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恩昌:再忆《临朐县报》兼说王兆亮考证

张哥文化 2024-09-06 09:42:45

再忆《临朐县报》兼说王兆亮的考证

作者 | 冯恩昌

《临朐县报》, 1958年五月一日创刊,我正在沂山东麓大关公社池子小学任教,我那年23岁,正是青春似火的时光。在小山村最南头一个宽敞的大院里,教着20多名山村孩子,他们都是庄户人家儿女,非常听老师的话。对教学生活慢慢适应下来,学生轮流管饭,山里人对老师特别尊敬,吃得非常好,水饺、面条、煎饼都能吃上,教学工作很轻松,每天完成备课后,不是读书就是写作。叶圣陶的《倪焕之》小说对我影响很大,还集中力量读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巴金的《家》《春》《秋》一气几天就读完了,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也对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同时读了唐宋古诗,受到很深的启发,产生了写作兴趣,便学着写起古体诗来。

我从事文学创作,《临朐县报》的创刊,对我影响极大。一发启事我就订阅上了,四开小报,设有文学园地,通俗易懂,很有大众化的味道。于是我在学校里有了闲空,就写民歌寄给《临朐县报》。当时我写作愿望不高,觉得一个庄户孩子,写出诗来能变成铅字,就万幸了。临朐报最早采用的《水库谣》:“一杆红旗坝上飘,钢筋铁骨筑得牢/哪怕洪水天上来,五湖四海装得了。”接到报样喜得我蹦了高。自己作品成铅字的梦想实现了,对我人生前进的方向点亮了一盏灯,对心里不满意山里教学的那片阴云一扫而光了,向前看是万里无云的晴朗蓝天。报上登稿开了头,写作的劲头越来越大,报上接连不断登我的小诗。下边举例几首:

浇水谣

排排水车张开嘴,呼呼转动白浪飞。

郎朗晴天下大雨,庄稼长得油油黑。

绿竿稍稍挑白云,好似南山青松林。

沤肥小调

六月花好人欢笑,沤肥季节来到了。

红旗插在村稍稍,锨镢嘎嚓铲杂草。

笑声追着歌声跑,肥山顶碎白云了。

男女社员忙不停,肥山抖着绿胡笑。

选种

清风吹吹卷麦浪,村村社社选种忙。

好树才能开好花,好种才能长好粮。

治山姑娘

一层层梯田接蓝天,一圈圈流水像银环。

治山姑娘绕山转,好似仙女玩花船。

这些小诗都发表在《临朐县报》上,据我了解是陈万增编辑编的。他很有文学水平,我们后来,他是青州市报道组长,我是临朐县报道组长,我们也是好朋友吧。他写的一篇纪实散文登上了人民日报,在全国产生影响。

近日读了王兆亮先生,对临朐报的考证,觉得他不辞劳苦,费了很多工夫,把县报的出刊和停刊,资料几乎搜集全了,这是一大功绩。他介绍保存县报完好的是原报记者张在湘先生,他从临朐报社去了大众日报社工作,后来我干了县委新闻秘书,同他很早就联系上了,对我帮助很大,有着许多友谊来往。本来我订阅的临朐县报是很全的,可在“文革”破四旧时全部烧掉了。

《临朐县报》,这张建国后我县办得第一张报纸,还是很成功的,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对我的影响很大,教益很深,我的文学创作一直能坚持下来,与这个基础很有关系。我的一生能够走进新闻文化行业,这是一道闪闪发光的金桥,我永远铭记在心。

临朐县报为我登的小诗,现在看来十分浅薄,但乡情味道很浓,也很形象化,代表了我的乡土诗的风格。今天回忆起来意义很大,这是我创作成长的基础,闪光的起点,如果没有县报的支持,也许没有今天创作的成就。

冯恩昌,曾任临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32部,《糖葫芦》《故乡蝉歌》入选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

来源:书香临朐

0 阅读:0

张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