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朱德最小的孙子被枪毙,康克清: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历史不陌生 2024-10-09 22:48:38

1983年秋,一位名叫朱国华的青年男子因触犯法律被判处死刑。

朱国华被执行死刑的消息传开后,可以说是举国震惊,原来朱国华并不是普通人家的后代,他出生在红墙之内,其爷爷正是国人敬佩的开国元勋-----朱德元帅。

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年代,开国元勋的后代竟然走上犯罪道路,是人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一时间,传言满天飞,传遍了大街小巷。

那么,身为“红三代”的朱国华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罪恶深渊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诱惑,让他将爷爷的教导抛之脑后的?

朱国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从出生起,就得到了家人的宠爱,不过朱老总虽然疼爱孙子却绝不娇惯。

朱老总经常告诉朱国华:“长大了要为人民服务,不要觉得自己是谁的后代就很了不起,一定要低调做事!”

在爷爷的精心教导下,朱国华性格乖巧,很懂规矩。高中毕业后,朱国华被分配到天津铁路部门工作。

工作之初,朱国华老实本分,领导都夸赞他:“一点也不像红三代,前途不可限量啊!”

此时的朱国华还牢记爷爷的教导,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下班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画画,几乎很少出去社交。

然而,时间久了,领导发现朱国华发生了变化,工作不用心,还经常迟到早退。

原来有人盯上了朱国华的出身,开始刻意和他套近乎,不但吹捧他,还带他去一些娱乐场所。

朱国华是在一个很规矩的环境下长大的,从小到大很多行为都受家人的限制,一段时间后,他品尝到了“自由”的滋味,于是开始放纵自己。

领导们知道事情的缘由后,很担心朱国华会在歪路上越走越远。于是,就劝说他:“回头是岸!”

但朱国华压根不听,反过来用自己的出身压制领导,为此领导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了障碍的朱国华更加猖狂了,他甚至开始做一些违反法律和道德的罪恶之事。

为了方便自己享乐,朱国华租了两层小洋楼,他和一些社会青年混迹其中,将家里弄得乌烟瘴气。

他们整日喝酒作乐,还一起看当时社会严令禁止的影片,因为没有暴露加上觉得自己出身于红色家庭,朱国华丝毫不懂得节制,他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后来,胆大包天的朱国华竟然参与聚众猥亵妇女,给几十名女性带出了身心上的伤害。

朱国华沉浸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却不知,所有的享乐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他忘却法律的威严就注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随着全国严打的进行,朱国华也被举报,随后被正式抓捕。

消息传到家人耳中时,包括康克清在内,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尤其是年迈的康克清,得知孙子犯法后,她悲痛万分。

同时康克清的愤怒也到达了顶点,要知道身为红三代,朱国华的行为不但有损家族的荣耀,枉费了其爷爷的教导,更对不起国家和人民。

就在家人伤心不已时,被抓的朱国华竟然还很猖狂,他否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这个案件在当时颇为轰动,为了实事求是,警方也是全力调查。

他们走访了朱国华的同事和领导,从他们口中,警方得知朱国华在工作中压根不作为。

随后警方又找到了那些“”受害者”,那些女子在警方面前展现出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她们声泪俱下地控诉朱国华的所做所为。

当证据摆在眼前时,人们才知道,根正苗红的朱国华在社会大染缸的浸泡下,竟然变成了十恶不赦的社会蛀虫。

朱国华还试图为自己辩解,甚至拿出身来给警方施压,可他并不知道,知道他犯罪后,奶奶康克清就已经放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除了他自己,没有人为他罪恶的行为买单,当判决结果下来那一刻,朱国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试图上诉,可结果依然是:维持原判。

此时距离朱老总去世仅仅过去七年,朱国华就因为忘乎所以,为非作歹被送上了断头台。

朱国华被执行死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看到了法律的威严和正义的力量。

对于孙子的结局,康克清自然很痛心,但她也告诉家人:“如果谁要是触犯了法律,做了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结局也是一样的!”

其实早在朱老总去世前,就曾叮嘱过康克清:“如果哪天后代们谁做错了事,你不要管,只要登报和他们脱离关系就好!”

所以康克清再三叮嘱后人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他们记住,权利和地位不是用来满足自己的私人欲望的,而是用来回报国家,为人民服务的。

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品质,他们不会徇私舞弊,更不会包庇一个罪犯,哪怕这个人是家人也如此。

这样高尚的情操,才是当代人应该学习,他们的大公无私和一心为国,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宝贵财富。

虽然朱国华案件已过去四十年,但它依然具有警示作用,那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钢铁般的定律:无论你是谁,只要违背法律,都要接受惩罚。

0 阅读:116

历史不陌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