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6次增兵10万人,出动五个王,损失上万人马!公然对抗太平天国的包村之战

历史杂谈驿站 2023-02-07 00:15:53

1861年(咸丰十一年)九月,,太平军先后破浙江绍兴、诸暨,一路所向披靡。可是,在一个叫“包村”的小地方,太平军却遇到当地民团的顽强抵抗,无一人投降太平军。

为了占领这个不起眼的包村,太平军先后6次增兵,兵力最多时一共出动五个王,10万将士,经过数次鏖战后终于夺占了包村,太平军却损失了上万人马。

包村之战的背后原因

包村之战,算不上什么大型战役,它在太平军征战史上也许只能算是一笔,没有什么“浓墨”。但是这场战役,却是太平军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太平天国当年以拜上帝教为“信仰”,金田起义时获得了大量贫民的支持。

纷纷加入太平军的贫民们,他们所憧憬的美好生活,正是太平天国推行的“人人平等,天下之田,天下之人同耕”理念。

正是为了这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多贫民都不惜跟着洪秀全抛头颅,洒热血,摧毁腐朽的清王朝,试图重新建立一个美好的“人间天堂”。

但是,太平天国的这一理念却得不到江南广大中产阶级的支持。因此,太平军越往南打,“群众工作”越难做,当地土豪士绅都响应清政府的号召,自行组建了不少民团来抵抗太平军的推进。

更可怕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当时虽然不断取得了巨大战果,可是在这一胜利过程中,贫民们却失望地发现:太平军所占之地,穷人并没有分到赖以生存的田地。

换句话说,太平军到来之后,底层百姓的贫穷状况没有迅速得到改变!他们唯一改变的就是:以前的生活是拜神佛和孔圣人,太平军来了之后变成了唱“天父赞美诗”。

在这种情况下,江浙一带的广大普通百姓对太平军都有着很深的抵触心理。

“白头军”领头人:包立身,在当地被称为“神人”。

当太平军攻占了浙江诸暨后,便开始对该地方征税用于军队开支。可是诸暨的包村却拒绝编门牌,不肯更换身份,出现了很多抗税的事情,甚至还有人把太平天国封的地方官员杀死。

这种公然对抗天国政府的行为,自然是太平军无法容忍的。出现了杀害太平天国官员的事情后,太平军第一次就派出3000人马前往包村镇压。

包村这个地方,当时有一个叫包立身的24岁富农,可能论生活条件他还算不上什么地主,但却极度仇视太平军。

包村人提前得知此事后,便推举包立身为统领,自行组建武装对抗太平军。而包立身利用包村人害怕太平军的心理,很快就拼凑了一支地方武装,并统一服装“白衣白旗”,对外号称安东义军,又名“白头军”。

严格意义上来说:包村的这支“白头军”并不属于我们熟知的“团练”!因为他们并不服从清廷指挥,而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地方武装,不过他们现在反抗的不是清政府,而是太平天国。

包立身生于1838年,是浙江诸暨包村当地人。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并不多,只记录了他“性悍鲁,笃信神仙,节食茹素,夜则结跏趺坐”。

就是说这个人生活习惯与众不同:他半夜不是躺着睡觉,而是像高僧一样,喜欢盘腿坐在床上休息,直到天亮。

正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让全村人都坚信包立身前世就是“神人”,可以带着大家挡住太平军的进攻。

还别说,这个包立身打仗确实有一手:太平军第一次进攻就吃了大败仗,村子都未能跨入一步,被“白头军”打得连连后退。

而且包村这个地方地形很特殊:四面环山,只有一条道路可以进村。包立身便凭借着这一有利地形,每次都是以静待动,伺机攻击太平军。

太平军后撤期间,包立身还经常率众外出偷袭太平军的驻地,并四处张贴“布告”,号召远近地主豪绅一起对抗太平军。

一时间,包村周围的地主士绅闻讯后纷加入“东安义军”,他们也不想自己和家产都落入到太平军手中。

就这样,“白头军”和太平军相持八九个月,大小战斗打了数十次,太平军始终没能占到便宜。

太平军攻克包村,全村一万多人几乎全部阵亡!

太平军多次“围剿"失利后,也终于激怒了太平军高层立誓:“不破包村不还”。太平军高层原以为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子,压根不需要大动干戈。

但包立身的所作所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情况下,太平军开始从杭州、宁波、金华等地调集了10万精兵,连营五十里,把小小的包村围得水泄不通。

太平军尝试改变战术,先占领外围所有据点,切断包村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并切断包村的水源。

据史书记载:正时正值大旱,包村附近的溪水本来就很小了。而太平军又把上游的水源截断,从而导致包村里面一滴水也找不到。

包村附近有一些水井,但太平军早已经把尸体扔到了这些井里。包村人冒死穿过太平军火力网来到这些井边,打出来的水也腥臭不能饮。

除此之外,太平军还切断了包村的粮道。经过这样一番操作,包村真的变成了一座小小的“人间炼狱”:里面的人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打仗了。

但就是在这种不利局面下,包村人依然没有一个人出来投降。与此同时,太平军开始日夜挖地道,逐步打通了进村的地下暗道。

1862年7月27日,太平军“穴地而出”,对包村发动了最后的总攻。战斗中“白头军”统领包立身和妹妹包美英退守马面山,后来皆战死。

据一些史料记载:包立身是被太平军的大炮轰死的,而妹妹包凤英是因为力竭自刎而死。战斗中,全村一万多人几乎全部阵亡,史书记载:“阵亡殉难官绅男女统计14077名”。

结语分析

太平军虽取得了包村之役的最终胜利,但整个过程却让太平军颜面扫地。小小的包村,竟然让身经百战的太平军连败五战,最后还是在太平天国来王陆顺德的亲自部署下,最终才攻克了包村。

来王陆顺德勇悍无比,意志坚定,曾经多次击败“常捷军”等洋人雇佣军。天京沦陷后,他也成为太平军最后的一个重量级领袖。

后来来王陆顺德因叛徒出卖被凌迟处死,但他死前仍谈笑自若,脱下自己的衣服向狱卒换酒喝,可谓是英雄一世!

这场战役最有争议的地方,就是到底死了多少人?

很多史料的记载都是不太完整的,有些数据也是互相冲突的。《清史稿·忠义传》里说包村之战死亡几十万人,感觉有一些夸张了!

太平军先后应该是出动了十多万人,最终损失将士上万人,收益几乎为零。而这场战斗,和当时太平军一路高奏凯歌形成鲜明对比,这才让后人记忆犹新。

可惜的是:包村之战的这次磕绊,还是被太平军高层给忽视了!

如果他们这个时候意识到危机,及时调整治理策略,安抚好民心,太平天国可能还有救(1864年天京沦陷)。

毕竟,只知道一味地靠武力攻下地盘,却忽视了有效的治民方略,只会导致血腥历史不断地轮回和重演。每一个王朝轮回时发生的战争,其实都是天下百姓的悲哀。

图源网络,侵删。

0 阅读:135

历史杂谈驿站

简介:青春还未开始,路已经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