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临近,作为家长,我们能够为备考期的孩子做些什么

一起并肩前行的日子 2024-04-13 03:21:17

电影《卡萨布兰卡》里有一句台词: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中考临近,作为家长,我们能够为备考期的孩子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从容应考呢?

1.警惕“中考家长综合征”

孩子的中考,成为家长当下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为重要,所以情绪多元又多变:期待、兴奋、失望、恐惧等,其中较多的成分是焦虑。随着中考的临近,家长将会不约而同!不同程度上出现“中高考家长综合征”。情绪会传染,家长的焦虑会加深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家长得处理自己的压力不能自己先被击垮。

2.孩子的心理问题多来自父母

九年级的心理问题,情绪方面居多,其诱因有近三分之一来自于父母。情况基本都是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家长心急、“恨铁不成钢”,进而不知不觉就爆发成了狂怒、绝望、抨击、挖苦孩子,引发孩子心情的“暴风雨”,有的甚至引起激烈的亲子冲突。

3.控制负面情绪,心平气和

家长要做到尽可能不在孩子面前释放你的负面情绪。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不要轻易流露出对生活的不满;夫妻争吵虽然难免,也一定要在孩子前面避讳;不要让家庭中的重大事情影响孩子。家长要警惕,一旦你的负面情绪爆发,孩子需很长时间去消化你的负面情绪,会条件反射地想起不愉快的事情,而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4.适当施加压力

避免盲目减压现象和无意识加压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较小,缺乏挑战而处于松懈状态,无效;压力逐渐增大,激励人们努力学习或工作,效率将逐步提高;当压力达到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人的效率会达到最大值;压力超过最大承受力后,压力成阻力,效

率也随之降低。这个也可以说明家长的期望与孩子动力的关系。过高的期望不仅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也会给孩子增加不应有的压力,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弱的孩子来讲,要求过高容易导致孩子望尘莫及的悲观无助感

5.找到孩子最佳承受能力区间

家长要保持对孩子适度的压力和期望,才能起到激励作用。这需要家长在平日的生活中一边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学习状态,一边借此来进行对自己行为策略的微调,找到一个孩子最佳的承受能力区间。

6.传递积极情感和情绪

传递积极情感,提高自己的感染力,使外在要求成为孩子的内在需求。家是温馨的港湾,焦虑会传染,当然积极的情绪也会传递。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关爱信心、信任。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被激励和认可时便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和责任感,家长要经常向孩子表达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你,坚持下去,爸爸妈妈在旁边支持你,陪伴你!

7.科学指导

“孩子不和父母沟通,嫌自己烦、说自己不懂。”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亲子关系,懂点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己的权威感,不让孩子认为家长瞎指挥。做九年级的家长非常不容易,家长要做孩子心理、学习的指导者、孩子的保健医生、营养师。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方面需要密切指导,是取胜的关键:身体是保障,越到后期越体现重要性。

8.提升指导力

家长可以通过说读来提升做家长的能力,比如心理学、教育学、保健类的文章,也可通过按摩增进亲子关系。家长对营养、饮食方面也可以进行些关注。

收圣呵娱印

家长可以寻找在现实中或网络群上的“家有考生"同盟,和其他家长学习交流,分析孩子的各种问题,并分享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得失,借鉴一些其他家长的好做法。

9.不忘规则和约束

有家长认为,孩子蛮累的,要对孩子宽松点,于是他们放松了对孩子的作业要求和行为规范。这一定要引起警惕,只能偶尔为之,倘若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力肯定会受影响。规则和约束很重要,刚柔并济才会发挥更大作用。家长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不能放松对他们的习惯上的要求。

最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情绪

v焦虑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

感到焦虑和不安的时候,意识到孩子情绪陷入不好的状态的时候,要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去跑个步、去认真的听一首积极阳光的歌,让他尽快逃出这种心情,回到平稳的状态。

v要学会放过自己

如果觉得孩子确实基础不太好就不要盯着太优秀的人,只要重视和关注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就可以了。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学会放过自己,不要追求太过完美,要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的每一个小的进步,并且要相信自己的努力

10.引导孩子拥有长线思维、树立信心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一直都在教孩子如何上分,但却很少教孩子如何看待成败、拉长战线看待自己的成长。

家长应尽可能的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不断的进行积极评价,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都不要忘记给孩子一点鼓掌、一点喝彩,唤起孩子的自信心,不要总说一些打击孩子的话。也应尽可能的摆正学生对待考试的心态,告诉孩子考试如练兵,胜败乃兵家常事,多引导孩子与每一次的自己进行比较,而非与他人比较。天生我材必有用,尽力就好,不要因为一时的挫败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努力学习、认真做事带给人的不只是学习的结果,更是学习的过程。

只要认真努力过,你的初三,甚至未来可能面对的无数场考验回望时都会让你感触:

原来我可以这样厉害,

“原来我可以独自忍受那么久孤独寂寞的时光;原来我可以把原本晦涩的知识点前后背八遍直到滚瓜烂;原来我可以花几个月的时间从一个完全陌生领域的一砖一瓦开始,逐渐搭成一个成体系的知识大厦。​

0 阅读:115

一起并肩前行的日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