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的崩塌丨李林甫整垮张九龄,奸臣上位,李隆基一日杀三子

雁芙说历史 2023-07-03 00:57:00

公元737年,是唐玄宗李隆基时代的开元二十五年,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理,大唐已然进入开元盛世的巅峰,然而,一场致命的危机也在这一年悄然来临。

这一年,一代名相张九龄被奸臣李林甫整垮,遭到贬官降职,宫廷内部又接着爆发一场宫变,李隆基一日之内连杀三个亲生儿子,酿成一场人伦悲剧。

在开元盛世的巅峰期,这两起连续发生的剧变,实则是盛世之中潜藏的危机,是祸乱爆发的前奏。

事实上,张九龄被整垮与李隆基一日杀三子,这两件事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且和安史之乱的爆发存在一定的关联。

李隆基这三个儿子的命运,其实是和宰相张九龄绑定在一起的,张九龄于4月20日被贬出京城,仅仅过了一天,李隆基便杀掉了太子李瑛等三个儿子。

而张九龄的倒台,则是源起于开元末期的一场权力斗争,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背后,也是这场权力斗争的结果。

开元末期的朝廷权力斗争

我们现在所说的“开元盛世”其实这个名称是根据唐玄宗时代的“开元”年号而来,这个年号一共用了29年,而这29年是大唐最为巅峰的时代。

张九龄升职为中书令,担任首席宰相是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直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被罢免,贬官出京,一共是三年。

盛世之下的危机,正是隐藏在这三年时间里!

张九龄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也很有才华,按理说,这样的人物担任宰相后,开元盛世会继续发扬光大,长期维持才对。

但张九龄上任之后,事态却朝着一个完全相反的极端演变!

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比他更厉害的对手,这个人叫做李林甫,更严重的是,皇帝李隆基在此后的日子里,也出现了一种致命的变化。

先来说说李林甫这个人。

李林甫这个人生性阴柔,精于权谋,在历史上还出过一个成语典故,叫做“口蜜腹剑”。

对于那些威胁到他权力和地位的人,或者他看不惯的人,他往往会表面和善,言语动听,却在暗中阴谋陷害。

人们因此认为他“口有蜜,腹有剑”,还称之为“肉腰刀”,就是说这个人总是用软刀子陷害人。

这样的人物十分阴狠手辣,一旦在朝为官,一般正直的大臣往往不是他的对手。

不巧的是,张九龄升职为中书令(首席宰相)时,李林甫也在想方设法进入宰相班子,而且已经失败了两次。

到张九龄成为首席宰相时,李林甫已经积累起盘根错节的势力体系,并且这层关系网络深入皇宫,还和后宫产生了深度关联。

了解过李隆基的人都知道,这位玄宗皇帝对美色情有独钟,可以说是见一个爱一个,在不同时间段里,有不同的绝色美人受宠。

开元中期以后,李隆基喜欢上了武惠妃,并对她宠爱至极,使得太子李瑛的生母赵丽妃、鄂王李瑶的母亲皇甫德仪以及光王李琚的母亲先后失宠,太子李瑛也渐渐被疏远。

而且武惠妃大有来头,她是武则天的堂侄武攸止的女儿,跟李隆基也算亲戚。

但武惠妃也正因为这层关系,给她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在她受宠之时,本想趁机登上皇后之位,可大臣们对当年武则天之事心有余悸,纷纷反对。

李隆基也对此表示认同,所以虽然极其宠爱武惠妃,但也不让她登上皇后之位,以免重蹈武则天篡唐的覆辙。

武惠妃眼见做不了皇后,干脆退而求其次,极力想把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扶上太子之位,但当时的太子是李瑛。

所以要想把李瑁扶上太子的位置,就必须先把李瑛拉下马。

在这关键时刻,李林甫出现了,李林甫深谙各种送礼搞关系的套路,为了做大官儿,早就买通了宫里的很多宫女、太监之类的人,连李隆基身边的高力士都跟他关系好。

所以他很快知道了武惠妃的心里的小九九,于是当即递上投名状:我李林甫愿意尽力保护寿王!

