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龍云之子
汉字“舉、譽、與、輿、興”五个字,上古先人造字时,都隐含有“四只手”合力共同抬举的本意。汉字简化后,把合力的“四只手”都给删除了,今天少有人领会到其中众人合力抬举的深义了。
众人四手抬举之意
举(舉):众人的合力推举,提升人物的地位。
誉(譽):众人的口碑赞誉,提升人物的声誉。
與(與):众人的钱物资助,提升人物的势力。
輿(车):有了车輿的承载,提升人物的速度。
兴(興):众人的同心同德,促进族群的兴旺。
众人对言者或贬或褒的片面抬举,可以提高言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却不是事物的本质。
一个歌手,得到众多粉丝的喜欢,而成为歌星;一个博主,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而成为网红;一派学说,得到众多同志的共鸣,而成为某个主义。都是众人合力抬举和吹捧的结果,是由合力而形成的整体放大效应。
这种舆论效应,正是上古老子所言的“数與无與”,自人类文明始,这种社会舆论效应就已经存在,并随着民众数量的增加,各派学说和观点的层出,以及传播技术的进步,舆论效应在急速加剧,却不是事物的本真,致使错误消息(Mis-infomation)充斥在互联网。
《老子》的“数與无與”
《老子》曰:“與非也,故至数與无與。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重解这段文字:民众对侯王片面的“抬举”,不是侯王本来面目(與非也)。众人各种片面的“抬举”,缺失了各要素之间的无形关系,所以,不是整体系统的评价(数與无與)。所以,对于一块石头,既不要想象为玉石般光润圆滑(碌碌),也不要想象为石头般尖锐硌手(硌硌)。
片面的圆滑和片面的硌手,是人为放大的局部认识,都不是事物整体的意义。“高贵、下贱”是割裂分散的有极,“碌碌、硌硌”是对立分散的有极,民众各色片面的吹捧和抬举,加大两极的分化,都破坏了对事物的整体统一性认识。
帛本《老子》为“数與无與”,王弼本为“数舆无舆”,其他本为“数誉无誉”。无论是众人给予的“数與”,还是车舆各组成部件的“数舆”,还是众人赞誉的“数誉”,是众人对事物局部的不同认知,是对事物片面的定义和描述之“名”。由于普通众人只看见事物分立的要素(只见树木),而看不到各要素之间的无形关系(不见森林),所以不是事物整体的真实情况,是“无與”。如资本市场片面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利好,众人则抢购股票,为做多。利空,众人则抛出股票,为做空。股票市场上股价的波动变化,并不是企业实际经营的真实情况。
要素:树木 ; 整体:森林
这是《老子》讲“数與无與”的本意。现代系统论的基本观点:“系统整体大于各要素之和”,分割的各要素“数與”或“数舆”或“数誉”之和,都小于其整体系统效用。2500年前的老子,就在阐述现代的整体系统论观点:
1、众人抬举吹捧的“数舆”,都是片面的要素认识,而不是事物整体系统的本真;“数舆”概念类似今天的羊群效应。
2、众人的合力抬举,会产生对事物认识的放大效应,即市场整合规模和泡沫效应。
“数與无與”其实是把双刃剑,四个人抬轿子相互配合的好,而且方向对,会形成有效的合力。如果四个人配合很差,或者方向错了,反而会产生负作用,甚至会颠覆。
先秦时期,杨朱站在“民”的立场、墨子站在“社稷”的立场、孔子站在“王”的立场,三者以各自的立场和背景,分别定义了“民、社稷、王”各异的思想体系,分别得到共鸣的民众和学者的追捧和抬举,而成为先秦三大显学,这是“名”之母所产生的不同学说,即“名异”的思想产物。先秦学说,皆以“道家为宗,名家为母”,派生出三大显学:杨朱、墨子和儒家学派,再派生出诸子百家。
韩非,作为当时的学问大家,在其《韩非子·显学》中指出:孔墨之后的儒墨显学是“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儒墨十一派都自称是孔墨真学,但都有不同的取舍和解释,到底那家是“定世之学”?再往上溯,孔子、墨子二者皆自称源是尧舜之真学,而儒墨二者理念相背,到底孔墨谁才是“诚”?再往上溯到三千年尧舜之前,都已经无法找到可以验证的学问了。所以,韩非推论儒墨之学皆是“愚诬之学,杂反之行”。
先秦时期的韩非,就已发现名异所生的三大显学存在理念相背的真伪大问题。韩非之问,实为显学界的顶峰之问,至今已经二千多年,理论学术界都在刻意回避这个学术大问题。当时的显学大家都不能上溯回答该问题,其后来衍生的诸多徒子徒孙们,也就更加回答不了。
现代庙堂里的“理论家”,网络上的“网红”,各式讲台上的“大师”,各抛出其三板斧论点,凭不烂之舌和媒体传播的流量,总是可以在无穷的韭菜中共振出众多的共鸣者,即使是Misinformation亦然,只要信的人多了就成为“真”。社会舆论的肇事者,普遍缺乏整体的系统思考,只是以片面之辞与追捧者共鸣,皆不是事物的本质,不是先王之道的“定世之学”。
