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累死,也要和风沙血战到底!
“沙漠变绿洲”这几个字,在所有人心中都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我国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
这里常年漫天黄沙,荒漠面积更是有两个上海那么大。
春天的时候,老百姓吃饭都得拌着沙子,三伏夏日进入沙海之后,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然而我国斥资9亿将黄河水引入之后,曾经的沙漠已变成绿洲。
那么我国是如何完成这项壮举的?“沙漠变绿洲”又会给当地百姓带来什么影响呢?
沙海无情,民生艰难
库布齐沙漠曾经是一片荒芜而严酷的不毛之地。
在这1.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沙丘连绵起伏,狂风肆虐,空气干燥而炽热。
这里的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十倍之多,可以说是真正的“十年九旱”。
在这样一片恶劣的环境中,人们无法耕种,放牧也受到极大限制。
没有良田,没有充足的水源,更没有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当地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频繁的沙尘暴更是雪上加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困扰。
更糟糕的是,库布齐沙漠的存在不仅仅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计,更是我国京津冀地区的三大风沙源之一。
每当大风吹起,漫天的黄沙便会席卷而来,让远在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也饱受其害,成为悬在城市上空的一把利剑。
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加剧了当地经济的困境。
但更多的人,却怀着对故土的深厚感情,选择了坚守。
他们是这片土地最忠实的守护者,也是这场治沙斗争中最为重要的力量。
上世纪8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库布齐沙区的干部群众们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沙运动。
他们尝试在沙漠中种树、种草,希望通过植被的力量来抵御风沙的侵蚀。
然而,在缺水的沙漠中,这些努力收效甚微。
专家们意识到,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一创新方案,在当时看来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却为库布齐的绿色蝶变埋下了伏笔。
引黄入沙,绿色希望
2004年,“引黄入沙”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工程师们、施工队员们、建筑工人们,怀着改变沙漠命运的坚定信念,投入到这场艰苦卓绝的建设之中。
这项工程分两期进行,前后历时十年。
在这十年间,建设者们克服了无数个技术难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这一切,都需要智慧,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库布齐沙漠南部的杭锦旗地区,每年冬季都会遇到黄河水结冰的现象。
但上游的融水却无法正常流动,导致水位不断上涨,最终引发水灾。
但是,仅仅有水还不够。要让水留下来,就必须有树木、草丛来帮忙。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在沙漠中展开。
工程队在沙漠中种植了茂密的沙柳树林,它们存活率出奇的高,沙漠终于开始有了颜色。
人们意识到,要彻底改变沙漠的面貌,仅靠工程队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发动当地的群众,让他们也加入到这场治沙的战斗中来。
2013年,在黄河水的滋润下,当地居民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他们争分夺秒,抓住水源充沛的宝贵时机,在沙漠中植树、种草。
老人、妇女、儿童,所有人都投入到这场战斗中。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一棵一棵地把树苗栽进沙土里,用汗水浇灌着沙漠中的每一寸绿色。
沙漠新生,生态典范
水和树木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沙漠正在一步步地变为绿洲。
随着一个个淤地坝的建成,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被拦截下来,减少了黄河倒灌的风险。
与此同时,野生动物们也开始在这片沙漠中安家落户,库布齐正在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天堂。
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这场变革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多年来困扰他们的水患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农牧业的发展有了坚实的保障。
人们不再饱受风沙的折磨,反而可以在沙漠中尽情地养鱼种菜、耕田种地。
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昔日的贫瘠之地,如今正孕育着勃勃生机。
然而,面对中国治沙工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些西方国家却持有不同的看法。
英国的一些专家认为,沙漠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治理会破坏生态平衡。
他们甚至指责中国的治沙行为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
这种观点凸显了各国在沙漠治理问题上的明显分歧,反映出了不同的生态观和发展观。
更成功地治理了沙漠,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其意义堪称教科书般的典范。
今天,库布齐沙漠已经成为全球至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其治理经验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30年的治理为当地提供了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帮助10万群众实现了脱贫。
库布齐的成功证明我们能通过绿色植物的种植,战胜荒漠化,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
结语
参考文献:1.光明网:《从“沙害荒漠”到“沙海绿洲”》-2024-4-2
2.澎湃新闻:《央“视”内蒙古 | 荒漠→绿洲,“三北”工程启动40余年发生了哪些变化?》-2024-6-4
3.中国新闻网:《「2022打卡中国」库布其沙漠变绿洲:一场治沙人和黄沙的赛跑》-2022-7-29
4.观察者网:《《自然》提醒:中国沙漠造林或加剧水资源短缺,应选合适树种》-20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