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那秦国是怎么来的?为何最后能一统天下?

道远文史 2023-03-27 10:08:36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于牧野大败商军,商纣王眼看大势已去,于是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延续五百余年的商王朝就此灭亡。

随后,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西周建立初期,周武王所面临的政治形势非常严峻,为安抚殷商遗民,稳定天下百姓,周武王决定采取分封诸侯的方式。

本次分封的诸侯主要有四大群体:一是远古圣王的后裔,二是功臣诸侯国,三是殷商后裔及其监督者,四是血亲诸侯国。

加上那些没有被史料记载下来的小诸侯国,当时天下的诸侯国加起来大约有一百余个。

然而,在这一百余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里,并没有出现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那么,秦国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又是如何在春秋乱世中一跃崛起,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呢?

01 秦国到底咋来的

秦国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颛顼(zhuān xū)大帝。颛顼大帝乃是黄帝孙子,即大名鼎鼎的“三皇五帝”之一。

颛顼大帝的后代,出了一个名叫“女修”的女子,相传,女修吞了一枚玄鸟蛋,然后生下了儿子大业。(当然,这就是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听听就好)

大业的父亲到底是谁我们不清楚,不过,除去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可以肯定的是,大业才算是秦国的先祖,同时也是赵国的先祖。

大业这个人历史上记载不多,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大业的儿子伯益,大家伙一定不陌生。

毕竟,伯益在历史上也算是做了一件对后代影响非常深远的事情:那就是和大禹共同治水。

由于伯益协同大禹治水有功,所以,帝舜为了奖赏他,就将其派去管理山林鸟兽,放在现代来看,也算是林业局的局长了!

伯益在担任“林业局局长”期间,可谓是鞠躬尽瘁,勤勤恳恳,后来,帝舜见伯益将森林管理的比以往要茂盛许多,于是就赐给他一个姓氏,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嬴”姓。

在夏商周时期,伯益的后代出了不少名人,今天,我们单说一下商纣王时期的飞廉。在历史上,飞廉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因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秦非子先祖),一个叫季胜(赵国先祖)。

据《史记》记载,恶来力大无比,勇猛过人,因此得到商纣王的赏识。不过,在《史记》中,恶来效忠商纣王,经常助纣为虐,是一个反派人物。

后来,周武王率领大军伐纣,商朝被推翻,恶来作为战犯被诛杀。不过,在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太多残忍的律法,比如“诛三族”、“诛九族”等,因此,恶来的后代逃过一劫。

但是,恶来死后,其家族就被贬为周王室的奴仆,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恶来的第五世孙“非子”才出现了转机。

此时,已经进入周孝王时期,也是西周由盛转衰的开始。这一时期的西戎空前强大,屡次进攻西周,引发战争。

由于战争频发,周孝王意识到马匹作为特殊的战略资源,对国家的意义非同小可。因此,他希望能够寻找一个擅长养马的人来管理西周牧场。

而此时,周孝王身边正好有一个人知道非子,于是,就跟周孝王推荐说:在西北边陲的犬丘,有一个人名叫非子,特别会养马。经他出手的马匹个个膘肥体壮,战斗力极强。

因此,周孝王特地在汧河、渭河之间开辟了一个牧场,然后,派出养马能手非子前去管理。

非子对于养马颇有一番心得,来到西周牧场后,每日与马为伴,兢兢业业三年,终于不负所望,使得西周牧场的马匹大量繁殖。

在非子的努力下,西周养马业突飞猛进,周孝王甚感欣慰,为了感谢非子为国家做出的特殊贡献,于是,就封了一小块土地给他,而这块土地就叫做“秦”(今甘肃清水县秦亭)。

秦国的历史,由此拉开帷幕。不过,非子得到的土地面积非常小,方圆还不足五十里,而且,此时的秦国并非诸侯国,仅仅是西周一个毫不起眼的附庸国,连卿大夫都算不上。

但是,此时的秦国虽然弱不禁风,和地处东方的诸侯国相比简直天差地别,但有了封地以后,也算是具备了走入权利统治中心的门槛。

而此后的几代秦人,目标就是苦心经营,扩张秦国土地,养精蓄锐,增强实力,等待历史时机的到来。

02 “弼马温”的逆袭之路

尽管非子建国之后,秦国的实力非常弱小,但是背后却肩负着周王室的重任:继续壮大西周养马业、安抚西戎蛮族部落。

养马是秦人的特长,但是,和西戎打交道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直接被灭国。

在周厉王时期,非子的哥哥就遭到西戎入侵,几乎全族被灭。当时的社会,非常讲究血缘关系,所以,因为这件事情,西戎和秦人也就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此时,秦国也已历经四代君主。

周宣王是周朝历史上有名的中兴明君,他即位后,欲图振兴周王室往日辉煌,于是,频频对西戎用兵。

而秦国第四任君主秦仲背负着亲族被灭之仇,于是,在周宣王的感召之下,秦仲主动请缨攻打西戎。

不得不说,秦仲热血拼搏的精神值得称赞,但是,这样不过脑子的行为必然会给秦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毕竟,当时的西戎部落就连周王室都要畏惧三分,而秦国一个小小的附庸国,部下的军队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又怎会有屠灭西戎的可能性呢?

