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书存)从出生后,照看他的任务就落在了只比他大6岁的姐姐书贤身上。俗话说,长姐如母,书贤特别疼爱这个弟弟。直到临终之际,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书存、书存”,令人感动不已。
薄一波从监狱出来后,引导姐姐的儿子王自勉踏上了革命之路。正如王自勉所说,他与舅舅的关系,不仅是亲属,还是上下级。1951年的时候,王自勉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并且收到了主席的亲笔回信。那么,王自勉后来怎么样了?
薄一波的姐姐书贤,临终之际不忘弟弟薄一波出生在光绪年间,他出生时,9岁的哥哥已跟着父亲在纸坊里学造纸,姐姐帮着母亲烧水煮饭。一大家子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了父母亲的双肩上。以至于,薄一波出生才6天,母亲就下地干活了。
由于薄母太忙,照顾薄一波的事,就全权交给了姐姐书贤。其实,那时的书贤才6岁,可她已经懂得为母亲分担生活的重压了。再说,书贤也非常喜欢这个又白又胖的小弟弟,常常逗他咯咯笑。在弟弟身上,书贤倾注了自己童年所有的爱和欢乐。
薄一波开始上学时,姐姐跟着送到财神庙前,并嘱咐弟弟晚上早些回来,在老地方接他。薄一波在校期间,成绩优秀,颇得老师们的喜爱。薄一波小时候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喜欢踢毽子,姐姐把她从纸坊里捡回来的边角纸条,做成纸毽子给他踢;另一个是读书,姐姐会从纸坊里找一些书带回去给他看。
薄一波初小毕业后,考入定襄高小。学校离家有20多里,他必须住校。每个周末回家,书贤总要精心蒸一锅窝头,让弟弟带到学校当干粮。后来,书贤嫁到四里地外的另一个村子,但她只要回娘家,总会为弟弟准备干粮。据薄一波说,他最喜欢吃姐姐做的饭。
15岁那年,薄一波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开始了五年制的学习。期间,他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参加了共产党,曾两次受到阎锡山的通缉。那时,为了躲避阎锡山政府的追捕,薄一波经常更换住处,有时住亲戚家,有时住同志家,但更多时候还是住在自己家。
为了照顾弟弟的生活和安全,书贤毅然带着孩子回娘家住。她不放心弟弟,就连上厕所这样的小事,她必须先看看街上有没有人来,然后关上大门,才让弟弟到院子里解手。那会儿,书贤的大儿子已经7岁了,他问母亲:“二舅怎么晚上不在家,白天不出门?”书贤听后,一改往日和蔼模样,很郑重地叮嘱儿子:“以后不管是谁问,你都不能说二舅回来过,千万不能说。”
不久后的一天,薄一波奉命离开家,去执行任务了。这一走就是几年,杳无音信。直到有一天,地下党的一位同志来到薄家,说薄一波如今被关押在北平草岚子监狱,身体还可以,不必挂心。书贤的心情是既喜又忧。喜的是,弟弟还活着,忧的是,弟弟肯定在监狱受尽磨难,以后还不知道啥情况呢!当晚,书贤彻夜未眠。
1936年10月,书贤因产后发热不治。临终前,她仍念念不忘弟弟书存。她含着眼泪对儿子龙治说:“治啊,我再也见不上你二舅了。”书贤去世后,由于各种原因,十几天还未出葬。此时,薄一波已经从草岚子监狱出来,回山西考察工作了。当听说姐姐去世尚未安葬时,他立即飞奔到姐姐家中。薄一波对着姐姐的灵位,鞠躬行礼,泪水长流。
薄一波引导外甥王自勉参加革命工作处理好姐姐书贤的后事,薄一波决定把外甥王自勉带出去,参加革命工作。那一年,王自勉16岁。王自勉刚离开家时,在薄一波身边工作。他的第一件衬衫,是王若飞从监狱里出来后给他买的。
王自勉在家的时候叫“龙治”,薄一波给他改了名,寓意很美好,期望他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勉励自己。王若飞则教会了王自勉书写自己的名字。不久,王自勉去了读者书店工作,常常给“牺盟会”的人送书。为了方便,“牺盟会”给了他一个会徽,也是从那时起,王自勉就加入了“牺盟会”。
在二舅薄一波的引导下,王自勉“学文化、阔视野、提觉悟”,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薄一波身边,王自勉参加过决死队,与日本鬼子打过仗,后来又被选送到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建国前夕,王自勉去了邯郸工作。
1949年9月,华北最大的发电机组发生了重大损坏事故,导致全北京城停电。当时,这一事件被称为“塌了半边天”。中央马上成立了调查工作组,赶往北京石景山发电厂。王自勉奉命从邯郸调来该厂,担任厂党支部书记。
1951年8月,王自勉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汇报了该厂6号机组的修复情况,以及厂党组织依靠群众搞好安全生产的情况,这信先交给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由他代为转交。
16天后,王自勉接到了毛主席亲笔写得回信。内容如下:
“王自勉同志:
八月二十七日的信看到了,谢谢你使我知道你们厂里的情况和问题。我认为你的建议是有理由的,已令有关机关迅速和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此复,顺祝努力!
毛泽东 一九五一年九月十二日“
1976年后,中央准备出版《毛泽东全集》,向全国公开征集毛主席的书信。王自勉很是犯愁。若是交出这封信,他实在舍不得;若是不交,他觉得对不起党。几个子女都劝他不要交,毕竟主席的墨宝,是极为珍贵的,是极具收藏价值的。但王自勉最后还是交了。
王自勉一生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毛主席,另一个是二舅薄一波。薄一波被放出来后,王自勉不仅自己常去看望,聆听二舅的教诲,而且每年春节都要带着全家人去给薄一波拜年。
王自勉特别钦佩薄一波的眼光和水平,称赞他二舅的品质和性格。王自勉的孩子们工作以后,他经常带去看望薄老,希望孩子们向薄老请教一些问题,从薄老那里直接学习一些东西。
王自勉离休后,一直关心着社会上的事情。他经常会给“希望工程”捐钱,据其子女们回忆,父亲一捐就是一个月的工资。另外,王自勉还给灾区捐钱。孩子们赞同捐款,但不太赞同父亲自己搞“希望工程”。
孩子们说,搞教育是国家的事,靠工薪阶层的个人行为是行不通的。可王自勉却不同意,他总说家里祖辈都是农民,上不起学,而他的几个孩子,都上了大学,要感谢党。说起来,王自勉也不是晚年才开始捐款的,50年代,国家号召买公债,王自勉那时的月工资是178元。他一下子就买了100元,此后每次都不落下。
王自勉去世后,组织曾问过家属有什么要求?王家人说:“没有。”王自勉一生都未向党和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作为他的家人,当然更没理由要求什么。王自勉走后,未给孩子们留下什么钱财,只留下了一本未写完的回忆录。说起来,这也是王自勉的一件人生憾事!
参考资料:《一名忠诚正直的共产党员——怀念我的父亲王自勉》、《薄一波(书存)与姐姐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