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只是健康的一种!

北风先生我姓西 2021-06-01 10:48:30

儿童可能患上许多童年的疾病,而的确他仍然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成年人可能摔断了骨头,却仍是非常健康的,因为身体有其自己的自我调节系统----免疫系统。

如果人生病了,可以说是免疫系统失效了,但是身体本身知道,某些身体的“不适”是相当健康的反映,身体并不把疾病视作疾病,而是作为经验对待,正如“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样失败只是一种经验而已。所以疾病只是身体的一种平衡做法。

如果我们想要研究健康或者疾病的本质,那么必须要了解人类意识与身体的关系。

也许你渴望健康,但是你却被医生诊断为癌症,而你从小就从各个渠道耳濡目染的确定了癌症=死亡,并由此的坚信这一信念,所以你在渴望一个与你信念相反的事,这就产生了冲突。

所以,如果你想要健康,却不断的以你健康不佳的现状、癌症必然死亡的信念与之抗衡的话,那么,这个信念本身就被建立起来对抗你想要健康的渴望,而引起额外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你似乎就是在要求一个不可能的事,因为渴望和信念没有统一。

因此,一个健康不佳的人应该被医生连同他与家庭的关系和他与环境的关系一并去看,只是现在大多数医生都机械化、工具化并且模具化了。

在这点上古人做的就非常好。

其中春秋战国扁鹊的四诊就是最好的解释:望闻问切。

《难经》第六十一难 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为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谓之巧。

因为望而知之就是观其五色,就能知道得的什么病,什么是五色?《道德经》第十二章有说过,五色令人目盲,因为世界上声色货利让人极目遐观,爽心悦口,但是乐之所在就是忧之所在,有益于身者必然有损于心,所以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和周遭环境大概就能判断出患者得的是什么病。

而闻而知之就是听患者说五音,就能知道得的什么病,什么是五音?《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音令人耳聋,因为音乐之类的消遣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并且让人欣喜,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留恋这些东西,纵性怡情,以为美观,那么很容易气阻神销,胸怀缭乱的,并且还虚度光阴耗费精神,所以根据平时患者的爱好和日常生活就能知道得什么病。

而问而知之就是要知道患者的五味,就能知道什么病,什么是五味?《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味令人口爽,因为吃饭是人们补充能量的重要手段,根据身体所需要甜淡适宜、甘旨调和,如果是未来贪口腹,好滋味,佳肴异物不胜数,如饕餮之流,那就容易一餐万金而不辞,并且舍近求远了,因为心中有无限滋味,在于思想的升华并非肤浅的物质,所以根据患者日常的饮食习惯就能知道得什么病。

而切脉而知就是亲自动手根据经验和患者的描述细心的检查看看病在何处再对症下药。

所以望闻问切在古代医生中是纲领的存在,从一个人的环境、家庭、喜好等全面了解后再结合身体的症状去诊断。

这个过程不但打开了患者的心扉并让他认清了自身的症状且又增强了患者渴望健康的信念,增加了信心。

所以,一个人的健康与疾病是与环境有着深层次的关系的,家庭、朋友、环境、幸福感等一直影响着人的健康。

所以,在环境中加入爱可能比任何药物和手术有用的多!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