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每当我们提起宋金战争,金军骑兵总是如同一片阴云笼罩在战争上空,铁浮屠、拐子马、连环马,这三个词汇让很多人将其混为一谈,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
一、真实的铁浮屠与拐子马
但凡看过演义小说《说岳全传》的人,恐怕都会对“岳飞大破拐子马”的故事记忆犹新。在这个故事中,拐子马也叫铁浮屠,被描述成了一个战场大杀器般的存在。说是金国骑兵三人为一联,人与马皆披重铠,马头配有利刃,骑兵手持长枪,每联马前还配有特制的距马刺,上阵之后宛如一排排铁铸的城墙向前推进,遇人人死,遇马马伤。这个故事基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金兀术大举南侵岳飞率军北上,二者于郾城一带展开激战的史实。
而这个故事的来源,则是基于岳飞孙子岳珂著作《鄂王行实编年》中的记载而改编,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凡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屠,堵墙而进,官军不能当,所至屡胜。”
从这段记载我们能得到的关键信息有以下三条:
其一,拐子马就是铁浮屠,二者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
其二,这类兵种人和马都披重铠,属于金国精锐部队。
其三,作战时是将三组人马连接起来,用以冲击敌阵。
那么,岳飞之孙岳珂的话究竟可不可信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的真相,可能隐藏在此次郾城大捷之前的两个月、由刘琦指挥的顺昌之战中。当时有人记录下了宋金对战时,第一次呈现在宋人眼中的“铁浮图”与“拐子马”:
“四太子披白袍,甲马,往来指呼,以渠自将牙兵三千策应,皆重铠全装。虏号铁浮图,又号扢叉千户。其精锐特甚。……有河北签军告官军曰:“我辈元是左护军,本无斗志。所可杀者,止是两拐子马。”
这个宋人叫杨汝翼,在他的笔下,铁浮图便是金兀术手下披重甲的亲军骑兵,而“拐子马”则是私通南宋官军的无斗志“伪军”口中金军善战的部队,二者之间是两个兵种,有所区别但没有更多解释。
而在另一个宋人汪若海的札子中却记录了铁浮图的详尽信息。
“其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又曰‘铁塔兵’,被两重铁兜鍪,周匝皆缀长檐,其下乃有毡枕。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后用拒马子,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以铁骑为左右翼,号‘拐子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来,所不能攻之城,即勾集此军。”
汪若海本人没有参加过顺昌战役,因此,他对于战斗过程的记载可有些出于想象,在他给朝廷的上书中,描述了一个铁重要细节,即金军采用了“三人相连,皆披重甲”的重骑兵参与作战,但就是这个添油加醋却犯了致命错误。
以至于到了岳珂著书时,便结合了杨、汪二人的说法,直接将铁浮屠与拐子马混为一谈。至于为什么会这样?
有学者认为,岳飞是作为叛将被处死的,因此岳飞生前的事迹的记载多被销毁,而记载郾城之战的文字也难逃厄运。岳珂编写《鄂王行实编年》是在岳飞被害后的62年,当时他不仅要补充这一空白,还要描述得有声有色,于是便将上述二人的文章拿来摘抄,并将“拐子马”、“铁浮图”合二为一、进而杜撰了“岳飞大破拐子马”的故事。
而以后的《宋史·岳飞传》等,就将岳珂的说法照搬照抄且载入史册,以至于铁浮屠就是拐子马的说法,居然以讹传讹了将近800年。
所以,这种说法不仅有当代学者的质疑,比如历史学家邓广铭认为,汪若海对于拐子马所作的解释是正确的,但对于铁浮屠所增加的“三人为伍”等解释则全然错误。就连当年的大清乾隆爷,也愤懑不平地曾在御批中进行反驳:
“北人使马,惟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拐子马之说,《金史》本纪、兵志及乌珠(兀术)等传皆不载,惟见于《宋史》岳飞、刘锜传,本不足为确据。况乌珠(兀术)战阵素娴,必知得进则进,得退则退之道,岂肯羁绊己马以受制于人?”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理儿啊,我们姑且不说三国火烧赤壁的前车之鉴,单是用日常生活经验去思考:三人一组的骑兵队,本是要靠机动性取胜,结果到头来却自缚马腿。乾隆认为,金兀术作为熟悉骑兵战法者,怎么会做出这种作茧自缚的事呢?