武惠妃收到李林甫递上来的信息后,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寿王李瑁要想登上太子之位,也需要有李林甫这样的朝廷大臣的支持。

对于李林甫来说,他需要武惠妃这种李隆基身边亲近的人物来探听皇帝的想法,顺便吹枕头风,好帮助自己登上宰相之位。

双方各取所需,有共同利益,于是一拍即合,结成同盟。

至于太子李瑛这边,则是有宰相支持,具体地说,就是张九龄一直是太子的坚定支持者。

而且张九龄向来是不喜欢李林甫这种奸邪小人的,所以李林甫要想进入宰相班子,也受到了张九龄的反对。

最重要的是,皇帝李隆基本人,自从进入开元盛世的巅峰之后,变得志骄意满,开始听不进逆耳忠言了。

事实上,李隆基的这种变化是导致张九龄被整垮的致命因素!

很快,张九龄就和皇帝产生了意见冲突,而这件事情事实上影响了大唐此后百余年的气运。

事情是这样的,东北一带的契丹人经常不服从管教,总喜欢搞叛乱,镇守在幽州(今北京)的名将张守珪不仅击败契丹军队,还斩杀叛乱的首领,送到东都献捷。

李隆基对此十分高兴,于是想把张守珪提拔为宰相,留在朝中效力。

谁知,张九龄当即表示反对,因为在张九龄这样的读书人眼里,他们对武将自带有一种看不上的心态,认为武将这种大老粗上战场砍人是可以的,但做宰相治理国家是不能胜任的。

基于这样的认知,张九龄否决了皇帝陛下的意见,李隆基最后没办法,只好给张守珪升职为右羽林大将军,并赏赐了不少钱财。

原本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谁知没过多久,那件足以影响李唐接下来上百年国运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张守珪手下有个得力干将,在跟东北的契丹以及其他各部族作战中,屡立战功。

但是,这员大将在一次讨伐契丹和奚人部落的作战中,轻敌冒进,其所部被敌军打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张守珪虽然十分器重这位爱将,但毕竟战败导致全军覆没是很严重的罪行,没办法,只好将他送到京城,由朝廷处置。

准确的说,就是由中书省进行复核,再决定如何处置,张九龄作为中书令,自然起到决定性作用。

于是,张九龄和这名败兵之将进行了一番深入的长谈,了解事实的经过,看看这个人有没有真才实学以及戴罪立功的可能性。

可两人谈完以后,张九龄却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此人必须杀之,以绝后患!

一般情况下,大将在外作战,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朝廷一般对于兵败的将领,也会考虑从轻发落的,而不是上来就把人砍了,不然以后谁还敢带兵打仗。

所以对于张九龄的处置意见,连李隆基都感到不可思议,于是赶紧就问了张九龄这么处置的理由。

谁知,张九龄却说:此人狼子野心,面带谋反之相,若留着此人,日后必成祸患,请陛下依法将其处死!

李隆基听完,顿时就乐了,直接说道: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

皇帝大人不愧是文化人,反驳张九龄还要援引一段历史典故。

李隆基这里援引的石勒故事,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宰相王衍在街头遇到还是少年的石勒时,当场大惊失色,因为他从面相看出,此人日后必然祸乱天下。

于是立马派人去抓,结果没抓住,让他给跑了。

多年以后,石勒带领羯族人起兵谋反,在中原掀起战乱,导致生灵涂炭,最后攻灭西晋,建立赵国。

李隆基举这个例子是在告诉张九龄,面相这种事情准不准确很难说,不要逮着人就说人面带谋反之相,何况如今大唐已是盛世,谁敢谋反?

于是,在皇帝陛下的干预下,这名大将没被杀头,只是被免官,贬为庶民,但允许他继续以平民身份回到军中效力。

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旧唐书》

这是李隆基一生中做出最错误的决定,因为放走的那名大将叫做安禄山!

二十年后,张九龄已然去世多年,而李隆基已然被安禄山逼到蜀中避祸,这才想起当年张九龄的话,为此悔恨不已,于是下旨祭奠了张九龄。

事实上,这只是宰相和皇帝之间意见冲突的开始,而李林甫则躲在一边静静地注视着一切。

他深知皇帝此刻还比较信任张九龄,如果贸然出手,弄不好先把自己搞死了,所以,李林甫选择了暂时隐忍,他在等着张九龄露出破绽那一刻,再一击致命。

张九龄倒台,李隆基一日杀三子

在此后的日子里,张九龄和李隆基又连续发生了几次意见冲突,皇帝大人经常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张九龄总是能提出反对意见,这使得李隆基十分不满。

反观李林甫,因为跟皇帝身边的贵妃、太监之间的关系都比较好,所以经常能洞悉皇帝的想法。

因此每次张九龄跟皇帝意见相左,闹不愉快的时候,李林甫总是能顺着皇帝的意思,把事情给办成了,顺便说点张九龄的坏话。

就这样,直到有一次,由于武将出身的牛仙客在军队中干得比较出色,治军有方,李隆基十分欣赏,于是决定将牛仙客提拔为宰相。

但此事遭到了张九龄的极力反对,君臣之间围绕着这件事情,产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不欢而散。

李林甫见状,认为这是一个取得皇帝信任的绝好机会。

通过后宫的武惠妃以及皇帝身边的宦官高力士,李林甫早已洞悉皇帝的内心想法。

于是,李林甫趁机找到皇帝,表示:牛仙客确实有宰相之才,天子用人,什么时候要看他人脸色了?

