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发现杨开慧手迹,她对死亡早有预料:总觉颈项上有死神的绳索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2023-10-16 06:31:00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1982年,长沙县在修缮杨开慧烈士故居板仓杨家老屋时,从杨开慧卧室后墙的砖缝中,发现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信件写于1929年3月,距离她英勇就义还有一年时间。

这是杨开慧写给堂弟杨开明的,信中她希望把孩子托付给他,并且她说:“我总觉得我的颈项上,好像自死神那里飞起来一根毒蛇样的绳索。”她似乎已经预料到自己快要死亡。

生死不作“俗人之举”

杨开慧与毛泽东相识于1916年,那时毛泽东21岁,是杨昌济的得意学生,而杨开慧是一个年仅13岁的小姑娘。作为父亲最喜欢的学生之一,杨开慧对毛泽东自然有所了解。

1918年,杨昌济应蔡元培之聘,到北京大学担任老师,杨开慧随全家迁至北京,同年,毛泽东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也来到北京。

对于毛泽东的到来,杨昌济一家十分欢喜,热情地帮他妥善安排生活。并且,在杨昌济的帮助下,毛泽东认识了像李大钊一样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

师生之间来往频繁,令杨昌济也没有注意到的是,自己的女儿与自己的学生互生好感。

一个少年英发,一个豆蔻年华;一个心怀天下,一个聪明好学。他们在无声的交流中,逐渐碰出了爱的火花。

不过他们的恋爱很快被心思细腻的向振熙发现,她将这件事告诉了丈夫,杨昌济也为这桩喜事感到高兴。

然而,杨昌济没能参加女儿的婚礼,于1920年离世。

1920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在一师附小结婚。他们的恋爱是自由的、浪漫的,不受任何世俗与传统的束缚。

杨开慧不坐花轿,不带嫁妆,既没有媒妁之约,也没有豪华的礼仪,自由地与毛泽东生活在一起。用杨开慧的话说,是不作“俗人之举”。

婚后,杨开慧把母亲接来同住,毛泽东整日忙于工作,她就成了他的助手。除了负责交通联络工作外,杨开慧还得协助收集资料,抄写文稿,夫妻经常双双工作到深夜。

这对恩爱夫妻不久就有了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大儿子毛岸英在1922年10月24日这天出生了。次年,杨开慧又生下了毛岸青,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将杨开慧击垮,而是使她更有动力。

但是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化,杨开慧不得不与爱人分离。

1923年,湖南军阀赵恒惕下令通缉毛泽东,长沙不是久留之地,党中央便将他调去了上海工作。

杨开慧也不得不离开那里,带着孩子到别处生活。杨开慧几次写信,要求和丈夫一起去上海,毛泽东回信说:“大都会生活费用大,自己经常东奔西走,并不能照顾,还是在长沙好,熟人熟的很方便。”

收到信的杨开慧满腹委屈,但还是听了丈夫的话。

颈项上死神的绳索

1924年,杨开慧和母亲向振熙带着两个儿子到达上海,毛泽东亲临码头迎接,一家终于团聚。

这个时候,毛泽东身兼国共两党的工作,异常繁忙,杨开慧尽管照顾两个孩子,仍挤出时间辅佐丈夫。

可由于工作的繁重,使毛泽东心力交瘁,经组织同意,这年年底,毛泽东携一家老小回到韶山养病。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毛泽东一家四处奔波,其间,他们又孕育了第三个生命,毛岸龙。

时间来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笼罩着白色恐怖。毛泽东回到板仓与妻儿告别,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一走可能就是永别。

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杨开慧和母亲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保姆陈玉英艰难度日。她思念丈夫,却不知道丈夫身在哪里,只能每日期盼着丈夫来信。

终于,在一个平常的日子,她收到了一封信,打开一看果然是丈夫的笔记。信的大体意思是,他出门后开始生意不好,现在生意好了,兴旺起来了,让她放心。

这封信是毛泽东1927年写的,辗转来到杨开慧手中时,已经是1928年。

在板仓的日子非常艰苦,杨开慧的生活全靠丈夫的大弟毛泽民从上海寄钱接济,时有时无。但这并不足以打垮杨开慧,最让她受不了的其实还是对丈夫的思念。

又是一个孤寂的晚上,杨开慧辗转反侧睡不着,她只好披着衣服坐在桌前,拿出纸币写下了当时的心境:

无论怎样都睡不着,虽然倒在床上,一连几晚都是这样……十多天了,半个月了,一个月了,总不见来信……我要跑到他那里去,但为着我这个小宝,我终于不能逃避……我怎么都不能不爱他,我怎么都不能不爱他!

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杨开慧内心是如何的煎熬。她想不顾一切到丈夫身边去,可又不放下三个年幼的孩子。

她知道这封信无法寄出,也无法让爱人看到,于是她便将信放在后墙的孔洞中,就当已经寄去了丈夫所在的地方。

领导着工农武装的毛泽东何尝不思念妻子,他也曾多次尝试给妻子写信,但由于敌人的封锁,他寄出的信就像石沉大海,杳无踪迹。

1929年3月,已经许久没有收到丈夫来信的杨开慧感受到了一丝绝望。外面紧张的环境让杨开慧意识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他们母子,她不得不早作打算。

一天夜里,杨开慧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了一封托孤信,她希望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牺牲了,三个年幼的孩子能够受到他们叔父的关爱。

不幸的是,在杨开慧被捕前后,杨开明也被捕了,而且就和杨开慧关押在一个监狱中。杨开慧牺牲后,杨开明也壮烈牺牲了。

这封信说是对孩子未来的考虑,不如说是杨开慧对死亡的预料。就在她写完这封信的一年后,敌人向她伸出了魔爪。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团乘虚攻克长沙城,重创国民党守军何健部。接连受到红军重创的何健恼羞成怒,便派人到韶山将毛泽东的祖坟挖掉,并悬赏1000大洋捉拿杨开慧。

形势越来越紧张,有的革命同志劝说杨开慧离开农村,杨开慧却坚定地说:“我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为了防止万一,她把党的机密文件装在一个蓝花瓷坛里,埋在了板仓屋旁的菜地中。

一天拂晓,几十名匪徒突然闯进杨开慧的家,抓走了杨开慧和她刚刚八岁的长子毛岸英,还有保姆陈玉英。

杨开慧被捕后,敌人想方设法想要从她口中得到情报,可他们低估了这个坚强的女子,无论他们使用什么手段,杨开慧一声不吭。

由于外界的压力,何健痛下杀手。1930年11月,几个刽子手来到监狱,提押杨开慧。8岁的毛岸英痛哭着抱着妈妈的腿不放手,刽子手强行拉开他们,把杨开慧带到了长沙市浏阳门外的识字岭上,英年29岁。

杨开慧牺牲一个月后,毛泽东从缴获敌人的报纸上,得知了这个噩耗。历历往事涌上心头,他怀着极度悲伤之情,提笔给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杨开慧与毛泽东共度了7年时光,他们的爱情刻骨铭心,直到最后,毛泽东都在怀念着这位夫人。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2 阅读:402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