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逆行人生》最真实一幕:成年人的世界,连崩溃都是悄无声息

晓露每日娱乐 2024-09-06 02:17:30

下沉的大时代

逆行的小人物

徐峥新片《逆行人生》刚上映就被喷了。

“富人表演给穷人看,还让穷人努力工作当牛马”;

“想拿穷人的生活写励志,却又不肯真正描写贫穷的困苦”;

同样是现实主义题材,徐峥前几年拍《我不是药神》时演个倒买倒卖的商人还被盛赞。

怎么现在演个励志的快递员,反而惹来一身骂名?

01人到中年 大厂裁员

这得从《逆行人生》的故事谈起。

徐峥饰演的高志垒,上海本地人,同济大学毕业后进了互联网大厂,45岁混到了管理层。

人生一帆风顺、中产三件套也给置办上了:房子换豪宅、妻子全职太太、女儿上国际学校。

而这一切都在被裁员时戛然而止。

最开始他不怕,自己好歹也是中层领导,底下有那么多小兵不裁偏裁自己?

然而公司搞“降本增效”那一套,小兵年轻、好管、要价还低。

徐峥有点慌了,但他觉得“211高材生、前大厂领导”的标签,不至于连份工作都找不到。

投完1000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后,他才后知后觉现在的职场内卷有多严重:

35岁就是职场红线、自己45岁的年纪已到了职场死线。

失业才短短2个月,徐峥就撑不住了。

每月1w5的房贷已经欠了2个月,再不还银行就要来收房子了;

老爹突发心梗住院,想活命得要30万。

现实逼得徐峥只剩一条路,自愿签字离职,把赔偿金当做老爹救命钱。

那每月1w5的房贷呢?

走投无路的徐峥,决定去送外卖。

而这也是他被吐槽最多的点。

“住豪宅送外卖”?这也太不切实际了;

“上海本地人还要跟外地打工仔抢饭碗”?

“徐峥一个富人、靠消费穷人还要赚穷人的钱太可恶”!

电影里再怎么强调外卖员的伟大,现实里也没看到他们一个人辞掉工作去送外卖的啊。

大家对电影的恶评,背后其实是阶级问题:

大众对于精英阶层书写的底层故事不买账了。

《逆行人生》去年立项、今年2月份开机。

以徐峥的商业嗅觉,他敏锐感知到经济下行带来的职场内卷、“大厂裁员”、“35岁即失业”等社会现象。

所以电影真正想讨论的是:中产阶级的坠落。

电影前半段一直强调送外卖要被多少人刁难,可这些问题每个外卖员都会遇到,怎么就他一个克服不了呢?

因为拉不下脸。

外卖的特殊性在于,他既要提供体力劳动、又要提供情绪服务。

这对前半生自认为“精英阶层”的徐峥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从来只有他享受服务、什么时候轮到服务他人了?

可当上外卖员后从到店取餐那刻开始就得舔着一张脸,要跟商家搞好关系、要跟保安点头哈腰。

他原以为外卖就是出卖体力、自己还算站着赚钱;

可现在求爷爷告奶奶像个孙子一样四处赔笑脸,连跪着都赚不到钱。

他真正意识到“底层”的含义:没钱、没保障、没尊严。

而这对一个“重点城市、重点大学、重点公司”,一路成为别人目光重点的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这简直是对传统成功学的背叛。

他的前半生都奋斗在一条主流的成功之路上,按理说他这个年纪也该收获成功果实了,可老天爷怎么开了这么大一个玩笑:

一掌把他打趴下、且没有任何缘由。

这应该才是大多数观众真正被刺痛的地方:

时代大潮拍下来,一个家庭便轻易破碎。

故事最后夫妻俩卖了豪宅回到老破小、妻子从全职主妇改去美甲店修脚、孩子从国际学校转回公立教育;

电影为了减少对观众的伤害程度,加了很多父慈子孝、夫妻协力渡难关、孩子懂事不攀比的温馨剧情,但大家都知道现实里这个家庭再难翻身了。

《逆行人生》揭露了新兴中产的恐惧:阶层下坠,随时会成为现实。

02‍成也中产 败也中产

《逆行人生》上映5天,票房2.18亿。

这对“票房福将”徐峥来说创下新低。‍‍‍‍‍‍‍‍‍‍

他是国内少数一个名字就有号召力的,尤其这部还是徐峥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为啥观众不买单了呢?

徐峥第一部大爆的小人物喜剧,是2010年的《人在囧途》。

这部片不仅开启了国内喜剧电影的新篇章,更成功捧红了两位主演:徐峥、王宝强。

王宝强是外出讨债的农民工、徐峥是大城市的私企小老板。

大城市人看不惯农村人的土老帽,坐个飞机闹着要开窗户、睡觉不穿衣服还在被窝里放屁。

“你什么条件还玩裸睡”,这都是当时的经典台词。

老实的村里人也衬托出城里人的精明、世故。

徐峥赚了点钱就飘了,在大城市包养小三、大过年的竟然想着回老家和妻子谈离婚。观众看他这么缺德受多少罪都是活该的,他越惨观众越发笑。

《人在囧途》真正笑点是王宝强与徐峥这对活宝身上自带的“城乡反差”。‍

这部剧也让徐峥确定了自己的喜剧戏路:装逼精英吃瘪记。

仅仅2年后由他自导自演的《泰囧》拿下12亿票房,爆冷成为2012年票房冠军。

此后“囧”系列成为他的招牌。

《港囧》以15亿票房拿下2015年票房第三名;《囧妈》没上院线,直接打包6.3亿卖给抖音。

徐峥自编自导自演的“囧系列”都有一个主题:中产危机。

《泰囧》讲的是中产如何发家。

最开始是和老同学合伙搞研发,没钱时大家都是好哥们,有钱了便开始分赃不均。没办法财富只有一份,创业兄弟必须斗得你死我活;