这话说得很有水平,一方面李林甫揣摩出了皇帝的心思,所以顺着皇帝心思说和做。

另一方面,这句话显然是维护了皇帝的权威,天子用人,何必要看他张九龄的脸色呢?他只是一个臣子而已。

李隆基听完之后,龙心大悦,遂决定绕开张九龄,直接以皇帝的名义将牛仙客提拔到宰相班子。

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旧唐书》

此事过后,张九龄深知,皇帝已经开始讨厌自己,如果此后再与皇帝发生言语冲突,恐怕这条命得提前交代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多顺着皇帝的意思来,不和皇帝对着干,保持低调才能保命。

谁知,在这关键时刻,皇宫又发生了剧变,使得张九龄不得不再次和皇帝对着干!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聚在一起闲聊,这三兄弟的母亲都曾经受宠,却都因为武惠妃的出现而失宠。

而且武惠妃对他们哥仨也采取了压制策略,李隆基也经常疏远他们。

时间一久,这哥仨难免心中不快,于是聚在一起聊着聊着就开始吐槽、发牢骚。

三兄弟在吐槽中,说了一些大概是武惠妃想搞垮太子,把自己儿子李瑁扶上太子之位,居心叵测的话,顺便发泄了一些对自己父皇李隆基不满的牢骚言论。

可没想到的是,三人的对话被武惠妃的心腹,驸马杨洄探听到了,于是把这些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武惠妃。

武惠妃认定这是一个扳倒太子的机会,当即就找到李隆基,将这哥仨的话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甚至说太子兄弟三人意图加害武惠妃和寿王李瑁,还对李隆基出言不逊。

武惠妃一边说,一边掩面而泣,李隆基看着垂泪不止的爱妃,顿时大怒,当场就要废了太子李瑛。

太子与瑶、琚会于内第,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驸马都尉杨洄尚咸宜公主,常伺三子过失以告惠妃。惠妃泣诉于上曰:"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上大怒,以语宰相,欲皆废之。——《资治通鉴》

但此举遭到了以宰相为首的百官反对。

张九龄甚至引经据典地劝说李隆基,并表示,太子又没犯错,陛下不能光凭一人之言,没有任何证据就废了太子。

而且太子之位事关国本,一旦行废立之事,难保不出意外,危及国本。

此时的李隆基还算能听得进去话,冷静下来一想也对,那些话可不就是武惠妃一人之言吗?何况也没什么证据能证明太子说过那些大逆不道的话。

于是,李隆基听从了宰相们的建议,将此事搁置。

就在这时,武惠妃干了一件事,使得张九龄和武惠妃之间彻底决裂!

武惠妃眼见寿王李瑁上位之路受到了张九龄的反对,于是派人向张九龄传话说道:有废必有立,张大人如果能出手相助,将来必能永保宰相之位。

此话很明显是在拉拢张九龄,言外之意就是,张九龄如果把寿王李瑁扶上太子之位,将来高官厚禄不在话下。

但张九龄铁了心要保住太子,所以严词拒绝了武惠妃的拉拢,顺便把这事儿捅到了李隆基那里。

李隆基也对这种后宫结交大臣,干预朝政的事情十分敏感,因此听完此话后,十分恼火,自此绝口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惠妃密使官奴牛贵儿谓九龄曰:“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之,以其语白上;上为之动色,故讫九龄罢相,太子得无动。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资治通鉴》

谁知,才没过多长时间,朝廷发生了一起贪腐案件,直接搞垮了张九龄!

