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涌现出很多名家,比如徐悲鸿、刘海粟等人。但也有很多美术家不为人熟知。
今天我们介绍一位版画家刘岘,鲁迅曾经两次给他的木刻集写序言,毛主席专门给他题词。
他有怎样的艺术人生呢?
01童年与故乡1915年,刘岘出生于河南省兰考县。
他父母的婚姻比较特殊。父亲出生于地主家庭,母亲家里却一贫如洗。在封建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这样两个贫富悬殊的家庭怎么会结为亲家呢?原来,刘岘的祖父喜欢养鹌鹑,经常与养鹌鹑的人来往,刘岘的外祖父虽然穷,却特别会养鹌鹑,于是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
随着交情的深厚,最后定下双方儿女亲事。
刘岘的母亲嫁到王家时17岁。一进门便遭受婆婆的冷眼和虐待,经常挨打受骂,不给饭吃,甚至结婚三年仍然不给她做衣服,刘岘的母亲有一件棉衣,经常是春秋时掏出棉花当单衣穿,到了冬天再把棉花塞进去当冬衣穿。尽管刘岘的父亲开明,努力维护着妻子,但她在婆家的地位仍然不如丫头,因此在她生下6个儿子后,51岁便患肺结核去世。那时刘岘才7岁。
母亲的遭遇令刘岘终生难忘,因此在他成年后,为了纪念母亲,把自己的姓改成了母姓刘。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虽然短暂,却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童年时的记忆影响着刘岘的艺术情怀。
刘岘小时候经常到离家一里地的城隍庙看戏。唱的是河南梆子,什么《打金枝》、《樊梨花》、《三上轿》、《铡陈世美》等,传统剧目很多。给刘岘印象很深刻的是梆子戏的高昂、粗狂。童年时的刘岘喜欢看戏,更喜欢那种热闹。尤其是城隍庙里有各种各样的塑像,也吸引着他。
以至于多年以后刘岘才明白,童年时关于看戏的记忆,并非单纯地寻找快乐和热闹,而是这种土里土气的梆子戏以及城隍庙的塑像,是黄河、中原地带古老中华文化的外在体现。他从小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以至于当他成了一位著名的版画家之后,才意识到童年的经历对他的艺术观形成是多么重要。那时候他读的是私塾,《百家姓》、《三字经》、《论语》、《孟子》、《幼学琼林》等古代典籍,都对他传统文化修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与木刻结缘古老中原文化的熏陶和扎实的国学基础,令刘岘从小就养成了对艺术的爱好。不久后他跟随祖父迁居开封,城市的风土人情让他增长了见识。那时候他对绘画很感兴趣,每逢星期天他都到铁塔寺、龙庭等去写生。小学的美术老师见刘岘喜欢绘画,于是悉心指导,给他介绍《透视学》等专业书籍,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少年时的刘岘学习水彩画、粉画,打下了美术基础。
那时候开封是河南省会,很多进步思潮不断涌进这座城市。学校和书店里经常看到鲁迅的《呐喊》、《彷徨》,茅盾的《幻灭》,叶圣陶的《稻草人》等作品。很多外国小说比如塞门诺夫的《饥饿》、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等作品刘岘也可以看到。这些进步书籍不但开阔了他的视野,也让他深感共鸣。那时候他联想到母亲,不仅为母亲的不幸,也为外祖父家的贫穷而痛苦。
有一年冬天,刘岘在书店里偶然看到鲁迅和柔石编辑的《艺苑朝华》,这是一本木刻画选集,他如获至宝,从此对木刻画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他又买到一本《木版画雕刻法》,自学木刻画。
在这些版画中,尤以鲁迅编选的《近代木刻选集》给他的影响很深。英国的达格利秀,苏联的法复尔斯基精湛的版画是他很喜欢的。于是,在名家的影响下,他的木刻技巧有了明显提高。
他沉浸在创作的兴奋中,每天工作到深夜。因此,不到半年时间,刘岘就创作了上百幅木刻作品,比如《小贩》、《卖报童》、《残废的老人》等。他还刻了《马克思》、《列宁》、《鲁迅》等人的肖像。
为了提高自己的版画水平,不久后他到上海美术专业学校继续学习木刻和油画。这时候他对木刻艺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木刻寄托着他的欢乐和忧思。正是在这时候,他为鲁迅的作品《野草》、《孔乙己》、《阿Q正传》等创作插图,先后在上海的《读书生活》等期刊上发表。
03恩师鲁迅,两次为他的木刻集写序言刘岘对鲁迅先生非常敬仰,初学木刻时就不断以鲁迅先生的作品为题材进行创作。早在1932年的冬天,刘岘就想见鲁迅先生一面,于是他大着胆子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还附上自己创作的一些木刻作品,希望能盼到回音。但他知道,鲁迅毕竟是为大作家,虽然热心介绍外国木刻作品到中国来,但也未必会接见一个初学木刻的小青年。1933年刘岘到上海后,仍然不断打听鲁迅先生的地址。有一次他打听到鲁迅经常到北四川路一家书店去,于是,刘岘写了一封信,拜托书店老板转交给鲁迅先生。老板听完刘岘的讲述后很热心,答应转交信件。
大约一周后,刘岘在美术专科学校收到一封信,正是鲁迅先生写来的。回信勉励他木刻要有绘画技巧,还要多画,多刻,并指出他寄去几张作品的优缺点。这封信给刘岘带来了鼓舞和信心。
刘岘第一次见鲁迅先生很偶然。
1933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施高塔路40号举办了“木刻原板展览”,刘岘去参观。那天下午,他忽然看到一位身材不高的老人走进展室。身穿藏蓝色长袍,头戴黑色长毛绒礼帽,脚穿一双黑色胶皮鞋。有着浓重的短髭、眉毛和较长的头发。刘岘觉得这一定是鲁迅先生,他和几个同学赶紧围了上去。鲁迅很和气。刘岘鼓起勇气介绍了自己,还向他提出一些木刻问题,鲁迅都一一作了回答。随后领着大家参观展品。过了一会儿,鲁迅起身回到室内,抱来几本画册给大家看,这些都是木刻画。鲁迅不断称赞苏联木刻家法复尔斯基的几幅原作,要求青年们多借鉴法复尔斯基的雕刻技法。这次谈话令刘岘印象深刻,鲁迅对青年们的爱心和期望令人感动。