实际上回到历史的原点,不难看出,最初不论是在宋人杨还是汪的笔下,所谓铁浮屠和拐子马,这两个名词指代的都是金国骑兵的两个不同兵种。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铁浮屠用于正面攻坚冲阵,拐子马用于两翼进行围掩。
所谓的铁浮屠与拐子马,其实是指重轻骑兵的联合作战,即先以重骑兵去冲垮敌人阵型,再以轻骑兵去从两翼包抄截杀逃散的敌人。而完成驰击任务的必须是轻甲骑兵,因为驰击需要在敌人阵型变动后,尚未完成变阵来防御两边攻势时,对其进行打击才能提高胜率。如果佩戴装甲太沉,则无法实现战术效果。
这种迂回包抄时的战术是游牧民族最为常用的战术方法,毫无疑问是女真人通过围猎方式学习到的,且早在女真起兵之初便已经存在。
二、历史上有没有连环马
搞清楚了铁浮屠和拐子马,那么连环马又是咋回事?连环马的首次登场,现在普遍认为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慕容恪采用重甲骑兵铁锁横联的方式击败了冉闵。
“(冉闵)乃与恪遇,十战皆败之。恪乃以铁锁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
之前说过将战马相连进行冲锋作战的弊端,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此时慕容恪到底采取的是攻势还是守势?从原文中看,慕容恪说的很清楚,冉闵会拼死进攻他的中军,而他要“贯甲厚阵”防守战线,顶住冉闵,然后再让左右两军进行夹击,从而取胜。因此是冉闵攻,慕容恪守,而非慕容恪和冉闵之间的对攻。
“吾今分军为三部,掎角以待之。闵性轻锐,又知吾军势非其敌,必出万死冲吾中军。吾今贯甲厚阵以俟其至,诸君但厉卒,从旁须其战合,夹而击之,蔑不克也。”
如此,我们明白了铁锁连马的最初用途:即让足够数量的战马用铁锁相连为数排放置于最前列,马匹因为铁索相连而难以挣脱或者移动,从而成为一堵坚实的墙壁。然后慕容恪会选拔善射且有勇气的精锐士兵,让他们身披精良铠甲列阵于“连环马”墙壁之后,并且可以通过战马隐藏自己的弓失,待冉闵军从密林中杀出,进入平原并进入射程内后,万箭齐发。
如果冉闵军撤退,那么其阵型就会大乱,此时很容易会被慕容恪左右两军骑兵绞杀,但如果继续顶着箭雨继续冲,那么会被“连环马”阻挡。想要轻易突破受到惊讶的战马并不容易(而且还有铁锁相连),那么冉闵的士兵只有先杀死战马,然后再行跨越,这不仅能为前燕军的夹击争取时间,而且也能破坏冉闵的前排阵型。
之后,连环马的亮相便是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在书中,宋江为了营救小旋风柴进攻破高唐州,杀了高俅的兄弟高廉。高俅得到高廉被杀的消息,上奏朝廷,朝廷派名将呼延赞的嫡派子孙双鞭呼延灼进攻梁山,呼延灼派出三千连环马,每三十匹铁甲马用铁锁连作一排,三千匹铁甲马分作一百队,在铁甲连环马的冲击下,梁山众人惨败而归。
显然,这里的连环马无疑是借鉴了《说岳全传》描绘的金国铁浮屠作战模式,只不过却将其人数作了倍数级增长,由原版的“三人为伍,皮索相连”升级成了“三千人马,铁锁相连”。就连其破阵的手段,也进行了改良。
例如岳飞在对抗金国骑兵铁浮屠时,便使用麻札刀砍马腿来破敌,“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这种麻札刀可能是近似于朴刀,而到了《水浒》之中,金枪手徐宁祖传钩镰枪的出现,成为了克制连环马的法宝。
所以,纵观宋金战争史,铁浮屠和拐子马真实存在,且是两个不同兵种,二者基本配置及作战方式都有很大区别。而连环马这种大规模将马匹串联起来的作战方式,虽有历史记载,但应用在防守上,用来进攻更可能是来自文学作品的演绎,其实战意义尚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