当时,李林甫因为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总是顺着李隆基办事,而且又结交了不少说得上话的人,使得李隆基对李林甫十分满意。

所以,李隆基不顾反对,愣是把李林甫提拔进了宰相班子。

但不久后,宰相班子有了新的空缺,张九龄于是举荐严挺之进入宰相班子,但李林甫作为宰相班子的成员,严挺之要想成为宰相之一,必须过李林甫这一关。

张九龄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建议严挺之跟李林甫搞好关系,但严挺之显然是没听进去,他对李林甫的为人十分不耻,根本不搭理人家。

于是在不久之后的那起案件中,严挺之和张九龄一起成为了李林甫打击的对象。

蔚州刺史王元琰因贪污腐败被朝廷查获,押送到京城治罪,但王元琰的现任妻子是严挺之的前妻。

所以,为了救自己的现任丈夫,王元琰的老婆来到严挺之府上,声泪俱下地求着前夫严挺之,希望他能救自己的丈夫一命。

严挺之经不住前妻的恳求,于是答应了此事。

而另一边的李林甫,早已洞悉一切,他已经完全掌握了王元琰贪腐的罪证,而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包括严挺之是王元琰老婆的前夫这事儿都一清二楚。

李林甫料定严挺之一定会出面替王元琰说话,甚至张九龄也会下场说话。

对他来说,这是扳倒张九龄的最好机会!

所以,李林甫干脆提前将这些证据以及前因后果全部提交给了李隆基,因此,李隆基早就洞悉了一切。

挺之先娶妻,出之,更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坐赃罪下三司按鞫,挺之为之营解。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资治通鉴》

第二天,严挺之果然替王元琰辩解,张九龄也出面为王元琰狡辩。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看着张九龄等人慷慨陈词,心里却发出了一阵冷笑。

明明这个王元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你张九龄身为宰相,竟然还在替此人辩解,这分明就是结党营私,私底下勾结大臣,形成党羽,还以为朕不知道?

当张九龄等人慷慨陈词一番之后,等着他们的,不是赦免王元琰,而是给他们自己定罪。

李隆基一怒之下,将严挺之贬官外放,张九龄被免去宰相之位,改任右丞相这种虚职。

而李林甫则因此升职为中书令,成为首席宰相。

虽然张九龄被罢免了宰相之位,但李林甫并不准备就此放过他。

几个月后,有个叫周子谅的大臣因胡乱讲吉凶,被李隆基判了死刑,而周子谅是张九龄举荐的,在李林甫的谗言下,张九龄因举荐不称职而被贬官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自此离开京城。

事实上,早在张九龄被罢相后,武惠妃见张九龄失势,再次重启了整垮太子的计划。

就在张九龄被贬官出京城的第二天,武惠妃立即将密谋已久的计划落实了下去。

她指使自己的女婿,也就是当朝驸马杨洄诬告太子李瑛联合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密谋造反。

然而,此刻的李隆基似乎智商下线,也不加查实,就认定太子谋反属实,而李林甫作为武惠妃的盟友,自然站在武惠妃一边。

值得注意的是,皇帝每次询问李林甫意见时,他都很会说话,这次也一样,李林甫当即表示:这是陛下的家事,无需问外臣,陛下自己做主就好。

此话一方面让李隆基感受到作为皇帝享有乾纲独断的那种快感,另一方面实际是默许李隆基废了太子,是站在了武惠妃一边。

因为皇帝虽然可以乾纲独断,但废立太子这种大事,是需要征求宰相班子意见的。

就这样,太子李瑛三兄弟,在失去了张九龄的庇护之后,势孤力单,立马就被李隆基废为庶人。

谁知,接到诏书后,这哥仨还没来得及离开京城,李隆基随即在武惠妃的谗言蛊惑下,又下达了一份追杀令,将自己这三个儿子被赐死。

一日之内连杀三子的悲剧,就此上演。

杨洄又谮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云与太子妃兄驸马薛锈潜构异谋,上召宰相谋之。李林甫对曰:“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上意乃决。——《资治通鉴》

武惠妃以为太子倒台,她的儿子李瑁就可以登上太子之位了,可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因为此后的日子里,李隆基绝口不提立太子的事情,就连李林甫几次三番旁敲侧击地提醒皇帝,李隆基都没松口。

而武惠妃本人,据史书的说法,则是因为害死太子三兄弟,所以经常梦见冤鬼索命,日夜惊惧,没几天就死了。

然而,事实的真相很可能不是这样的!