舆论,对现代社会的效应
现代资本市场,是“数與无與”的典型案例,追捧者众多,就是个多方市场,追捧者少,是个空方市场。舆论可以左右资本市场,发布利空信息,股价下跌;发布利多信息,股价上涨。普通民众可以在公共舆论中得到的各种片面的信息(数舆),但并不知道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也无法判断片面信息的真假,这些诸多表象信息都不是企业实际经营的本质(无舆)。只有真正了解企业经营本质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资本市场的最后赢家,而被舆论左右的民众,则沦落为被收割的韭菜。
《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在对普通民众而言,所谓的贤者,仅仅是对事物要素有片面了解,会对局部有较深刻的认识,是某局部的专家,由于这些专家缺乏整体系统思考,并不知道事物无形的本质,必然是误导民众的“砖家”。贤者缺乏整体系统思考,是个别专业领域的专家,但对于复杂系统的而言,其认知是有严重局限的。所以,《老子》告诫民众:“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后人不懂老子,把老子对民众的一片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以为老子在“愚民”。
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创新,企业经营的本质也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企业这四只无形的“创新之手”,共同抬举企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一个严重缺乏创新的市场环境,其资本市场必然是一地鸡毛。
现代网络媒体,也是“数與无與”的典型案例。众多的网红大师充斥在网络平台,分别站在不同立场,以其局部片面的认识在各式平台上收取“智商税”。口若悬河的各种观点,其实都是分立的二元眢论,分别得到各色民众的追捧和抬举,经过网络这个超级放大器的传播,二元对立观在加剧民众的割裂和矛盾。原来的同窗好友,因为对立的观点彼此拉黑,成了口诛笔伐的对手,二元论思想的泛滥,致使社会加剧割裂。
近二百年来,西方科技和经济理论,都是基于还原主义要素观发展起来的,严重缺乏整体的系统思考,普遍是二元分散眢论。无论是左或右的思想,都是对立分散的思想体系,分别得到不同民众的抬举和追捧,而形成对抗的势力。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放大,激化思想对抗和分裂。原来的全球化市场被割裂,原来和谐的企业和员工关系形成对立,和谐的生产关系遭到严重破坏,致使经济下滑,失业人群激增。
在信息闭塞的商业社会,只有极少数人通过信鸽和电报掌握信息交互的通道,而大多数人只知道有形生产要素的价值,这个时代经济殖民的特征,是少数人利用信息优势,抢夺和控制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等有形生产要素。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少数人控制信息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掠夺方式已逐渐失效。破坏生产关系,造成对手整体系统失效,打压创新,抑制对手经济增长,对整体“一”内在关系的破坏,对创新“一”的压制,其手段比明抢暗夺还要凶险。
结束语
2500年前《老子》的“数與无與”,指出众人抬举的舆论并不是事物的本质,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所产生的片面结果,不同的立场派生出不同的理念。舆论是把双刃剑,需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其“正”的一面,抑制其“负”的一面。
当下的网络,充斥分散对立的舆论,在激化内外部矛盾,割裂整体系统的连接关系。个别“国师”文人,居然把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变革创新者(商鞅)污蔑为坏人,是对变革创新“0-1”的否定,不思进取的文化界缺乏对创新之“一”的激励,社会必然失去创新的动力,这种迂腐的文化势力已经存续了二千年,今天依然很强大。
对整体之“一”的割裂,对创新之“一”的压制,都不是上古《老子》之道,是居心叵测的分裂和堕落的文化内涵,国人当群起而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