不出所料,秦国在与西戎交锋时,节节败退,彻底沦陷。秦仲也在战场上就此殒命,好在秦仲的五个儿子趁乱逃到了周王室投靠周宣王,这才使得秦国未遭全族屠灭。

秦仲的长子,也就是秦国第五任君主秦庄公,凭着周宣王借给他的七千精锐王师,在反击西戎的战争中大获全胜,重新夺回了秦国领土。

通过此战,周宣王见识到了秦庄公的本领,因此产生了依附秦国抵挡西戎入侵的想法,于是他将非子哥哥的封地“大丘”划给了秦国,并封秦庄公为“西陲大夫”。

不过,经过秦国五代君主的努力,秦国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综合国力也日益增强,但依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附庸国。

直到秦国第六任君主,秦庄公次子秦襄公即位后,秦国终于迎来了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机遇。

此时已是西周末年,周幽王时期,周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宠信谗臣,任奸佞把持朝政,使得周王朝日益腐败,百姓怨声载道。

当时,周幽王因为攻打褒国,意外得到美女褒姒。褒姒冷艳动人,周幽王被她搞得五迷三道。

后来,褒姒给周幽王生下儿子伯服,于是,周幽王直接将王后申氏以及太子姬宜臼(即后来的周平王)给废了,然后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褒姒有一个特点,她给人一种非常冷艳的感觉,来到周幽王身边后就没笑过。于是,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决定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点烽火台升起狼烟后,各国诸侯纷纷进京勤王,然而,诸侯们到来时并未发现敌人入侵,这才知道被周幽王给戏耍了。

褒姒看着诸侯们一片混乱的景象,果然哈哈大笑起来。周幽王见美人放声大笑,心情相当愉快,于是,接连几次烽火戏诸侯,致使后来,大家伙都不把幽王的烽火放在心上了。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老丈人申侯,因为气不过自己的女儿和孙子被周幽王给废了,于是,暗中勾结西戎,出兵攻打镐京。

由于周幽王倒行逆施,使得烽火“失效”,诸侯们都拒绝出兵勤王。仅有不在诸侯之列的秦国,出于当初周宣王借兵相助的感激之情,出兵相救。

不过,秦国哪里是犬戎的对手,很快犬戎便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就此西周灭亡。

骊山之变后,前太子姬宜臼在申侯等人的拥立下,登上天子宝座,建立东周王朝,是为周平王。这一年是周王朝历史的转折点,亦是秦国历史的转折点。

由于秦国重情重义,实力虽然弱小但敢于充当勤王先锋,而且,之后又护送周平王东迁,于是,周天子大笔一挥,册封秦襄公为诸侯。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有了周天子的册封之后,秦国自此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诸侯国,在名义上算是与东方诸侯国们平起平坐,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格了。

经骊山之变后,周朝可谓是元气大伤,再加之,周幽王在位期间对各诸侯们的戏耍不敬,此后,周王室基本上丧失了领袖的地位,西周时期躲在幕后的诸侯国们纷纷群雄并起。

而此时的秦国,虽然有了诸侯国的虚名,但实力依然弱小,甚至还面临着生存问题。

因为周平王在封秦国为诸侯国时,还将周王室岐山以西的土地赏赐给了秦国。但是,秦国看似收获颇丰,实则拿到手的只是周天子的一张“空头支票”。

因为岐山以西的土地早已经落入戎人之手,完全是周王室没有能力控制的领土。而秦国从此之后要做的就是,与西戎浴血奋战,夺回领土。

后来,经过秦国数代君主近百年的努力,终于将岐山以西的地盘尽数收回,大大扩张了秦国版图。

秦人建国之初,就是给周王室养马的奴仆,秦国君主相当于“农场主”,后来,经过秦国数代君主的不懈努力,秦国终于从一个让人鄙夷的附庸国,发展壮大成为西部不可小觑的新兴强国。

到秦穆公时代,秦国一心想将势力向中原渗透,奈何,晋国强势崛起,成为了横亘在秦国与中原之间的一头猛虎。

然而,经过多次与晋国的较量,秦国虽然向中原各诸侯国展现了自身不同凡响的军事实力,但到了后期,也因此尽失精锐,无法继续与晋国争霸。秦穆公只好将目光再次瞄向秦国的百年宿敌西戎。

