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最神秘的特种小组,30人43分钟攻破千人防线,击毙阿富汗总统

容史百年 2023-09-30 16:55:01

1979年12月27日晚,一次斩首行动轰动了全世界。前苏联30人的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用43分钟攻占了由1000名军人层层把守的阿富汗总统府,将总统阿明打成筛子,其29名至亲无一幸免。

随后,苏联外围军队仅用了6个小时,就迅速拿下阿富汗各个重要据点,接着苏联宣布接手阿富汗政府。

消息一出,全世界为之瞩目,人们不禁在想阿尔法小组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竟在43分钟内,以5人阵亡的代价,突破层层防御,完成如此艰难的任务。

原来,阿尔法小组成立于1974年7月29日,是前苏联领导人从1973年劫机事件中吸取教训,专门成立的反恐组织。

起初,它的名字是“A小组”取俄文单词“AHTITERROR”(意为“反恐”)的首字母A,由于A为希腊字母中的阿尔法,所以也称为“阿尔法小组”。

在小组刚刚成立之时,其成员全部由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军官中选拔产生,因此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政治品格,都是有坚强保障的。

但是随着阿尔法小组的进一步发展,内部分工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克格勃中的“专精尖”技术人才逐步不能适应学科领域愈发宽广的特点。

而且随着冷战的升级,克格勃本身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下让本来就人手紧张的他们心怀不满。

久而久之,这种模式的劣势也更加凸显,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阿尔法小组开始转向社会招入特殊人才。

比如:无线电通讯、电子对抗、擒拿格斗、狙击员、潜水员等特定岗位人员,瞬间成为了“香饽饽”。

阿尔法小组人员筛选十分严格,年龄要求在25岁至27岁之间,还必须是高素质的军校毕业生,同时要满足空降兵的身体条件,才可以进入。

同时,小组实行全程淘汰制,防止有人选拔成功后产生“松口劲”“歇下脚”的思想,因此每次考核都是实打实来真的。

入队之后,他们还要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伴随着这种魔鬼式的训练和考核,阿尔法队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空前提升。

他们个个具备优良的单兵素养,一有紧急情况发生往往能够以一当十,令人见之生畏。

经过长时间的思想灌输,阿尔法小组成员都具备超强的服从意识及自我牺牲精神。他们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之时,无一例外选择集体利益。

而且他们配备精良,从头到脚无论是衣服、鞋子,还是枪支、匕首、手榴弹、无线通讯全都是特殊定制的。

在当时经济并不十分景气的情况下,苏联领导人对阿尔法小组的建设发展倾注全力。所以他们一经出世,从未失手。

此前,阿尔法小组都是以反恐为己任,从未参与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当中,但是当苏联与阿富汗之间发生战争,苏联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的危急时刻,苏联领导人启用了阿尔法小组。

最终,阿尔法小组不辱使命,三下五除二完成了斩首任务,一战成名,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这次斩首行动,不仅展现了阿尔法小组惊人的实力,也让苏联政府尝到了甜头。此后,他们每当有重要的军事行动时,都会想到阿尔法小组。

然而,这也令一些队员们心中产生了思想波动,他们认为频频参加境外的军事活动,已经违背了阿尔法小组当初成立时的初心使命。

但怀疑归怀疑,一旦命令下来,阿尔法队员们依旧遵循“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原则,总是在第一时间冲锋陷阵,一往无前。

比如1991年,在阻止立陶宛独立的军事行动中,阿尔法小组再次卷入其中,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不过,这进一步加深了阿尔法小组成员的怀疑,当苏联高层再次下达与反恐无关的命令时,小组先后两次拒绝执行命令。

而阿尔法小组公然抗命的结果就是,小组领导人被撤职查办,全体成员停薪两个月,并对小组进行了整顿。自此,一时风光无两的阿尔法小组顿暂时沉寂了下来。

1991年12月,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在国防军事领域的众多衣钵,阿尔法小组就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不过,俄罗斯无论在号召力,还是在民众的认同感方面,较前苏联时期都有不小的差距。阿尔法小组领导公开发表声明,将继续拒绝执行非反恐任务。

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和高级将领商量之后,决定将阿尔法小组依然放在重要反恐部队的位置上。多年以来,阿尔法小组在应对暴恐袭击、打击车臣武装势力、打击恐怖饭都等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阿尔法小组继续活跃在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场上,为俄罗斯政权的巩固、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而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各类媒体并未透露出阿尔法小组入乌参战的消息。

因此,有人突发奇想,倘若阿尔法小组跟随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境内作战,会有哪些惊异表现呢?

0 阅读:41

容史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