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到底是普鲁士最后的军魂,还是孤注一掷的“家丁”?

历史杂谈驿站 2024-09-17 08:53:54

二战后期,党卫军部队出现在战场上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也越来越大,一度接替国防军成为大规模战役中的德军主力。

与此同时,希特勒也把最好的装备给了这些党卫军部队。

必须承认:这些党卫军部队的战斗意志确实高国防军一筹,有些党卫军部队甚至死战不降。

希特勒的“家丁”

党卫军前身是希特勒的个人卫队,因此从组建之日起就深得希特勒信任。

众所周知,希特勒起家靠的是冲锋队,但血腥的“长刀之夜”后,希特勒便亲手斩断了自己的这支嫡系组织。

而党卫军崛起之初,也兼并了冲锋队的残余“忠诚之士”。

因此,最早的党卫队就是希特勒卫队和冲锋队残余的结合体,简直就是“家丁”般的存在。

如果说这支部队不是希特勒的嫡系,那就没有嫡系一说了。

党卫队能在二战时期迅速发展,自然少不了希特勒尽心尽力的亲自栽培。

早在二战之初的波兰战场,武装党卫队便出现在战场上。

虽然当时党卫队实战经验严重不足,甚至一度遭到国防军上下的嘲笑,但只有希特勒自己心知肚明:这只是大棋盘中的开局一小步而已。

因为在希特勒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忌惮着那些国防军高级军官。

虽然他全面掌控着德国军事武装,但并不信任那些传统的普鲁士军官。

因此,他准备以党卫队为契机,去打造出一支完全忠诚于自己,纯“雅利安血统”的党卫军。

在希特勒的有意安排下,党卫队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组织,最后变成了党卫军。

特别是战争中后期,随着希特勒本人和很多国防军高级将领的分歧,党卫军的装备和规模日新月异的速度加快了,成为可以比肩国防军的一支野战军种,再也不是一支卫队了。

作为纳粹德国最后的精英力量,党卫军成员被精心挑选,成员也更年轻狂热。

他们在战争中必须扮演多重角色,可以是集中营冷血的看守,也可以是嗜血的战斗机器。

成员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点:狂热!

党卫军除了那些“纯雅利安人”外,后来还涌进了很多被纳粹征服的仆人。

很多被纳粹征服的小国和族群,不少背叛者也都以党卫军的名义组建了各自的伪军。

他们和那些纯“雅利安人”并肩战斗,与自己的祖国为敌。

说起来很多人不信,守卫柏林帝国大厦最后投降的,有三分之二的德军士兵是外籍党卫军。

那些外籍士兵大部分来自党卫军第11装甲掷弹师“诺德兰师”,这种情况当时让苏联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只要贴上“党卫军”标签,一切散兵游勇就变成了狂热的杀人机器,这就是希特勒善于“洗脑”的恐怖之处。

正因为如此,战争后期那些党卫军也结局悲凉,盟军和苏军都认为他们是战争“刽子手”,不是真正的军人,自然也不能享受正常的战俘待遇。

结语

希特勒自杀后,党卫军们的信仰也瞬间崩塌了!

他们所谓的忠诚,在后世看来可能就是一个“疯狂炮灰”的警示笑话。

图源网络,侵删。

1 阅读:107
评论列表

历史杂谈驿站

简介:青春还未开始,路已经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