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抑郁症》一书中,有个女孩的故事,令人心惊。
5岁那年,女孩爸爸被迫下岗后,开始创业。
创业之路,磕磕绊绊,家里,有很长一阵子甚至都没有收入。
这时,妈妈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女孩身上。
从全程盯着她看书、写字、画画。
到情绪失控,言语辱骂女孩,甚至仅仅是因为女孩没有背下来九九乘法表,就在教学楼前对女孩进行掌捆。
就这样,原先活泼开朗的女孩,情绪越来越遭。
焦虑、暴躁、头痛、失眠、重度抑郁接踵而至。
女孩妈妈的做法,就是典型的父母在向孩子“借运”。
这些父母,因为自己被负能量困住,无法燃起自己对生活的希望,所以他们会强行将自己的愤怒、焦虑、恐惧、委屈转嫁到孩子身上。
似乎,只有强行把孩子拉到和自己一样的处境中,他们才能感到舒服、释放、平衡。
心理专家李雪就曾感慨:
“有着父母,通过吸食子女的能量,来洗涤自己的灵魂。”
然而这些父母却忽略了,孩子的运气一旦被借走,就无法再焕发出该有的生命力。
曾在一档节目中,看到一位青春期的女孩,在控诉自己的妈妈。
女孩说:“我的妈妈,长了一张生气的脸,她的嘴巴里,永远说不出快乐二字。”
从早到晚,从子女到朋友,从超市的鱼到路边的狗……
世界上,似乎没有一件事儿能入得了这位妈妈的眼。
而持续不断的抱怨,也让女孩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是要像隔壁小王一样不学好,以后去扫大街么?
邻居这家人,没事儿养什么狗,自己都养不活。
这个卖鱼的光会缺斤少两了,怎么现在到处都是缺德鬼啊?
……
女孩说,自己似乎就是妈妈的情绪“垃圾场”。
自己,永远没办法像身边人一样,获得父母的课业指导,和情绪疏导,而且只要一和妈妈说话,她的世界里,似乎就没了光。
小时候,女孩原本也是十分乖巧懂事。
只是,慢慢的,她一和妈妈说话,情绪就能被点燃,母女俩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无奈之下,女孩甚至故意去染头发、去逃课、去跑网吧。
她说:“上不上大学,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只要能躲开我妈,就行了。”
看过这样一句话:
“父母的抱怨,会在孩子心里留下灰色地带。”
那些看问题消极的妈妈,自己看不见生活中的光亮,也让孩子的头顶笼罩着乌云。
因为感受不到爱,孩子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这些孩子,要么是向内封锁自我,要么是向外叛逆出逃。
如果你发现,自家孩子,也正在变差,你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些向孩子借运的事?
比如:
你有没有把孩子当成情绪的垃圾桶?
你有没有常常当众指责孩子,打压了TA的自尊?
你是不是习惯性哭穷,觉得自己过得不好,是因为有了孩子?
你会不会有意无意在打压孩子,从而彰显自己的权威?
你是不是总在在无视孩子的想法,进而想要控制孩子?
如果有问题,请给自己提个醒,别让自己借走了孩子的运气。
在接受采访时,马伊琍说,《我的阿勒泰》中有句台词特别打动她:
“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啊。”
这是整部剧的灵魂,也是身为母亲,女主人公张凤侠最让人佩服的地方。
丈夫去世,张凤侠一个人在草原上生活。
但是,人们却从未在张凤侠的脸上,看见一丝愁容。
她不仅对生活的热情,丝毫不减,而且对女儿,她总是宽容和宠爱的。
她开了一家小卖铺,经常会有人赊账,她不气也不追要,永远相信人性的美好。
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总是闹脾气,她却能四两拨千斤,让老人家开开心心。
女儿因为弄丢了奶奶而自责,她云淡风轻地说:
“我经常把她弄丢,再捡回来不就好了。”
女儿睡觉时床榻了,大声喊她,她淡定地说道:
“又不是天塌了,还能影响我睡觉?”
她身上的机智洒脱,宽容松弛,不仅让她自己活成了一首诗。
也让女儿,不管遇到什么,都能安定豁达,还长成了梦想里的作家。
莫言曾说: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但母亲的乐观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有人身处阳光当中,却只能看到夜晚的黑暗。
有人每天为了得到“六便士”已经用尽了全力,却始终朝着头顶的“月亮”去努力。
这样的人,会给自己能量,也会给孩子电量。
为人父母,不管多累,请给孩子营造一种积极的成长环境。
生活在光亮里的孩子,就算有一天被黑暗所包围,也不会畏惧黑暗。
因为内心的光亮会源源不断地给他提供能量,让他有能力与之抗衡。
所以,尽可能把阳光种在孩子心里,这些,Ta才能活得更璀璨。
一个孩子,能走多远,和父母的精神供养,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在亲子教育中,通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从今天起,为了孩子,请好好滋养自己。
只有你成熟了、成长了,孩子才能更爱自己,活出生命的价值和希望。
1.自我觉察,做好负能量管理
在心理学上,有个“踢猫效应”。
是指当我们把负面情绪传递给身边人时,就会产生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最终害人害己。
压抑的家庭坏境,会吸食孩子的能量,让孩子在无尽的黑暗中渐渐枯萎。
所以,我们要学会提醒自己,不要什么话都对孩子说。
孩子还小,承受不起父母情绪之重。
学会“负能量管理”,才是你走向成熟的关键。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拨开情绪的迷雾,静下心来去思考问题、解决纠纷。
学会自我觉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化解郁闷,你和孩子都能更快乐。
2.自我赋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学家李玫瑾曾说:
孩子的行为,基本上就是父母行为的一个折射,折射出父母的水平。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容易看不见自己的问题,继而喋喋不休地去责怪孩子。
殊不知,孩子是何模样,看父母就知道。
育儿即育己。
孩子的成长,对于我们每个成年人来说,都是最大的挑战。
挑战的不仅是我们的耐心,还有我们的眼界。
把自己还原成一颗种子,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
说不定,既能给孩子带来成长,也能让自己形成突破。
3.允许犯错,做好彼此的支持
网上有个问题:“最好的感情是什么?”
有个回答很暖心:
一起对抗平庸,一起披荆斩棘,一起克服柴米油盐,一起面对生老病死。
其实,在育儿的过程中,伴侣是你最好的帮手。
实在累的时候,去寻求伴侣的帮助,去和孩子非暴力沟通,或许,也能拉自己一把。
要记得,这个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松懈。
给自己留个喘息的空间,彼此间的关系,或许可以更融洽。
一个人,只有感受过父母的欣赏和爱,见识过天地之大、自然之美,体验过发自肺腑的快乐。
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充满宽容、信任、鼓励、趣味、积极向上的家庭,永远热烈活着的父母,才能给孩子的心灵注满阳光,时刻为孩子充电、给孩子蓄能。
所以,从今天开始,停止向孩子借运,试着把洒脱乐观的态度,传递给孩子。
如此,孩子才能在与生活的对抗中,不屈不饶,豁达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