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次听别人这样介绍某某:教学名师,正高职称,学科带头人等等。尤其把正高职称排头,用以突出其教学水平独树一帜。但知内情者对此难免有点难过,一个把重点班教成了普通班的人,却大言不惭地站在荣誉的最高位,是可忍孰不可忍?职称成了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标准,职称成了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教育难道不有点危险吗?职称本是人为贴在教育身上的,是教育的身外之物,现在反而成了左右教育的根本。有高级职称的就是好教师,无高级职称的就是落后教师,那想做好教师必须先评高级职称,这是什么歪理?
高级职称是那么容易评的吗?只要你个性强一点,有任何一个校级领导想给你穿小鞋,你终生与高级职称无缘。只要不给你做班主任(即使别人不想做也不给你做,理由可以千千万,评职称要有班主任年限),你连评高级职称的勇气和底气都没有了。如果你连一个区县级的优秀都没有(这种优秀都是由学校推荐的),你好意思张口说要评高级吗?但事实上就是有教师一辈子都没有评上过县一级的优秀教师。评高级职称对有些教师来说太难了,难到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教着书等死”了,难到一再追问自己是不是这个队伍里的人了。在这样的心态下,教师怎么有心情去理会教学水平这类“万花筒”里飞翔的野鸽?
于是有“胜利者”会站在道德至高点指责失败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谁踩着你的尾巴不准你评高级了?所有评审条件都是公开的,你评不上只说明你教学水平不够,能力不强,怨不得谁!于是这种掩耳盗铃式的骂街站稳了脚跟,背后跟着一堆帮凶,面目狰狞,全然忘记了自己那职称证书背后隐藏了多少肮脏。于是失败者还要老老实实当个弱者,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怯怯地缩在角落承担被鄙视的眼光。弱者就是无能,弱者就是有罪,弱者就该被审判。职称啊,你用什么魔力收服了教师的喜怒哀乐?
在这样一个评上职称就是合理,就是有水平的偏执教育生态中,弱肉强食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评不上职称,不光经济上受碾压,而且尊严上也要受侮辱、地位上也要受排挤。没有人同情弱者,墙倒众人推,弱者会被人无中生有出许多花边新闻,会被人添油加醋地找到之所以如此的理由。客观而言,设立教师职称制度的初衷不是让教师窝里斗的,是符合条件就可以评上的,是鼓励教师积极工作的,是为了打破平均主义的。但下面的和尚念歪了经,人为设制种种障碍,让一部分人享受荣耀,一部分承受耻辱,让合理的制度变成了不合理。
职称制度加剧了教师之间不必要的明争暗斗,严重的甚至闹出过人命,确实该认真思考、加以改进了。越来越多教师将工作重心偏向了评职称,有利于评职称的事抢着做,无利于评职称无人做,这极不正常。把教育还给教育,而不是把教育交给职称,更不是让职称的高低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