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一把紫砂艺术作品如果被出版著录了,其意义是非常大的,现在的纸媒越来越少,网络的自媒体越来越多,但能真正有书刊号,有出版许可证的权威媒介的报刊,特别是能进入国家图书资料库的或者是被国家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报刊出版物,是许多书画家、陶瓷艺术家想方设法在上面去发表的,因为这样,多年以后就可以有据可查、辨别真伪,流传有序的一个佐证,也是将艺术品推向收藏品的一个重要来源。
当然,出版的作品,不一定代表了其作品最高的艺术水平,但在此时此地的价格可能会因为出版物的存在或者是出版物成本的变高而变得价格高一些,但是,它的价值就不一样了,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一个紫砂艺术家一生当中可能会创作出1万至2万把紫砂壶,但是出版在他的个人作品集上的或者刊登在专业报刊上的作品相对来说就非常少,可以说很多人其一生的作品只有屈指可数的代表作才能予以刊登出版,所以说,出版的意义一方面代表着一个紫砂艺术家在这个时期他所创作的作品比较满意的,结集出版在一本书上,或者写成文字向大众介绍其作品的创作经历与艺术特色向大众展示。
第二,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及作品图片的刊登对于我们收藏者来说,就是这件作品的可靠保证,代表了其作品的艺术水准上乘,我们经常说收藏艺术作品一定要流传有序,这样的出版,就是最好的证明,一百年、五百年、甚至千年以后还可以在相关档案中找到出处,我们看现在的拍卖市场,几百年前乾隆年间出版的《石渠宝笈》上面著录的作品,就是硬通货,随便一件都可能创造几千万、上亿的天价,就像清末民初的一些专业报刊上面发表过的作品,包括《江村消夏录》、《过云楼书画集》、《虚斋名陶录》等等著录的作品,也会令高端的收藏家花高价去竞投。
有一位藏家,他好多年前收藏了一把紫砂壶,当时才花了一万多元,后来在台湾出版的一本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的专业杂志上看到了这把壶的著录,于是就委托了一家著名的拍卖公司拍卖,成交价近千万元,价格直接翻了近一千倍,因为,他在以一万多买的时候,好多人以为是赝品,不敢下手,这可谓是一个天大的漏让他捡到了。
所以,出版过的紫砂艺术品,不一定代表了此时此地价格的真实性,或许会偏高一点点,但是,最起码对我们藏家来说,我们收到了一把出版过的作品,同时又给了我们一个真品的出版记录,这样的保证比那些书画家、紫砂艺术家的手写证书,艺术家手持着作品拍的照片的物证不知要强多少倍,这种证据就是一种依托,肯定是几十年几百年以后的一个最好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