之后,秦穆公仅用了两年时间,在与西戎的战争中,就取得了巨大战果,先后吞并了西戎十二国,拓地千里,成为了西部名副其实的霸主。

凭借称霸西戎的丰功伟绩,秦穆公被后人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只可惜,秦穆公所创造的黄金时代,随着他的病逝而烟消云散。

因为秦穆公死后,用了一百七十七个活人殉葬。殉葬者中不仅有奴隶、侍女,还有秦国的许多忠臣良将。

春秋战国时代,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但是,很少有人才愿意来到秦国发展,毕竟,谁也不想将自己毕生的才华和智慧奉献之后,还要沦为君主的陪葬品。

因此,秦穆公之后,秦国人才十分凋零,尽管在军事力量上还是维系着大国的形象,但始终入不了东方诸侯国的眼。这种情况一直到秦献公时期,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秦献公即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延续了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这一点,无疑为秦孝公时期,商鞅来到秦国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二件大事就是,将秦国首都从雍城迁到栎阳。迁都的主要目的是栎阳靠近前线,更方便与东方魏国作战,从而收复沦陷已久的河西之地。

除此之外,秦献公还进行了一系列内政改革,比如,推广县制,完善行政区,加强工商业管理,增加国家收入来源,改革户籍制度,实施集体化冠礼等。

经过秦献公一系列的改革,原本衰弱的秦国再一次走向辉煌。尤其是后来的石门之战,可以说是彻底扭转了秦国长期以来被动挨打的局面,让秦人重拾信心,重新建立起了开疆拓土的热情。

03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实现统一霸业

在秦献公的努力之下,秦国实力虽然上升了一个台阶,但是,沦陷的河西之地依然被魏国牢牢控制在手中,而且,在东方六国眼里,秦国依然地位低下,不被重视。

秦孝公即位时虽然年仅20岁,但他却十分渴望和先祖秦穆公一样,干上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从而让东方六国从此不敢小觑秦国。

当时,秦国光有军事力量,但在政治上真的无比虚弱。很多秦国旧官僚基本都是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腐朽之辈,不但思想守旧,而且,身居高位却又无法给国家带来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秦孝公深知想要重振秦国威望,指望这些守旧官僚基本无望,必须另辟蹊径,才可能看到转机。

最终,为了从他国引进人才,秦孝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不惜以裂土为赏,发出“求贤令”,广招天下贤才前来秦国发展。

由于秦孝公给出的奖赏实在是太诱人了,很快,四面八方的人才纷纷涌入秦国。

但最终,只有商鞅一人迎合了秦孝公的胃口,此后,秦孝公就开始重用商鞅,实行商鞅变法,大力改革秦国内政,经过十年时间,就使秦国彻底改头换面,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秦惠文王时期,是秦国大扩张、大外交的时代,他致力于军事与外交,全面收复秦国沦陷的河西之地,吞并巴蜀、汉中,平定义渠,收复义渠25座城池,大大扩张了秦国疆域,为秦国获取了大片饲养战马的优良牧场。

秦武王在位时,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攻克了韩国重镇宜阳。宜阳之战后,秦国打通了三川,彻底在中原站稳了脚跟,同时也为后代君主不断扩张领土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昭襄王在位的五十六年间,先后占领了韩、赵、魏、楚齐以及西周国的大片领土。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一举歼灭赵国45万大军,从此,赵国一蹶不振,东方六国再也没有能和秦国叫嚣的对手了,此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形势日益明显。

秦孝文王年迈即位,身体不太好,因而正式即位后三天就去世了。不过,他在位的几天,布施天下,厚待宗室亲属等,也算是对秦国有些许贡献吧!

秦庄襄王在位的三年间,攻破东周国,将周王室残余领土尽入其国;之后,秦庄襄王继续蚕食三晋,为秦国又扩张了不少土地,与此同时,秦庄襄王还设置了三川、太原、上党三郡,使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秦国先祖数百年的积淀,为秦王赢政留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赢政靠着这些家底,以及自己过人的才干,历时10年,统一六国,正式建立秦朝,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04 总结

历史上,大家习惯于将秦孝公作为秦国崛起的开端,比如《过秦论》中记载“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意在说秦始皇站在六世先祖的肩膀上,利用武力,站胜了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

但客观来讲,笔者认为秦国的崛起可以追溯到秦献公时期,正是因为有了秦献公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废除殉葬制度等,才让秦孝公有了足够的资本,顺利推行商鞅变法。

可以说,在秦国三十七位君主中,秦献公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也是秦国得以复兴的关键人物,毕竟,如果没有他打下的基础,商鞅变法未必能够取得后来如此辉煌的成果。

0 阅读:1

道远文史

简介:专注于国学历史、野史典故分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