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买二手小米SU7,付款后被原车主远程锁车的消息曝光。据悉是买家付了20.1万的款项后,等待最终过户再付尾款4000元,然而原车主突然要加价3000元,不同意就远程锁车,然后失联。
事情的原委以及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智能汽车都存在这个风险,要么被厂家远程锁车,要么被原车主远程锁车,这已经不是个例。
自从汽车使用了智能车机系统,车子的一举一动就全部被厂商监控,因此出现车祸到底是操作不当还是产品质量问题,也都在厂商的一念之间。公允地说,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能理解厂商的监管行为。
但当你的信息和权力被远程控制的时候,心里恐怕就不踏实了吧。近日还有一则消息,那就是很多车险公司已经拿到了车企的数据后台权限。
你开的智能汽车,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在车险公司的数据库里。数据库会判断你是不是在开网约车,你所驾驶的车型品牌、每次驾驶的习惯以及行驶里程,最终判断是否给你续保,以及续保价格。
这就比较恐怖了,有媒体称,某迪和某安已经被很多保险公司划归到网约车高风险属性里,因此续保难和续保价格翻倍的几率也比其他品牌要高。
此外,判断是网约车的数据参考还有,是否夜间行车频繁,是否上高速公路的次数频繁等等。这么说吧,你的所有行驶轨迹保险公司都会被同步数据,从而判断你下一次保单的价格。
这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相信厂家和保险公司不会利用这个大数据对某个用户“下手”,但这份大数据在我们不知情的前提下在各大商业领域来回游走,是不是会有安全隐患。
要知道我们虽然不知道智能汽车行驶轨迹信息能带来什么具体风险,但我们每个人都几乎遇到过银行、电信信息被出卖后的麻烦。
而汽车行驶数据被开放给保险公司,那么也有可能开放给银行、信贷、金融公司,再往后卖给不良行业,后果不堪设想。
从此可以推断,所有的数据开放都是有代价的,保险公司既然能够从数据中得到最佳保险方案,那么这就是商业行为,且应该是付费的。那么这部分费用就是车企的另一项收益,而这个收益消费者该不该有分成,或者该不该有权关闭数据窗口呢?
最后,远程锁车这件事,在今年的315期间就被爆出现过,那个时候是厂家为了防止用户举报车辆质量问题。而现在买卖二手车也出现了相同状况,又如何避免呢?
如果法律法规以及远程数据的管理没有得到实质的解决,建议大家先别着急购买智能汽车,无论是电车还是混动车,只要配置表里出现远程控制和OTA升级的都要慎重再慎重,二手车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