真心可以购置一个回音壁,以这款3.1声道的G700为例,中置喇叭对人声的加强和声场的丰富,多的那个0.1的存在在渲染电影氛围的时候是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的;就算不接电视,偶尔累了接接手机听音乐也不错。

以蔡琴的经典老歌《被遗忘的时光》为例,低音炮的加入使得下潜更加浑厚,搭配回音壁形成的立体声场,相比电视扬声器简直是质的飞跃!

而且不仅仅是看电影,通过索尼音效处理技术:VSE垂直环绕引擎和S-Force Pro前置虚拟环绕技术,最高可以虚拟出7.1.2声道,平时玩个主机游戏,效果也是震撼到爆。

玩「极品飞车」极速狂飙时,发动机仿佛在耳边轰鸣,切换成第一视角后沉浸感一流。

搭配了回音壁,再关上灯玩「生化危机」简直像换了一款游戏!心脑血管病谨慎尝试!这可能就是回音壁的魅力所在吧!

0 阅读:4

齊大圣

简介:多平台干货向家居博主,移动种草/拔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