从事情的演变来看,李隆基不想立李瑁为太子的原因,应该是他发现李瑁身边有个绝色美人,对于十分好色的李隆基来说,不得到这个美人,他就心痒难耐。

而这个美人的名字叫做杨玉环,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贵妃。

李隆基为了把儿媳夺到手,先是和杨玉环发展了几年地下情,后面才找到机会让杨玉环先出家为道士,再还俗,才名正言顺成了李隆基的宠妃。

武惠妃很可能是发现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地下情,一方面自己会因此失宠,另一方面,自己的儿子李瑁也会从此再无机会登上太子之位。

焦虑和忧愁之下,武惠妃寝食难安,很快一病不起,不久便病逝。

我认为这才是武惠妃死亡的真相。

然而,自从张九龄倒台,太子被杀之后,李隆基过了仅仅四年,便改元天宝,开始独宠杨贵妃。

白居易有首诗对此后的朝廷现状形容得十分贴切: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此后的李隆基,逐渐变成了一个荒淫好色,追求享乐,不思进取的昏聩之君。

而朝廷内部,则先是由李林甫把持朝政,接着又是杨国忠把持。

尤其是李林甫在朝廷大权独揽长达19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宰相在位的时间,他掌权期间,蔽塞言路,排除异己,迫害贤才,还建议重用胡将,致使安禄山坐大,成为威胁。

终于在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盛唐由盛转衰,自此一蹶不振。

李隆基究竟为什么一日之内连杀三子呢?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唐朝的风气和李隆基的经历。

早在唐高宗李渊开创唐朝时,就发生了唐太宗李世民干掉两个亲兄弟,逼父亲退位,登上皇位的案例。

李世民登基后,他的儿子李承乾又和李泰互相攻击,最后李承乾谋反被贬为庶人,同年,李世民的另一个儿子李祐也起兵谋反被杀。

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登基后,也在武则天的要求下杀过亲儿子李忠。

武则天称帝后,这个时代是距离李隆基最近的,就在李隆基出生的前一年,武则天杀了自己的亲儿子李贤。

多年后,李隆基亲眼见过自己的奶奶武则天打压、怀疑亲生儿子,甚至于李隆基的母亲窦德妃也是被武则天杀死。

后来的神龙政变,是李显作为儿子推翻了母亲武则天的统治,再后来的先天政变,是李隆基干掉了亲姑姑,从而掌握大权。

他们老李家发生这种亲人互相伤害的事情似乎都是家常便饭了,李隆基经过这些事情之后,早就没有什么亲情观念了。

而且他有30个儿子,在没有亲情观念的作用下,多几个或少几个对李隆基其实没太多影响。

其次,张九龄的倒台,使得太子李瑛等人失去了庇护。

张九龄掌权时,还能保护一下李瑛等人,但张九龄被撵出京城后,这哥仨没了保护,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张九龄为什么短短三年就倒台了呢?

这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李隆基的性情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李隆基把大唐推向盛世之巅,因此志得意满,开始变得骄傲自满了。

他变得听不进逆耳忠言,开始独断专行,耽于享乐。

以前的李隆基,每逢大事,总会和宰相们商量着来,对于宰相提出的反对意见,他会认真考虑,只要宰相的意见是对的,他都会予以充分的尊重。

然而,到了张九龄为宰相时,李隆基变了,他开始沉迷于开创盛世带来的自满中,变得目中无人。

他认为自己是明君圣主,他需要的是一个顺着自己的臣子,而不是一个天天跟自己唱反调的宰相,因此在这种心态变化下,对张九龄越来越不满。

而李林甫正好抓住了李隆基这一心态,遇到事情必然顺着李隆基来,总是让皇帝感受到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皇帝自个儿拿主意,做决定的那种乾纲独断的快感。

李隆基在这种快感中,越来越喜欢李林甫这种会顺着皇帝来,会溜须拍马的人,觉得越用越顺手,于是李林甫很快成为首席宰相。

自此以后,盛世中的危机不断发酵,最终爆发安史之乱,盛唐由盛而衰。

历史上,汉武帝、唐玄宗、康熙、乾隆,都是活得比较久的皇帝,而且前期都励精图治,开创一个时代,却无一幸免地在晚年犯下严重错误。

可见,古代的皇帝活得太久,不是一件好事。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6 阅读:2051
评论列表
  • 2023-07-19 18:09

    汉族朝代的辉煌全都亡于太监。

  • 2023-07-21 15:38

    李隆基越老越昏,好好得局势让他给败完了[呲牙笑]

  • 2023-07-23 10:26

    不错,挺好看的,就当是读书了[点赞]

  • 2023-07-25 10:24

    武惠妃,满江红里小岳岳不是说是武惠妃的内侄吗,但那是南宋好像对不上[笑着哭]

  • 2023-07-18 14:05

    情商误国。

  • 2023-07-26 11:20

    这老头也遏制不了节度使之乱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