《港囧》是中产赘婿如何守住财富。

年轻时徐峥嫁入豪门、实现阶层跃升。人到中年却仍未完成豪门赘婿的基本使命:传宗接代。他轻易获得了财富,可财富也阉割了他的性能力。

《囧妈》讲的是中产男的亲子关系。

当一个男人用现代社会规则获得成功,他怎么可能还会返回去听传统社会“母慈子孝”那一套呢?

徐峥的“囧”是社会新兴的中产阶级之囧。

无论“婚姻危机、中年危机、亲子危机”,这都是吃饱饭的人才会关心的。

看几部“囧系列”的结局,《泰囧》最后徐峥为了环保,放弃了身价千万的新发明;‍‍‍‍‍‍‍‍‍‍‍‍‍‍‍‍‍‍‍‍

《港囧》中为了重振男人雄风连奋斗半辈子的事业都能放弃。

从头到尾“钱”都不是问题,这是经济繁荣期国民的普遍心理:因为钱太好赚了,不再这儿发财就在那儿发财。‍‍‍‍‍‍‍‍‍‍‍‍‍‍‍‍‍‍‍‍‍‍‍‍‍‍‍‍‍

而这次的《逆行人生》,剧情只允许徐峥装逼5分钟,剩下的2小时他都在努力找钱。甚至为了拿到“单王”赚回房贷钱,连出车祸了都要送外卖。

连徐峥本人都不再相信他一手缔造的“中产叙事”。

03骂的不是徐峥 而是这个时代当然,今年票房沙场折戟的也不止徐峥。

回顾今年暑期档集齐了开心麻花、乌尔善、陈思诚、徐峥等以往票房标兵。

除了开心麻花的《抓娃娃》保住票房,其他三位大将全都票房失利。

乌尔善的神话宇宙、陈思诚的烧脑悬疑、徐峥的中产励志,都不是当下感兴趣的话题。

真正掀起大量讨论的是沈腾的《抓娃娃》,而整部剧只在讨论一个话题:连财富自由的顶级富豪,也在拼命保住阶级不下坠。‍‍‍‍

想想真是唏嘘。‍‍‍

2012年徐峥以一部《泰囧》开启中国电影票房的“亿元大片时代”。

徐峥本人接受采访时倒是很谦虚:不是自己有多强、而是中国影院银幕数变多了。影院多了、观众来了、票房自然就高了。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那是中国电影最好的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的十年。

极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催生了新一代中产阶级,而这一批新兴中产阶级也继续找到自己的“银幕代言人”:徐峥。

观众爱看他穿着西装三件套一本正经搞笑、爱看他和“千万淳朴农民的代表”王宝强斗嘴、爱看他身上折射出的新富阶层的囧态和丑事。‍‍‍

但这种中产叙事在《逆行人生》已经终止了。‍‍‍‍‍‍

他为了体验角色亲自去送外卖、他站在外卖员的角度呼吁大家能多份尊重。‍‍‍‍‍‍‍‍‍‍‍‍‍‍‍‍‍‍‍‍‍‍‍‍‍‍‍‍‍‍‍

即使他拼命把这个中年失业的故事改编成励志传奇,可谁又会买单呢?

真正的外卖员忙生活不会花钱、失业中产没钱买票、暂时还能保住工作的打工牛马得赶紧在工位加班。‍‍‍‍‍‍‍‍‍‍‍‍‍‍‍‍‍‍‍‍‍

徐峥票房的塌陷、背后是新兴中产的塌陷。‍‍‍‍‍‍‍‍‍‍‍

这并不是“失业精英送外卖是否丢脸”的面子问题,而是一个精英一旦失业只能去送外卖的社会现实。‍‍

它无法被包装成励志故事、它只能是个恐怖故事。‍‍‍‍‍‍‍‍‍‍‍‍‍‍‍‍‍‍‍‍

好在徐峥最后还是给了大家一点希望:人生逆境,如何度过?‍‍‍‍‍‍‍‍‍‍

我很喜欢结局的处理,在表彰大会上他没有上价值。只是说自己很努力、自己的同事也都很努力。

努力了,却仍旧跑不过这个时代,这早已不是个人能解决的问题。

故事的最后徐峥搬回了从小长大的“老破小”,全家在路边吃了顿饭。虽然只能点外卖、虽然只是在临时搭建好的桌板上,好在全家人都在。

这可能才是这个无限内卷的时代我们唯一能把握住的:家人所代表的真实的情绪、真实的情感。

再精密的算法、再快速的迭代、再精确的大数据,都无法替代真实的人类之爱。

那就为了家人继续跑吧、为了活下去而不停奔跑,跑过今天、跑出明天,再跑出未来!‍‍‍‍‍‍‍‍‍‍‍‍‍‍‍‍‍‍‍‍‍‍‍‍‍‍‍‍‍‍‍‍‍

0 阅读:0

晓露每日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