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地下党金凤英坐火車去哈尔滨,火车上,她发现有4个特务一直在跟踪她。到哈尔滨后,金凤英快速下车,可就在她下车时,才发现特务也跟着下了车。
1922春,在吉林女子师范学校求学的金凤英认识了有思想、有抱负的进步青年张耕野。时逢乱世,相同的志向让两位青年越走越近,两颗炽热的心也依偎在了一起。
1928年,金凤英、张耕野结为伉俪。起初,金凤英与张耕野二人的思想倾向于“教育救国”,金凤英在老家双城中学教书,张耕野在桦川中学教书。
在此期间,张耕野遇到加入共产党的老同学姚新一,受其影响,他的思想得到转变。
不久,张耕野加入中国共产党。夫唱妇随,1929年初,金凤英辞职来到丈夫身边,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张耕野、金凤英在桦川中学建立党支部,渐渐地,这里成为佳木斯地下党的“活动中枢”。
1934年,张耕野的胞妹,十六岁的张宗兰来到佳木斯投奔兄嫂。在张耕野的安排下,张宗兰到桦川中学读书。
受兄嫂影响,张宗兰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在同学间秘密传播进步思想,进行革命活动。
1935年,张宗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张耕野当选中共佳木斯市委组织部长,张宗兰当选市委委员,主要分管妇女工作,这一年她只有十八岁。
之后,张宗兰除组织妇女参加学习,支持抗战外,还协助兄嫂承担了许多临时性工作。在东北抗联前线,战士们经常会看到金凤英、张宗兰姑嫂二人运送被褥、药品的身影。
中学毕业后,张宗兰利用找工作机会,进入伪桦川县政府担任文书,她搜集了大量伪军情报,但因为身份特殊,张宗兰与兄长张耕野见面十分不便。
为此,金凤英常伪装成菜农,推着一车萝卜出城。收到萝卜,张宗兰将其挖空,里面放上情报,再由金凤英运进城,交给丈夫张耕野。三人默契配合从事地下工作事迹,一时间成为佳木斯党组织的美谈。
自1938年3月起,松花江下游一带的日伪集中兵力,开始对此地的抗日力量进行“清剿”。这是日伪的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他们几乎出动了所有部队,势必要将抗日力量消灭干净。
这次行动,日伪共抓捕了共产党员三百多人,松花江下游的党组织几乎被破坏殆尽。
同样,佳木斯地区情况也十分危急,市委多位负责人叛变,张耕野生死不明。危急关头,金凤英沉着冷静,她翻看丈夫平时的笔记本,终于找到了与张耕野一直单线联系的市委书记董仙桥。
两人见面后,董仙桥就对金凤英说:“现在情况十分危急,上级指示要立即转移联络员刘志敏,并销毁相关文件。”
这项任务仅靠金凤英无法完成,市委又叫来了张宗兰。就这样,姑嫂二人冒着极大危险将刘志敏转移到安全地点,并将重要文件全部销毁。
也在这时,日伪特务们顺藤摸瓜找到张耕野家,金凤英思虑再三,决定带上张宗兰、张宗民(张耕野小弟)和两个孩子回老家双城暂避,待局势稳定后,再回佳木斯寻找张耕野。
佳木斯到双城没有直达列车,姑嫂两人决定先到哈尔滨,再转车回双城。
3月19日,几人坐上了去哈尔滨的火车。刚一上车,从事多年地下工作的金凤英就感受到一丝不安,她发现在暗处有四双眼睛一直盯着她们。
可列车是单向的,带着孩子,姑嫂两人更不能跳车。“嫂子,下车我们尽力甩开他们。”张宗兰面不改色,悄悄地说。
下车后,几人专走小道,直到看不见四个特务,才入住天泰客栈。张宗民和两个孩子又累又困,很快便沉沉睡去。金凤英和张宗兰不敢睡,一直密切关注外面的动静。
令姑嫂二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火车上的四个特务不仅入住了天泰客栈,而且住在了她们隔壁房间。
门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两人像是同时想到了什么一般,对视一眼,金凤英拿出毒药,先喝了下去,又跑去水龙头前接了杯水,张宗兰接过,一仰头将药喝了下去。
“咣当”客房门被特务们粗暴地踢开,金凤英与张宗兰凭着最后一点力气冲了上去,为张宗民和孩子们争取逃跑时间,慌乱中,金凤英其中一个孩子被日伪活活踩死,张宗民和另一个孩子侥幸逃脱。
抵抗一段时间后,姑嫂二人药效发作,壮烈牺牲。牺牲时,金凤英三十七岁,张宗兰二十岁。
两人牺牲的消息在东北地区引起极大轰动,迫于压力,日伪在当地报纸上称姑嫂二人是因为家庭原因吞药自杀的。可天理昭昭,日伪难逃罪责,最终受到了人民和正义的审判。
如今,张耕野、金凤英、张宗兰等人的英雄事迹已被记入史册,并在纪念馆中展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向伟大的抗日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