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先送礼后举报!“违规”教师遇上“缺德”家长,网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趁热聊点 2024-09-13 11:09:52

安徽合肥的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教师节当天,某家长先给老师送礼,然后转头就举报该老师收礼,这波操作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此事件经过大致如下:一位家长巧妙地将价值不菲的礼物(五粮液+化妆品)送达至某教师所在小区的水果店,并打电话告知老师自取。

电话中,家长与老师的对话充满了客套,但这位老师并没有拒绝!整个通话过程被这位家长录了音,甚至还拍下了这位教师的家属前往水果店取礼物全过程的视频。证据在手,这位家长转身就将此事举报给了教育局,当地教育局回应:已知悉,全力核查。

看完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聊哥想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家长和老师都有问题!家长是道德问题,教师是违规收礼问题。我们先从这位老师收礼的违规行为来说吧。教育部的《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明确禁止了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严格要求。一旦违规,后果严重,甚至可能失去教师资格。之前已经有过很多真实的案例,比如沧州市的曹某某和阜新市的徐某某,都因为收受家长的礼品礼金而受到了处分。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教师收礼,不仅要受党内警告和行政记过处分,甚至停职停薪。那么这件事,很明显的是被人“做局”、“下套”要将这位老师收礼的行为进行举报。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被人恶意这样下套,是否可以免以惩罚?如果该教师违规收礼行为做实,那是不可能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听听这位家长和老师的通话录音,该名老师明显没有拒绝,“你这么客气,我都不好意思了”,言外之意:你这么客气,我不收下都不好意思了。

正所谓,一个手巴掌拍不响,你不要我怎么送得出去!行贿和受贿是相互自愿、知情的前提下,送礼和收礼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身正”,就不会给小人有可乘之机,更不会有这出被“做局”的惨剧。教师节家长、学生送礼很常见,但是这次的礼物是“酒”和“化妆品”,与简单的节日贺卡和祝福辞有明显差别。更何况在被家长恶意下套后,对方手里的证据齐全,正应了网友那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其实,电话中家长没告诉送什么礼物,当老师接到家长送礼的电话,如果及时告知家长:“我不要,请你收回”,或许就没有后续被家长举报的事情。这么看来,这位老师被做局、被举报,一点不冤,守不住底线咎由自取。

我们再来聊聊这位家长。

网友对这位家长行为的评价,用两个词概括就是“缺德”、“阴险”。当然了,这位家长的孩子在学校是否真的被这位老师刻意针对我们不得而知,如果单纯的就是为了举报,那心态上有一定问题,说得严重点,这是道德问题。你现在是赢了一时,但却输了两世。以后自己在单位可能被孤立,领导和同事会时刻防着你。孩子在学校从此开始自生自灭,没有哪个老师敢管敢理。原本什么都不送大家都好好的,故意做局、下套最终输的是自己及孩子。就算最后这位老师确实为收礼的违规行为买单了,但做局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旁人对你的看法将会发生180°转变,严重点没人敢与你相处,处处提防,一想到你的行为,别人后背都会发凉,可见结局是“双输”的。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此事件中,教师定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对于家长的行为,我们作为局外人,她的初衷我们不得而知,但很明显是不地道的。

自愿送,又故意留证据进行举报,这算不算“行贿”呢?没有坐轿的,就没有抬轿的。如果教师拒绝了一次收礼,就不会有人送礼。如果教师收了一人的礼,那便有无数人送礼。送了一次轻的礼,下次便会送重的礼。既然要送礼,就必然有攀比。送礼的家长心里不平衡,不送礼的家长心里很忐忑。为了孩子,家长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左右为难。便有了这以恶制恶的结局,所以,唯有不送礼!没守住底线的教师遇上故意做局的家长,这是今年教师节最扎心的一幕,希望送礼、收礼从此不再有,还教育一片清净!

2 阅读:327
评论列表
  • 2024-09-13 18:05

    一个缺德一个缺心眼呗,虽然涉嫌受贿,但是行贿一样是犯罪行为

  • 2024-09-16 08:29

    后续这个家长估计会被孤立,别的不谈,这种人心理极其阴暗,不适合交往,,,,

趁热聊点

简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热点还得趁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