从那以后,刘岘又和鲁迅先生有过多次接触和通信。在1934年1月到1936年3月的《鲁迅日记》中有多次记载。刘岘更加刻苦地研究木刻,经常把自己的作品寄给鲁迅先生。鲁迅在回信中不断对刘岘做出指导,甚至连人物的服饰,环境等等都一丝不苟。1934年,刘岘编辑出版了《无名木刻集》,鲁迅以极大的热情两次为刘岘写序言,充分肯定这位青年木刻家的作品:
新的木刻是刚健,分明,是新的青年的艺术,是好的大众的艺术。
这些作品,当然只不过是一点萌芽,然而要有茂林嘉卉,却非先有这萌芽不可……
鲁迅把这本木刻集推荐到书店里代售,还选出刘岘的三幅作品,推荐参加1934年在巴黎举办的“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展览。
鲁迅对于刘岘的指导,是对中国新木刻的扶助、培育。作家萧军在1981年的《刘岘木刻画展》前言里写道:“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的两只手,一只手是培育了若干青年文艺家……另一只手是培养了若干青年木刻家——刘岘同志就是其中之一。”应该说,鲁迅对于刘岘在木刻上的指导,不仅仅止于艺术上的启示,更重要的是为他的艺术道路奠定了正确思维和艺术观念。
04毛主席给他题词对于木刻的痴迷和刻苦钻研,不仅令刘岘的艺术越来越成熟,也让他的革命觉悟越来越高。1938年春,刘岘参加新四军在河南确山竹沟镇的彭雪枫部,在这里创办了“拂晓剧团”,成立了“拂晓木刻研究会”,为部队和老百姓举办画展。不久后他到了延安。革命战争的洗礼让刘岘的木刻创作愈发高涨,他创作了《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保卫黄河》、《巩固团结抗战到底》等等作品,鼓舞了战士们的革命士气。1940年,刘岘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
这一段时期,是刘岘版画创作的高峰。青少年时期,刘岘看到人民的疾苦,深感精神上的苦闷,投身革命队伍后,他来到一个光明的天地,精神的振奋和创作热情使他的木刻作品主题更加开阔,艺术技巧也更加成熟。正是从延安时期开始,让刘岘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艺术不是艺术家个人象牙塔里的创作,而是反映时代、人民的心声!
1941年,刘岘将自己携带的世界版画名作图片在延安举办了“世界版画展”。为了让更多人热爱木刻艺术,刘岘编辑了《初期木刻选》、《现代木刻选》两本集子。为了满足延安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刘岘组织人力印制了很多木刻年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保卫边区》等作品。
在窑洞摇曳的灯光里,刘岘创作了大批反映延安军民生活的作品。1942年,他在延安小砭沟青年俱乐部展出了80多幅慕课作品,比如《火把》、《生产与教育》、《新市场夜景》等作品。
与此同时,他精选了几十幅表现延安生活和军民面貌的木刻作品呈送给毛主席。令刘岘没想到的是,几天后,鲁艺院长赵毅敏高兴地来到刘岘居住的窑洞里,拿出毛主席为他题的一幅字:
我不懂木刻的道理,但我喜欢看木刻。刘岘同志来边区不久,已有了许多作品,希望能继续努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
毛主席的题字给刘岘极大鼓励,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创作的肯定,也是对延安文化艺术创作的关怀。
在抗日战争时期,刘岘用手中的刻刀创作版画来投入战斗。他不仅创作了大量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版画作品,还给很多进步书籍比如《铁流》等创作封面和插图。与此同时,他还刻制了木刻大广告,香烟盒图样等作品。只要是革命需要人民需要的,刘岘都认真对待。
结语抗战胜利后,刘岘调到《新华日报》工作。这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木刻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刘岘历任北京人民美术厂厂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等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刘岘都没有放下手中的刻刀。
他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老支书》、《碧波万顷夺石油》、《百花齐放》等作品涉及到人物肖像、生活图景、花卉、装饰、寓言故事、文学作品插图等各个领域。刘岘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不断地发现和创造美,满足群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1990年9月,刘岘先生逝世,终年75岁。
在中国版画史上,刘岘是开拓者和先驱。相比于其他美术家,刘岘的名字并不广为人知。但是,他的作品获得鲁迅先生肯定,两次为他的版画集写序言,毛主席高度评价他的版画,给他亲笔题词,就已经表明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老一辈艺术家的功绩,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